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煤不见煤 乘风下翠微

2019-12-14

艺术交流 2019年3期
关键词:神东消防大队榆林

最初知道陕西榆林,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中央电视台推出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十大女杰的电视系列剧,每剧都向人们讲述一位平凡女人的不平凡经历,《牛玉琴的树》便是其中之一。《牛玉琴的树》表现了治沙英雄牛玉琴这个貌美、健康、勤劳、朴实的农家女子,为追求幸福、为改变贫穷而不懈奋斗的日日月月。

《牛玉琴的树》让我记住了牛玉琴的名字,更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让我对陕西榆林有了深刻印象。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这里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因为一部电视剧,让我对这“坏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8月应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北分会邀请,我随20多名作家、学者来到榆林,走入神东煤炭集团,参加“著名作家看神东”采风活动,让我可以近距离地触摸、感受想象中的榆林和现实中的榆林不一样的风景。

我就是个种树的

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在古代这里曾经草滩广大、水草丰美、河水澄碧,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是因为过度放牧和气候变迁等种种原因,毛乌素沙漠终于像牛皮癣一样,慢慢扩展、蚕食,这里曾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但一下飞机,从机场往榆林的路上,车行一路,我和同行的几位朋友非常吃惊,多年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流沙“止步”生绿,这里早已经今非昔比,波澜不兴的榆溪河静静地流过繁华的市区,河水澄澈,两岸杨柳依依;烟波浩淼的红碱淖碧波荡漾,湖畔鸥鸟飞翔。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北分会会长、榆林日报社原总编辑高建华自豪地说,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榆林早已化作“塞上绿洲”,成为“塞上名城”了。

经过短暂休息,我们踏上了这次采风之行的目的地神东煤炭集团。

沿着窟野河溯流而上,直至上游乌兰木伦河,不到三百公里的狭长地带,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能源宝库,特大型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煤炭集团就座落于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神东煤炭集团在陕蒙晋能源三角区快速崛起,建成我国首个2亿吨级商品煤生产基地,拥有13座安全高效矿井,创新驱动成就了享誉国内外的世界级新型煤都。

也许是受到太多煤矿塌方、瓦斯爆炸等负面新闻的影响,很多人一提到煤矿,第一印象就是“黑”,天是灰蒙蒙的、地是黑黢黢的,矿工也是除了牙白,其他都是黑的。让我们诧异的是,我们在神东煤炭集团周边呆了很久,这里道路干净、空气清新,俨然是漂亮的工业园区,跟想象中的煤矿沾染不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负责给我们导引的刘婧看到大家的疑惑,眼里很是自豪,她笑着说:“不光是你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来我们这里,都是这种感觉。”刘婧虽然年轻,却是土生土长的当地职工子弟,在大柳塔煤矿也工作了十年。“以前我们这里可不是这样,有句俗话‘一年刮一风,从春刮到冬’,现在彻底变样了,俗语也‘改头换面’啦。”

“新的俗语叫‘采煤不见煤,蓝天白云飞’。”刘婧一旁的同伴抢走了话头。

当我们一行离开神东生态示范基地哈拉沟煤矿沉陷区时,高建华兴奋地说:“我又想出一句:‘明沙成绿海,乘风下翠微’。”

在神东大柳塔煤矿采煤沉陷区,一眼望不到边的生态林绿意盈盈地欢迎着我们。这里是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站在观景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绿色绵延不断,草木繁盛,经过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在神东这样的生态园不止一个。在蔬菜瓜果基地的瓜果种植区,虽然已经是末季,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依然果实累累,工作人员现场摘下瓜果让大家品尝。作家们也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一时间瓜果香四溢,很多人感慨:很多年没有尝到这么地道的小时候味道了。

“我们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再造,不但没有因煤炭大规模开采造成环境破坏,而且让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正向演替,在荒漠化地区建成了大片绿洲。” 神东煤炭集团党建工作部(宣传部)主任高会武告诉我们。

