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琴琴马的选择与修配及其对声音的影响

2019-12-13文/薛

乐器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中提琴年轮

文/薛 彭

从专业的提琴演奏者的角度来讲,琴马修配的状态对于提琴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一方面是对弦距、弦高等演奏性能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提琴声音方面的影响。许多提琴演奏者不重视琴马,经常也有琴童家长问笔者说琴马坏了是否买一个回来装上就行了,他们并不了解琴马是要经过制琴师的修配才能很好的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当然还包括如何挑选琴马,针对于不同声音的提琴在修配琴马时应该有如何的倾向性等等。

一、琴马的木质结构

1.琴马初坯是如何生产的

琴马的生产厂商首先要根据地理、气候环境选择可供制作琴马树木的生长地带,根据海拔、温湿度、光照及对个别树密度测试,来判定某一棵树或者某几棵树是适合制作琴马然后再进行砍伐。由于制作琴马的材料和提琴材料一样需要稳定、干燥的木材,所以需要一定年份的存放这点是很重要的。

有了材料以后,首先要给树木分类,根据树龄的大小及年轮的宽度综合判定哪些适合制作小提琴的琴马,哪些适合制作大提及低音提琴的琴马,然后将它们大致锯切并分类存放。

由于很多制作提琴琴马的木材是中空的,只能用环形的部分制作琴马,所以要制作低音提琴的琴马,是需要非常大的树。木头进工厂要先做很好详细的记录,如树龄,来自于哪里,否则时间一长,关于这棵树的信息就什么都忘记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几年后当你准备用这棵树制作琴马的时候,发现这棵树的材料非常好,还可以去同样的地方去找类似的树砍伐,非常有利于长期稳定的发展。

琴马是给小提琴演奏家创造更多美妙的声音的重要部件,而未经修配的琴马需要给提琴制作家们留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所以优秀的琴马生产厂商在制作琴马之初就应该做好准备,比如琴马的宽度,初始的厚度、高度还有角度。

2. 琴马各面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想要了解琴马各个面特征,首先要还原琴马在树干当中是一个什么位置和角度。

(1)琴马的正面。从琴马正面看,年轮一般是横向的细线,这个线越细密代表琴马的材质相对更紧密;由于琴马是下厚上薄,而琴马背面是完全径切(与木射线平行),所以正面的木射线被切断,因此木射线在琴马正面呈点状分布。

(2)琴马的背面。如前文所说,如果是好的切面的琴马,背面的射线应为长条状分布。

(3)琴马的侧边。琴马侧面实际上就是树段的横截面,这个面可以看到平行于马脚的年轮和垂直向下的木射线。

(4)琴马顶弧面和马脚底面。这两个面实为木材的弦切面,在大块木材上此面年轮会呈现出山形或条形纹路,但是琴马体积较小,并不明显。木射线与此面呈完全垂直,所以显现出细碎的麻点。

二、琴马该如何挑选

1.纹理

这里所指的纹理并不是像提琴背板一样的花纹,制作琴马所用的材料最好不要有任何的花纹。琴马正面和背面能够明显看到横向分布的年轮,在此项指标当中要求年轮密度大一些,通常,年轮密度大的琴马其强度也会越大。其次,年轮宽度的分布要均匀,既不要上宽下窄也不要上窄下宽,这点对于大提琴或低音提琴的琴马来说比较困难。按照琴马的结构来说,低音提琴琴马从顶端到底端至少跨越150~200年的木材生长年轮,当地的温、湿度如果有较大的变化就会造成年轮分布的不均匀。

2. 木射线

关于木射线前文已经有提到了,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一般来说,木射线呈现条状的一个面应当朝向琴尾一侧,通常也是琴马生产厂商打商标的一面。

