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彪的军事才华是失败摔打出来的

2019-12-16

文史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耒阳军部红四军

在新中国开国将帅中,林彪是公认的“常胜将军”。但他在早期的军事生涯中,也曾多次经历过“兵败如山倒”的险境。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曾言:“林彪的军事才华不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练就的,而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摔打出来的。”

1928年2月16日凌晨,湖南耒水河畔的耒阳县城,激烈的枪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在当地党组织和农军配合下,顺利攻克这座军事重镇。朱德坐镇耒阳48天,指挥湘南各县的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地方农军,耒阳因此成为湘南起义中后期的指挥中心。

林彪时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驻扎在敖山庙一带。几天后,敌人派出一个师兵分两路进攻耒阳,其中一个团进攻敖山庙。林彪根据朱德的指示,在敖山庙设伏阻敌,以一个连打败敌人一个团,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得到朱德的赏识,被提拔为营长。

不久,林彪奉命带领部分战士与几十位农军赶往永兴县马田圩,护送后勤辎重返回耒阳。到达小水铺时,天空下起小雨,天黑路滑,长龙般的辎重队行走艰难。突然从暗处杀出恶霸谭孜生的民团,将林彪后勤部队截为数段。林彪指挥部队仓促应战,好不容易将敌人击退。清点人数,伤亡30余人,运送的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林彪神情沮丧回到师部,朱德听说军用物资被抢,大为恼怒,质问林彪:“你护送的物资呢?你带的部队呢?你在黄埔军校学的本事呢?”林彪本来就不善言辞,打了败仗后更是羞愧,干脆低着头,一言不发。朱德预料谭孜生此刻正在三公庙驻地庆功,于是想出一条妙计,即派王尔琢、林彪带领一支队伍,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旗号,前往三公庙,一举歼灭了小水铺民团,夺回了被抢物资。

据金一南的《浴血荣光》记载,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林彪率领28团下山初战便歼敌一个营,随后不费吹灰之力攻克了大余县城。年轻气盛的林彪心中滋生骄傲情绪。红四军前委在天主教堂召开连以上干部会,确定28团担任警戒,军部、31团、特务营和独立营在城内及近郊开展群众工作。林彪领受了任务后,带领28团进入警戒位置,分片包干,各负责一段。

林彪既没有组织营连以上干部看地形,也没有研究出现复杂情况下的协同配合,最为致命的是,大余县没有党组织、没有群众斗争基础,敌人来袭时没有人向红军报信。结果,尾随而来的国民党李文彬、刘士毅两个旅趁虚而入,把红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很快突破28团的警戒线。林彪仓促应战,部队陷入混乱的战局中。林彪欲组织全团后撤,党代表何挺颖坚决反对撤退,带领部队向敌人发起反击,但刚打退敌人两次进攻,他就身负重伤,被战士抬了下来。

城内一片惊慌混乱,敌人很快突入城内,情况异常危险,林彪为保存实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匆忙下令28团撤退。毛泽东命令林彪组织队伍反击,林彪说:“部队已经退下来,不好掌握了。”毛泽东大声说:“撤下来也要拉回去!”陈毅也说:“主力要坚决顶住敌人。”林彪只好带领身边少数人又杀回去,与31团部分队伍一起阻击敌人的进攻,总算掩护红四军军部突围出去。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江华晚年回忆说,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兵败如山倒”。笔者今年6月专程到大余县,寻找到当年红军战斗过的惜母岭,聆听县委党史办同志讲述1929年大余之战的惨烈。这一仗,独立营营长张威、31团一营营长周访牺牲,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牺牲在撤退途中。100多名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寻乌县圳下村,县党史办主任曾令忠为我们讲述了圳下战斗的经过。1929年2月2日晚,红四军到达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休整。村庄处于一座山峰的侧面,垌中有条溪流。村西恭安围,是当年朱德、伍若兰、陈毅等人的住处。村西过去300米的文昌阁,是毛泽东、贺子珍的住处。林彪率领28团负责警卫军部。凌晨时分,敌军刘仕毅部队尾追上来,悄悄埋伏在村后山上。林彪错误判断敌人还不会赶过来,下令部队提前撤哨,开往罗福嶂。这样一来,军部陷入空虚,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

危急关头,毛泽东、朱德沉着指挥战斗,带领红军指战员杀出了一条血路。战斗中,伍若兰为了掩护朱德、毛泽东、陈毅等人突围,急中生智把朱德的军大衣穿在自己身上,带领十几名战士把敌人引开。林彪听到枪声率领28团急速返回,与伍中豪率领的31团一起阻击,用火力压住敌人才把军部给救出来。

战后,林彪受到记过处分。伍若兰在战斗中因腿部受伤被俘,在赣州卫府里被敌人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肚子里还怀有4个月的身孕,敌人残忍地把她的头颅挂在城墙示众。

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到圳下战斗,发出感慨:“那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后来消灭八百万蒋介石军队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领袖们,差一点儿就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包了饺子。”曾志的自传《一个革命的幸存者》,详细回忆了这次死里逃生的经过。

不到一年时间,林彪接连经历三场惨败的战斗,无不是因为麻痹大意轻敌造成的。古人云,失败是成功之母。早年的林彪,正是在战争实践中摸爬滚打,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终成长为我军一员杰出的将帅。

后来,林彪提出如何当好师长的“九条经验”:第一要勤快,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会带来失败。第二要摸清上级意图,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框框。第三要调查研究,对敌情、地形、部队要做到心中有数。第四要有一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必须熟记地图,用红蓝铅笔把主要山脉、河流、城镇、村庄全部标下来,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第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够想透,每次战役战斗组织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下来找答案,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第六要及时下决心,不打无准备之仗,有70%左右的把握就要坚决地打,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第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一致,行动才能协调合拍,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第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不叫苦,抢着担负最艰巨的任务,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第九要重视政治,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立好,提高全体指战员的觉悟,争先恐后,不怕牺牲。

这些作战经验,无疑是林彪在早期军事生涯中经过摔打摸索出来的。这也是林彪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保证。

猜你喜欢

耒阳军部红四军
简述新四军军部驻地的变迁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油画作品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耒阳市烤烟主要生育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耒阳:4747人“赶考”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Achilles Heel
红四军党的七大决议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