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向好趋势不变

2019-12-14刘鹤

中国服饰 2019年7期
关键词:供给高质量体系

巨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在不断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迈向高质量发展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供给体系要不断优化。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面对全球科技变革,我们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深化结构调整,增强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保持国际分工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趋势进一步延伸。

二是需求体系要持续升级。目前我国人均GDP正在跨越一万美元的关口,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形成。参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有4亿人,他们有住房、汽车和稳定的工作,需求各具特色,高度重视质量。可以说,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成长性市场,将为全球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

三是金融体系要更加适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直接金融,同时调整现存的间接金融结构,以此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三角框架,以此支撑着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期良好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中国经济再平衡正在持续推进:城市化率继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新经济迅速发展,传统制造业正在加快改造,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整体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善。

可以看到,巨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在不断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因此,虽然当前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压力和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空间大,减税降费正在发生作用,结构性去杠杆也赢得主动,政策工具储备充足,这些都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去迎接各种风险与挑战。事实上,这也恰是中国转型升级所必然经历的考验,只要处理得好,压力也可以变成推动改革的动力,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将通过金融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加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包括回归本源,坚定服务实体经济,聚焦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的需要,提高金融供给的适应性,特别是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注意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要坚决阻断风险跨市场、跨区域的扩散和传染;实施好金融调控,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其中金融机构要防止顺周期心理和预期带来的某种收缩效应,金融管理部门要注意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强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平等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当前中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实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要按照“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注重参照国际惯例,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使之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摘编自刘鹤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的演讲)

猜你喜欢

供给高质量体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