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音乐诠释新视界开凿古风钢琴新时代
——钢琴全才詹乐麒的奇幻创新之旅

2019-12-13文/宁

乐器 2019年12期
关键词:钢琴音乐文化

文/宁 汐

2018年10月30日,广州正佳演艺剧场,一场颇具实验性的钢琴音乐会盛装上演,其创意构思和演绎方式均令人颇感耳目一新。音乐会的作品内容,是以中国历史上宋朝319年的盛衰为宏篇描绘的笔触;表演形式上,则以3D全息成像的多媒体视角为舞美背景,配合钢琴作品演奏,共同展现了《宋•朝金阙》这首大型钢琴原创史诗作品的多维艺术空间。专场作品音乐会充盈着浓郁的历史情怀,洋溢着独特的华夏神韵,它巧妙的构思、磅礴的气势,让观众借助钢琴这一西方乐器领略到中国宋代历史的跌宕起伏与悲壮慷慨。

詹乐麒,这场原创大型史诗钢琴组曲独奏音乐会的主角,2017年于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本科毕业。从2015年开始,他就已经推出其特有的钢琴音乐诠释方式,尤其是2016年7月27日的“盛世”音乐会上,他的作品和演奏让广州乐迷为之惊叹。他所开启的现代中国钢琴奇幻意境及其诠释,在近五年内已做多种尝试,“用西方钢琴讲述中国故事”,已经成为詹乐麒的个性化艺术品牌。他所追求的音乐在艺术表现上有着新型视界,新颖的钢琴演绎形式在吸引大量乐迷的同时,也以穿越历史、熔铸古今的创新音乐内容,探究开凿中国百余年钢琴艺术的新时代。

竞逐风口浪尖创新意

从1913年赵元任的《花八板与湘江浪》算起,中国钢琴音乐已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钢琴舞台演绎的历史则还要更长。而今,钢琴演绎已然成为一种热潮,在这场钢琴音乐发展洪流中,创新视角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很多在钢琴文化史上留下印记的也都是行在风口中的创新者。同时,音乐创作和艺术表演的相互交融、互为因果,始终是驱动中国钢琴艺术滚动向前的双核动力。

看见风,就要站在风口,感受风之激情,就要经受风之磨砺。詹乐麒的学琴之路也是在钢琴热的背景下开始的。虽然他起步不是很高,发展也并不算很顺,甚至父亲一度怀抱试试看的心态,让他用“纸”钢琴练习!在南京初学钢琴的那段时间对他而言更是身心俱疲,甚至曾产生放弃的念头。幸好詹乐麒的父母都是饱读诗书的国学之士,在双亲教育有方的循循善诱之下,詹乐麒很快开启学琴的兴趣及智慧。他的一次极富戏剧性张力的演奏给来宁的澳大利亚著名独奏钢琴家、室内乐演奏家达里尔•库特(Darryl Coot)教授留下深刻印象。慧眼天开的乐麒更有幸得到星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乌克兰著名钢琴家卡丽娜-波波娃老师的指导。在波波娃老师及父母的引导下,詹乐麒逐渐敢于在舞台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琴技,凭借名师指点与个人的勤学苦练,他获得了留学海外的机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到文化腹地,焉能得其真妙?钢琴终归源于西方,能够深入钢琴文化诞生地学习是詹乐麒的最大愿望。15岁时,演奏才华初绽的詹乐麒奔赴澳大利亚墨尔本,追随钢琴家协会主席、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协会主席、澳大利亚国家钢琴大奖赛组委会委员长库特教授学琴。小小年纪身在异国他乡,詹乐麒也有过思乡情绪,他还专门为此写过一首小品《雪玉飞花》,这也算是他音乐创作的心意初探。经过库特教授点拨,詹乐麒在钢琴演奏及表演的理解上更为内在,他不再囿于乐谱的束缚,而能理解作品的风格和内涵。尤为重要的是,他养成了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的习惯。

与老师DARRYL COOT

学贯中西技艺融古今

迎风而上、逐浪风头,打下古典钢琴音乐的深厚基础,詹乐麒成为澳洲钢琴家团队中的一员,其琴艺星途发展也再获高台阔景。2012年,詹乐麒获得了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高额奖学金及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的录取,留学英伦成为他在钢琴音乐演奏及观念上发生第二次转变的又一关键期。

