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电动车交通风险及治理*

2019-12-14郏红雯

法制博览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事故率电动车交通

周 韵 朱 彤 郏红雯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电动自行车,作为当前国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由于其数量多、事故率高等原因,成为影响我国交通安全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搜集获得的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解电动车交通风险的具体内容,同时利用大数据的相关理念和思维方式分析获得降低电动车交通风险的具体治理措施。

一、电动车交通风险的概述

电动车车交通风险,是指在交通活动中,电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车时所面临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其作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从深层次了解,“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从分析看,电动车交通违法数量和肇事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此,我们通过搜集分析相关宏观数据了解到以下几点电动车的交通风险:

(一)电动车非法加装情况普遍,导致速度、体积、质量不符合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在2018年《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之前,我国对于电动车的认定、规范要求方面均不够完善。大量厂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供改装加装服务,提高电动车的速度,加强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大都可达40km/h左右,导致电动车性能上越来越靠近轻便摩托车,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二)电动车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低,易造成交通事故

“电瓶车拥有者人群中只有8.7%的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电动车的规章制度,而有57.4%的人是完全不知道这些规定的。”[2]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的电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有相当多的驾驶人甚至对交通规则毫不了解,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电动车的驾驶人按照机动车行驶的规则,占用机动车行驶的车道,而这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产生。

(三)电动车防护措施不到位,事故后果严重,伤亡率高达70%。

“2012年、2013年及2014年前11个月,北京二中院审理的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分别为68件、69件和52件,分别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15%、13.6%和15%。[3]电动车作为一种“人包铁”的交通工具,安全系数低,却没有相匹配的人身保护措施。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一名骑电动车的男性与一辆正在转弯小轿车发生刮擦,双方速度都不快,却导致骑电动车男子大面积擦伤,而这种情况,在电动车驾驶人得到良好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

(四)电动车随意停放情况严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量的电动车没有适宜的停放区域,加之驾驶人素质参差不齐,电动车常被随意停放,严重阻塞交通。同时,因为电动车的价值都不昂贵,许多驾驶人会将报废的电动车直接丢弃在路边,既占用道路,又影响正常的通行。

(五)电动车违规违法现象难查处,缺乏事故后追偿手段,严重影响规范交通意识的形成

电动车低廉的价格、简单方便的操作性致使我国当前的电动车保有量极大,加之针对电动车及其驾驶人的登记制度尚不完善,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对相关责任人的追查可谓“大海捞针”。

二、电动车交通风险的产生原因

为获得电动车交通风险治理方法,我们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与相关数据,得到了产生交通风险的原因。

(一)电动车保有量大、灵活度高,基层执法人员执法难度大

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车产量总产量为1344.2万辆,同比增长7.74%。2012-2017年全国电动车产量有增有减。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当前我国电动车的全社会保有量,远远高于其他非机动车数量: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基层执法过程中,不少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电动车驾驶人,会利用电动车的灵活性和快速度逃脱相关部门的处罚。而用人像识别系统等新型设备识别违规行为事后进行处罚时,也很难精确到个人进行处罚,最多只能抄送到各单位进行批评。

(二)电动车生产厂家不严格遵循法定标准

根据《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车的驾驶速度不得超过25km/h且必须有脚踏板,但不少生产厂家为吸引顾客,枉顾法律法规,利用设计限速线等方法应付检查。等到购买时,再将限速线剪断。为电动车的高事故率埋下隐患。

(三)电动车准驾门槛低,缺少严格管理电动车驾驶人的相关措施

电动车驾驶者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前的法律法规,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电动车驾驶的门槛过低,可以说只要是购买了就可以上路,且虽然规定要为电动车上牌,但流程极不规范,并不会查验用于登记的身份证号是否与真正驾驶人相符,这为电动车增加了不少交通风险。

三、电动车交通风险的治理

大数据作为当前各个行业积极运用的一种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许多涉及大量、广泛、多样的数据的问题,而当前电动车的治理,正是缺少相关数据的支撑。因此,我们将大数据的相关理念与获得的数据案例进行结合分析,从宏观角度降低电动车交通风险,提升交通安全。

(一)规范生产商,制定一一对应的编码,从源头规范电动车

根据大数据理论中的4V+1O原则,即数据量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数据是在线的(Online)选择,电动车的治理必须得到大量电子数据的支撑,为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规范生产商,将每一辆电动车都设立特有的编码,在登记时,与电动车的车牌相对应,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电动车。

(二)严格电动车信息登记,实行“一牌一证”,确保违法行为落实到个人

大数据理论中核心的一项就是为每个个体建立专有的数据库。所以为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每一辆电动车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便于执法机关了解每一辆电动车的基本情况,确保其安全合法性,降低交通风险。同时。每辆电动车都应当上牌,并且与驾驶人的身份证等证件相关联,随后将相关数据都登记在牌照上,与个人的信用等相关内容联系,起到威慑与管理作用,防止出现当场逃脱处罚后,无法处理的情况。

(三)电动车驾驶人信息登记,利用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并与信用机制挂钩,使违法行为都能得到处罚

电动车驾驶人作为违法行为的主体,对其良好的控制是降低电动车交通风险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根据各个体都应当具有专门数据库的理论,每一位电动车驾驶人都应当建立相关数据库,记录其违法行为与相关信息,据此进行处罚,以增强法律威慑力。

(四)为电动车画专门停车位,利用监控摄像头进行分析管理,并通过缴纳罚款这一环节,将违法信息整合到驾驶人信息库中

根据CAP原理,在处理分式数据时,应当进行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为利用车牌识别与人脸识别方式,将监控摄像头与电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进行整合,并在缴纳罚款环节进行信息比对,这将有效提升数据的价值性。

(五)利用大数据预测电动车事故的发生地段和时间,从进行加强管理

大数据理论中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一部分,通过分析现有数据,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调查中,我们会发现电动车事故率与交叉口的交通环境都息息相关,比如交通基础设施的设置,周围居民比例等,若将这一点运用在电动车事故管理方面,比如把某地段的事故率与周围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获得该地未来可能发生事故的几率,将有效减少电动车的事故率,减少交通风险。

(六)联合其他部门,全方位的对电动车进行管理

为获取大量更加确实有效的数据,各个部门应该交流分享,基于此理论与系统原理的结合,各个部门比如基层民众组织,路政部门,应当积极与交管部门进行沟通,积极有效的处理路面的“僵尸电动车”等占用道路的情况,同时认真做好社区电动车普法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电动车做好有效管理。

四、结语

大数据作为一种巨量数据集合,其超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与管理电动车所需的技术要求高度吻合。因此,我们应当将大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在源头、日常生活工作中,预测、监督、管控电动车可能产生的交通风险,促进我国交通环境整体的安全、有序和高效,从根本上将电动车纳入有关部门的管理。

猜你喜欢

事故率电动车交通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繁忙的交通
基于Tobit回归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率分析模型
电动车新贵
小小交通劝导员
电动车来了 充电桩还会远吗
山东省:雾区防撞系统降低事故率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