3. 木材的密度

在挑选琴马时可在硬质的平面上反复抛起使其落下听其声音,由于不同品牌琴马初始状态的形状和厚度都不同,所以只是听音高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听它发出的声音当中所占的高频的多少,也就是清脆与否,这样的琴马传声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也代表此块琴马的质地比较紧密。音高亮而脆的琴马会给琴更好的亮度和能量,所以可以修的更薄一些,当然也不是敲击音没那么清脆的琴马就不能用了,对于一些声音很炸的琴正好适用,而且很适合室内乐的演奏,音色更为圆润。测试木材密度也可以选择同样大小的琴马、同样的厚度,来测试它的重量,如果很轻的琴马,就不要修太多的木头了。

当然,主流的一些好的琴马生产商都会为琴马进行准确的分级。高级别的琴马通常具有精准的切面、紧密的质地,能给予琴强有力的声音和抗压性,修配的好的话用很久都不会变形。中级别的的琴马性价比比较高,也可以不错的传递声音,而再低一级别的琴马就比较普通了,一般应用在租借的提琴或者中等的学生用琴较为合适。

三、修配琴马的步骤

1.刨平背面

首先刨平与木射线平行的那个面,通常也是有字的那个面,然后将另外一个面也刨平,直至马脚处的厚度为4.4~4.7毫米。

2.修配马脚

马脚的匹配与否对声音影响较大,小提、中提马脚修配至服帖相对容易,而大提、低音提琴则有难度,可用图粉笔的办法,用小平刀仔细修配直至马脚与面板完全服帖,并且确保之前所刨的第一个面与面板垂直。在修配大提、低音提琴马脚时应注意,由于此类琴马的马腿比较长在琴弦压力下会往外撇,所以在修配琴马马脚时就应该在当中撑一根音柱,使马脚提前撇开一点,这样在琴弦绷紧时琴马受到压力,马脚才会完美的服帖。

3.确定琴马高度

利用指板延长线到琴马上投影的办法确定琴马高度,用弧度样板画出弧线,并用斜口刀和锉刀修整完善。

4. 修薄琴马厚度

接触琴弦位置1.2~1.4毫米,大提琴为2.2~2.4毫米。琴马的正面虽然要修成扇形,但是不宜过拱,琴马侧边看起来是直的。如果琴马正面的扇形分布过于拱,或者过于厚,那么我们一开始修整的琴马背面就没有什么支撑力,时间久了会导致琴马向后弯曲,要做到琴马正反两面支撑力相对均衡。

5. 弦槽

琴马处弦槽宽度同样影响演奏家手感,小提琴1~4弦间距以33.5毫米为宜,弦槽同样以陷入琴弦直径的1/3,1弦出可垫薄羊皮或嵌入乌木贝壳等。

6. 精修琴马轮廓

此步骤既是对声音有很大影响的部分,同时也是制琴师展现自己风格的地方。

四、琴马结构与提琴声音的关系

这一步是很多制琴师个人风格的体现,原则是去掉不受力的多余木头,受力部分根据自身对琴声音振动方面的要求酌情修削,线条整洁、干练、锋利。比如一把琴的面板弧度非常的拱,对琴马压力支撑非常大,导致琴的支撑力有余但是松弛度不足,这种情况在修配琴马时可略微修窄琴马X受力部分的宽度从而增大琴马在琴弦激发它振动后的振动幅度。下面将琴马分成6个区域介绍每个区域的尺寸和影响(区域如图所示)。

区域1:小提琴马当中心形的位置,孔不需要修太大,与琴马顶端弧度的间距不宜过小,左边最低的8毫米右边10毫米,经常看到一些指板低的提琴,由于为了获得较好的按弦舒适度,琴马被制作师故意修低,导致这部分宽度不够,如果宽度过少就没有声音了,当琴马很低了又不想抬高琴颈,可以选择心孔位置比较低的的琴马。

区域2:心孔与耳孔连接处的宽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琴马的X连接处的上半部分,此处最少要有5.5~6毫米,如果低于这个宽度,琴马将承受不了琴弦的压力,这两个位置的木头重量只有几克,却要承受琴弦十几公斤的压力,所以不能修的太少。但是顺着此位置各向左右两侧延伸可以修掉一些多余的木头,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开阔,更好振动。所以耳孔的靠近琴马中心的部分要少修,因为此处是X部分的中心,就像人的腰部连接上下半身非常重要。为了美观,耳孔向左右两侧延伸最多去掉2毫米左右的木头就足够了。