在大柳塔煤矿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我们见到了神东环保管理处处长王义。

王义在和作家们交流时,高会武介绍道:“王义处长是我们神东环保方面的专家,进入神东20年,一直在为环保出力和奋斗,和许多神东人一样,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家们纷纷夸赞他说,你跟牛玉琴一样,是造林英雄。

王义笑了笑,真诚地说道:“我就是个种树的。”

他们是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

在神东,打动我们的其实不仅仅是漫山遍野的绿色,更有神东人对生态、环保、责任的坚守和执着。

短短几天的日程,跟不同煤矿、不同班组人员几个小时的短暂接触,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让我们收获满满,甚至刻骨铭心。

他们并没有豪言壮语,回忆自己的成绩时也不会绘声绘色,甚至显得单薄,但他们身上洋溢的认真、干脆、活力、干劲却让我们一行刮目相看,这种刮目相看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涌出,尤其是当我们了解了他们太多的感人事例之后。

神东救护消防大队就是典型一例。

我对到神东救护消防大队一探究竟其实非常期待,因为8月初刚刚看完一部电影《烈火英雄》,该片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这样的电影彻底打动了我,让我对消防队员多了一份敬畏。

神东救护消防大队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大队政委张日昌告诉我们,神东救护消防大队隶属于神东煤炭集团,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认可的一支国家级矿山救援队,这样的单位全国只有38家。

虽然隶属神东煤炭集团,但神东救护消防大队却充溢着满满的社会责任感,用张日昌的话说就是,神东煤炭集团煤炭开采水平先进,多年没有发生过井下安全事故。如果神东救护消防大队只为本公司服务的话,那么他们几乎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所做的救援行动都是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责任。

一串数字足以说明一切:神东救护消防大队自1989年成立以来,处理各类周边社会事故3275起,其中井下救援167起,地面火灾、交通及其它事故3108起,挽救了481条生命。

在会议室,我们看到了关于神东救护消防大队的一些视频资料和报道,很多接受我们采访的队员们的思绪也不由得被拉回到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话不假,塞外的4月天依然春寒料峭。但一个仿佛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更加让人感觉寒冷:2017年4月19日凌晨4时40分左右,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当班入井7人,1人安全升井,其余6人被困井下。

6名矿工,6条鲜活的生命,命悬一线。

任何一次煤矿事故,都会让煤矿工人家庭所有成员心惊肉跳,失去一位工人,就会让一个原本健康幸福的家庭凋零,就会给家庭的每一位家庭成员带来难以抚平的巨大伤痛。

虽然板定梁塔煤矿隶属神木县大柳塔试验区管辖,但该矿发生透水事故的第一时间,神东煤炭集团就决定,举全公司之力,调集技术和骨干力量投身救援。因为他们天然觉得,地方煤矿出现险情,央企就应挺身而出、全力救援。

大约77个小时,4620分钟后,6人全部救出!获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已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救治。

连日来的连续作战,神东救护消防大队的救护队员们疲倦的身体几近虚脱,一阵风都可能把他们刮倒。

当掌声响起,众人欢呼奇迹时,所有参与营救人员沾满煤渣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救援结束后,神东救护消防大队布尔台中队副中队长屈宝柱和其他队员们拿起面包狼吞虎咽,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了。

“笑着笑着,忍不住想哭,我们的辛苦值了!”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境,这位朴素的蒙古族汉子说起和队员们一起挽救生命于危难之中、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事迹时,回答得那样简单和朴素。但就是这种简单和朴素更加让我们动容。

77小时,是一次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更是一首大爱无疆的旋律,是热血和汗水染成的画卷,也彰显出神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责任和担当。

离开神东救护消防大队营房,屈宝柱和他的战友们奋战在一线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同行的几位朋友由衷地感慨:他们真是一群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一群平凡之中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神东消防大队榆林
走榆林
传承弘扬神东精神,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源动力
榆林抿尖
新时代下神东某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
加强基层消防大队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
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及其创新策略研究
神东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开采技术研究
榆林村镇的地名文化
消防大队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