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折中一路前行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发展路上闪光的足迹

2019-12-14苟明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总局合格

文丨本刊记者 苟明

从1985年至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以科学、公正的方法开展产品检测,用权威、客观的数据评判质量优劣,凭严密、规范的程序施行褒优治劣。在规范企业质量行为、整顿市场秩序、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诞生

1985年3月,一个看似普通的月份,却被永久地载入了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的史册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这项重要的制度就在此月诞生。

3月7日,国务院以〔85〕国函字32号文批复了《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3月15日原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发〔1985〕38号文发布了此办法,由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正式确立。

产生这项制度的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工业产品质量下滑。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责成原国家经委做出报告。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鎔基同志代表国家经委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作了《关于扭转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报告》,提出了9项加强质量工作、扭转产品质量滑坡而采取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

首次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1985年9月2日,国家经委发布了《关于实行国家监督性的产品质量抽查制度的通知》(经质(1985)556号),通知要求,在第3季度组织抽查30种左右的产品。原国家标准局组织了30多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准备用2个多月的时间对几百家企业的33类产品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由此,国家监督抽查的首秀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首次国家监督抽查自8月底开始筹备,先行确立了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原则,1985年10月31日,国家经委发布了经过国务院几位领导同志审阅批示的第一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公报,公布了第一批17类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

第一次产品质量分析会在北京召开

1985年第三季度电冰箱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12.5%(抽查8家企业的产品,仅一家企业产品合格),厂家普遍存在着对安全性能不够重视的问题。1985年年底,原国家标准局质量监督局决定在北京召开首次电冰箱质量分析会。

它是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首次产品质量分析会,启动了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一个有效环节,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个行业。此后,这种后处理措施不断完善并持续施行,发展成为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体现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工作方针的有效手段。

发布《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

1986年10月28日,为了促进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劣质产品危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根据《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国家经委以经质(1986)664号文发布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监督抽查要求、承检单位的职责和义务、问题处理和工作纪事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第一次曝光拒检企业

自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以来,至1986年第3季度止,在一年的时间里,因国家监督抽查质量不合格企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28种产品已停产或转产。

然而,就是在1986年第4季度抽查的651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抵制抽样工作。为严肃法纪和维护国家监督抽查工作的权威性,在1986年第4季度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报中,对拒绝国家监督抽查的鞍山大孤山蓄电池厂、浙江省鄞县高压油泵厂进行了通报批评。

《产品质量法》明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的法定地位

1993年2月22日,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经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这一点在《产品质量法》中第十条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对国家监督抽查样品的数量、取样方式、抽查所需费用、不合格产品的异议处理、承担抽查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的资质等也都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法定地位,在法律层面明确了监督抽查作为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次专项监督抽查

一类产品独占整个季度的抽查计划。这从国家监督抽查开始后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直到1994年第一季度这一历史得以改写:针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无证生产问题屡禁不止的状况,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服务,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对22个省、直辖市的种子、农药、农机及其零配件等10类农业生产资料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首次撤免国抽连续不合格企业厂长职务

在1993年和199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长治市山西防爆电机厂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连续两次抽查质量不合格;且该厂YB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及煤矿用防爆局部通风机产品,分别在1991年和1992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尤其严重的是,在1994年第三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该厂少数干部私刻国家质检中心印章,伪造封条,偷换封定待检的抽样样机,试图蒙混过关。

鉴于以上事实,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与机械工业部协商后,于1995年7月5日,向山西省政府发出了第一封建议函,建议责成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免除负有直接质量责任的企业一把手职务。山西省长治市政府采纳了此建议,经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免去了在国家监督抽查中多次不合格的产品生产企业——山西防爆电机厂厂长彭鸿印的职务,并责令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整改。此举开创了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追究的先例,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一个震慑、警告的作用。

举办首期国抽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督促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加强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1999年4月24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北京第一次举办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对在1998年第3季度、第4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连续不合格的47家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培训。

培训班为期3天,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要求;产品质量监督方面企业应知内容;质量管理基础知识,重点是企业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计量工作方面的内容。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司局领导和专家主讲,并邀请质量效益比较好的企业负责人介绍管理经验,组织学员交流等。

编制第一个“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

1999年8月2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经商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首个“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确定了19大类248种产品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的基本范围,同时确定了其中150种产品为国家跟踪抽查产品,明确按季度组织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将依据“目录”组织开展,其中跟踪抽查产品原则上每年都要安排国家监督抽查,一般抽查产品则根据情况不定期地予以安排。