区域3:这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小翅膀,以及X下部分靠左右边的上端,两个位置修掉一些木头对声音上没有太大的影响,此处也是体现制琴师风格的地方。

区域4:马脚之间的拱形对声音的灵敏度和穿透力有所影响,我们都知道拱形是具有强大支撑力的形状,此处去掉多余的木头来增加提琴声音的灵敏度是有必要的的,但是最多也就去掉2毫米,否则会影响声音的传递也使马脚支撑力受到影响,弹性过多支撑不足。

区域5:马脚外侧的弧度可以多修点,内侧少修一点,这样可以使马脚(马腿)略微内收,与琴板下面位置相对应的低音梁和音柱略微增大相对距离,可提高提琴声音的灵敏度和松弛度。

区域6:小提琴琴马马脚的厚度最少要有1毫米,当然宽度也不能太窄,因为需要足够厚的木头和足够大的面积去传递声音,1和6区域是传导振动的地方,这两个位置非常重要,哪怕0.1毫米的偏差都有较大的影响。

此外,琴马马脚处侧面测量的厚度应为4.4~4.7毫米,接触琴弦的位置厚度为1.2~1.4毫米,这在前文也有提及,之所以有个区间范围,是要求制作家根据木材的品质、密度等来调整琴马各部分的厚度。

中提琴琴马:中提琴琴马在修配时当然按照小提琴琴马的尺寸相应放大,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中提琴的琴型、长度、宽窄以及f孔间距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修配中提琴琴马之前要根据f孔上眼间距来选择相同马脚宽度的中提琴琴马;第二,在修配中提琴琴马时要考虑到中提琴音色特质与小提琴的差别,根据前面小提琴琴马修配的理论,不宜将中提琴琴马的声音趋向调整的过于紧、尖,或者集中的过头都是不好的,适当的松弛和发音敏锐对于中提琴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琴马: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琴马一般分两种,法式和比利时式,精修时建议的尺寸,如图。

法式琴马的声音比较温暖,不是为了强有力的声音而设计的,因为它有个很大的顶部,根据木材对声音的内部阻尼原理,法式琴马会有些许滤震作用,又因它的马腿拱形非常宽,使声音传递弹性有余支撑不足,所以显得声音不是那么集中。相反比利时的琴马顶部较窄,马腿拱形较高,声音就比较集中,传导相对较快。 另外,许多制作者和演奏者忽视低音提琴的琴马,笔者很少见到有像小提琴琴马一样认真修削的低音提琴琴马,其实低音提琴琴马和大提琴一样,对琴的声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重视。

法式大提琴琴马修削尺寸示意图

比利时式大提琴马修削尺寸示意图

五、琴马的艺术性

在修配琴马时除了要遵循前文所说的一些与声音及受力相关的尺寸以外,最终就是美观的问题了,有时候不能只注重一些数据而忽视了美感。比如X连接部尺寸已修到位但是下孔修的圆不圆方不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下孔翅膀的倾斜风格也要恰到好处,不宜制作的太夸张,修的太短和太长都不理想。马脚左右末端切断的角度也可以与下孔翅膀的倾斜角度相得益彰。

当一个琴马修配成功以后,制作家往往会签上自己的名字代表这是制作家本人的作品,当然也只有精修的高级琴马才会在上面签名,一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火印的形式,将刻有制作家名字的钢印烧到一定的温度在修好的琴马正面烫出签名,这种做法相对来说较为麻烦而且较难控制理想的温度和时间;第二种做法,同样用有制作家名字的钢印沾油印墨水然后将签名敲上去这种做法相对容易操作,只要注意不要敲歪即可。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中提琴年轮
年轮
低音提琴作品演奏的理性把握
老余
对称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年轮
中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心事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