APP下载

添加发酵构树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019-12-16彭海龙江书忠

饲料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构树胴体饲料原料

彭海龙,江书忠

(湖南九鼎动物营养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常规饲料原料尤其是谷物、蛋白原料短缺,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飙升等问题,越来越满足不了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数量及其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常规饲料原料的粮食的供需缺口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原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解决饲料短缺问题,寻找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迅速成为中国畜牧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木本饲料种植范围广,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就构树资源而言,构树是一种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受益长的特种经济林。大力推广构树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

构树是中国原生树种,遍布全国各地,只要是有土壤有太阳的地方,都能看到柳树,构树叶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猪、牛、羊等家畜喜食。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构树叶普遍作为畜禽粗饲料使用,而且构树具有生长迅速、环境适应性强、地域分布广、轮伐期短等特点[1-5]。所以,构树非常适合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饲用开发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健康、日龄基本一致、体重约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6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头,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猪。

试验分为3个阶段:30~50、50~100和100~130 kg。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根据阶段不同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10%发酵构树饲料(30~50 kg)和基础饲粮添加15% 发酵构树饲料(50~130 kg)。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发酵构树饲料

发酵构树饲料的制作过程:将采购于湖南普菲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复合发酵菌粉加入2%的糖水中,活化2~3 h,制备菌液。将菌液与粉碎好新鲜的构树嫩枝叶和少量玉米粉、麦麸进行混合,在搅拌混合机中经过1 h充分搅拌后,装入呼吸袋中,在25~30 ℃室温中发酵25 d,即得成品。经实验室检测,发酵构树饲料营养指标为:粗蛋白质16.78%,粗脂肪2.43%,粗纤维11.65%,粗灰分7.38%,总能17.16 MJ·kg-1。

1.3 饲养管理与样品采集

根据猪场常规程序进行饲养管理。预试期5 d,试验期127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组发酵构树饲料饲喂前按试验设计比例与基础饲粮混合后做为试验饲粮饲喂。

试验开始后第40、87 和127 天时空腹12 h 后,称各组活体重和饲粮消耗量并记录。并与第127天称重后各组随机选取试验猪6头进行屠宰,并取右侧胴体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做肉品质测定。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长性能指标

分别于试验期第1、40、87、127 天时,试验猪空腹12 h 后称重,并统计期间各重复的饲料消耗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4.2 胴体性状指标

参照NY∕T 825-2004《瘦肉型猪胴体形状测定技术规范》测定试验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1.4.3 背最长肌肉品质指标

背最长肌pH45min、pH24h、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贮藏损失、剪切力、加压失水率的测定参照NY∕T2793-2015《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

1.5 统计分析

生长性能数据采用Excel 2010 对数据进行整理,数据以平均值表示。胴体性状和背最长肌肉品质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组在30~50 kg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高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0%,料重比增加17.37%。试验组在50~10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2.84%和13.24%,料重比比试验组高0.01。试验组在100~130 kg 阶段,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53%,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高9.69%和11.4%。全程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6%、2.2%和7.77%。

2.2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见表3。

表3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试验组的背膘厚低于对照组,眼肌面积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2.3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由见表4。

表4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表4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pH、肉色、加压失水率、贮藏损失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3.1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达20%~30%,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也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构树叶蛋白质结构复杂,动物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家禽和单胃动物消化道难以消化吸收,此外构树叶中的粗纤维含量也高,大部分从粪便排出,且新鲜构树叶不易保持,因而没有作为饲料原料被广泛利用[6]。发酵处理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和粗纤维,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效率。李海新将构树叶进行不同的发酵处理,发现不但能部分降解构树叶粗纤维和大分子蛋白,而且能增加粗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构树叶的利用价值[7]。

本试验检测了3个阶段的生长性能指标,从全程来看,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6%、2.2%和7.77%。

从阶段数据可发现,试验组在30~50 kg 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高5%,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0%,导致料重比增加17.37%;然而试验组在50~100 kg 阶段,虽然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高12.84%,但是平均日增重也相应的比对照组提高13.24%,料重比几乎无差异。但是试验组在100~130 kg 阶段,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53%,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高9.69%和11.4%。由此可见,添加构树发酵饲料在不同阶段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也不同。为了降低发酵构树饲料对保育转群后造成影响,试验在30~50 kg 阶段只添加发酵构树饲料10%,结果发现虽然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最提高,增重却降低,说明发酵构树饲料能够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可能是发酵构树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增加,降低这个阶段猪只的消化利用效率,导致增重降低,料比增加。在50~130 kg 阶段,试验组添加构树发酵饲料15%,结果发现,在50~100 kg 阶段试验猪只采食量和增重大幅提高,但是料肉比却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说明这个阶段添加发酵构树饲料不仅提高采食量同时提高消化利用效率,增加了日增重。但是到100 kg 之后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依然高于对照组,但平均日增重却低于对照组,导致料比增加,饲料转化效率降低。

3.2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期间,虽然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胴体性状无显著差异,但是试验组背膘厚还是有降低的趋势,眼肌面积还是有增加的趋势。这个结果与朱坤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

3.3 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

4 结 论

添加构树发酵饲料能够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但不同阶段的增重效果有差异,在50~100 kg阶段增重效果最好,饲料利用效率最高。添加发酵构树饲料能够提高屠宰性能,但是差异不显著。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对肉品质无影响。说明构树作为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经过发酵处理后,添加在饲粮中能够节省饲养成本[9-10]。

猜你喜欢

构树胴体饲料原料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