对五类食品开展“两查”活动

2001年9月至12月,全国省、市、县三级质量技术监督执法队伍和全国152个省、市级检验机构十多万人,按照原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历时3个多月,在全国范围内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专项调查(简称“两查”),在全质检系统打响了从源头抓质量的第一仗。

通过这次“两查”工作,基本摸清了5类食品的质量状况,查清了5类食品全国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查明了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建立了5类食品全国生产企业的质量档案,为实施5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出台

2001年12月29,原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号发布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国家监督抽查分为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抽查和不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专项抽查2种。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抽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根据产品质量状况不定期组织开展。

该《办法》的出台,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和统筹管理。它是在总结了1986年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的《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和1991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补充规定》实施多年的经验,对国家监督抽查工作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使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在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首次强制收回

2002年第二季度对家庭及类似用途插头插座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这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9.8%。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对在2002年第2季度抽查中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10家企业生产的插头插座(含转换器)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强制性收回,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了监督销毁和作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对企业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对抽查工作过程实行统一管理

2007年,原质检总局监督司发布了《上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汇总材料的有关要求》,以加强与地方监督抽查工作协调配合。自当年第3季度开始,原质检总局开始把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发送到全国31个省局的监督处,内容包括组织抽查的产品、承担抽查任务的质检机构以及具体实施情况。又从第4季度开始,进一步建立实施全国抽查工作统筹管理的长效机制。总局和省局要对季度抽查计划和专项抽查计划实行事先相互通报。总局汇总全国各省抽查计划,本着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对重复性抽查进行调整,对地方抽查没有涉及的领域重点安排国家监督抽查。改变地方抽查信息年报形式,形成季度抽查情况按时上报、专项抽查情况及时上报、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问题即查即报的长效机制。

首批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发布

2008年7月22日,为增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统一性和透明性,提高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原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第一批)》(第83号公告)。规范(第一批)包括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52大类160种产品,共分类为149册。

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产品监督抽查中的抽样、检验、判定、异议复检等各个环节,都做出既具科学性又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系统规定,是监督抽查的工作规范。

首次开展复混肥、磷肥全国联动抽查

2009年9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全国化肥国家和地方联动监督抽查总结会,通报了2009年全国复混肥、磷肥产品质量国家和地方联动监督抽查情况。本次共抽查了2931家企业的3277种产品,检验结果显示有2520家企业的2852种产品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

成立第一届国抽技术评审组

2010年3月,原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成立了第一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技术评审组,制定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技术评审组工作办法》,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国家监督抽查技术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届评审组由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及工业生产资料等5个组共28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质检系统内、外的24家检验机构。

及时通报抽查发现的问题

2010年第1季度,原国家质检总局监督司根据河北省邢台市儿童自行车集中产区的特点,组织对该地区进行了集中重点国家监督抽查,通过抽查发现,该地区被抽查的45家生产企业中,有22家企业生产的22种儿童自行车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1%,反映出存在比较严重的共性质量问题。为督促地方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区域性质量问题,及时向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了专项抽查通报,全面通报了邢台市45家企业的抽查情况,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儿童自行车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责成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抽查结果通报给当地政府,要求其抓住问题共同研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区域产品质量状况,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

确定国家监督抽查改革思路

2014年3月18日,原质检总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深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讨论通过了产品质量监督司关于改革国家监督抽查制度总体思路的汇报,确立了深化国家监督抽查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围绕“5个突出”,增强监督抽查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突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二是要突出质量评价特别是发现质量问题的功能;三是要突出系统联动作用;四是要突出质量社会共治;五是要突出责任追溯和后处理。

首次向公众征求下一年度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

2014年11月20日,原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201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建议的公告》,针对201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原质检总局首次公开向社会征集建议,并根据公众意愿,科学制定了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计划。

首次对电商产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查

2014年11月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布了首次对网络销售的儿童玩具、服装、鞋类、背提包、小家电5大类14种电子商务产品的抽查结果,上述网购产品的合格率只有73.9%,131批次电商产品被查出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6.1%。小家电、毛绒玩具安全隐患多,凡客诚品被发现多达11批次的不合格产品。

为此,原质检总局探索建立了“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诚信管理”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首次开展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为对电商平台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样板。

发布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

2015年5月12日,原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的公告(2015年第57号)(以下简称《规定》)。这是为了规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续处理工作,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在总结各地抽查后处理工作经验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这一《规定》。

第一次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推进“双随机”工作

2016年11月,原质检总局决定在2017年第1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承检机构名录库和抽查企业名录库。从中随机选取检验机构承担本次国家监督抽查任务以及选取企业作为此次抽查对象。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总局合格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铁手咖啡制造总局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现榨果蔬汁的消费提示
不合格的洗衣工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
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