英伦的钢琴教育及演奏不像德奥那般严谨“古板”,充盈着个性能动的创造性发展空间,对于此时正希冀着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个性的詹乐麒来说,刚刚好又是一个“正当时”!此时的他更加勤于钻研,分析不同版本作品并从中伸展出个人的思考,著名钢琴教育家、北英皇资深教授萨利(Sally)对此大加赞叹。同时,詹乐麒在英伦学习期间还荣幸得到古典乐坛泰斗级大师、德国著名钢琴家史蒂芬(Stefan)的指点。正是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钻研,詹乐麒隐约感觉,钢琴作品的创作对于演奏来讲其意义至关重大,不单单是指要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还在于创作新曲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演绎。虽然他的创作技艺训练起步较晚,但是具有发展进步快、开花结果早的特点,不同时期的很多作品甚至让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牡丹亭》(2015)、《盛世》(2016)、《周颂-我将》(2017)等新作,就在中国、英国等很多城市多次上演,让听众迅速认识了这位用西方钢琴音乐讲述中国古典故事的音乐演创人。

与北方皇家音乐学院Sally Ann Macleod教授

牡丹亭剧照

朝金阙音乐会

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创作中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的个性,是詹乐麒给人的初步印象。他对创作技艺的学习始于2017年毕业回国,开始全面跟随著名作曲家毕建平学习作曲后,他不断累积音乐作品、提升演奏技法,逐步达成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演出盛况。在2019年金秋某日的午后,北京中艺文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会客厅里,詹乐麒用一台教学用海资曼立式钢琴为远道而来的朋友全情演奏他个人创作的《宋•朝金阙》《牡丹亭》《兰亭雅集》《千里共婵娟》《盛事》等代表作中的精彩章节,现场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及过人才气,让在座听者为之动容。不吝择琴又激情饱满的詹乐麒给人谦和又严谨的良好印象,而他的从容与成熟同样令人赞叹。他毫无怯生的不适,展现了他久经历练的演奏家的适应性极强的特点,也展现了他所具备的艺术家素质。这是作为艺术家极为难能可贵且极其重要的个人素质,因为这一品质利于艺术家抓住每一片飘过头顶的机遇祥云。在观看詹乐麒其它场所的演出史,作者同样感触颇深,他能应对世间吹来的每一股风,不过度谦虚承让,不哗众取宠,坦然面对,泰然处之,这一超越其年龄的成熟性格、全时释放的艺术范儿和支撑着作品的内在修为,使他能够站在风口浪尖从容面对,也是支撑他创新不断的内力所在。

盛世音乐会

精研古典文化探新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钢琴曲目的民族传统素材创作探索方面成果卓著,刘敦南的《山林》、殷承宗等人的《黄河》和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王建中的《百鸟朝凤》、杨立青《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等大型化、民族化作品,尤其是“改编曲”的出现,使中国钢琴音乐得以快速走进国人视野,傅聪、殷承宗、刘诗昆、顾圣婴、周广仁、吴乐懿、储望华等演奏家的国际舞台获奖及演出,更使中国钢琴挖掘民族文化的话题不断升温。伴随改革开放40年,前述创作及演奏的风格仍在持续并快速发展,但涌入的西方现代音乐技法也触动了像杨立青《山歌与号子》、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赵晓生的《太极》、陈怡的《多耶》等先锋音乐手法作品的涌现,而这一时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钢琴家群体,使钢琴演奏家更升级为大众追崇的文艺明星。

沐浴弘扬传统经典文化的春风,詹乐麒在父亲詹晶明的家庭国学图书馆里遨游神驰,感受并浸染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宏富浩瀚之中,对中国历史的酷爱,使他乐于去探究、剖析,他至今已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说史”文字和历史小说《帝国》。他的音乐之路也因此与历史紧密相连,演奏中体现着古典神韵、创作中更是汲取历史精粹,以音乐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独特视角,在形成他个性化音乐特质的同时,也为他成功“圈粉”,在乐迷中产生广泛影响。

进一步深究为何詹乐麒的钢琴创作和演绎会为一批年轻人所喜爱,这正是当今中国文化强国、青年有为的正向思维所致。由这一钢琴文化现象和人文修养所促成的为人沉静和个性笃定的品质,更是基于广义上的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和实践。詹乐麒自15岁开始将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激情倾注于笔端,又以钢琴家的技艺而将作品呈现于舞台之上,适逢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徜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詹乐麒的机遇前所未有,他也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将其中国风钢琴作品的文化语汇清晰地传递给大众。从2015年在广东星海音乐厅和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 “《牡丹亭》原创音乐及钢琴独奏音乐会”,到2018年詹乐麒作为北京首都博物馆护航文化使者,受邀以“音乐读城”为名演奏《朝金阙-清明河上》,以及在2019年北京城市文化建设活动中,作为主嘉宾创作并演出《北京中轴线-诰天太和》等等,这些极具古典美的中国元素作品,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底蕴以现代大众可感艺术美用西方钢琴艺术呈现,再加上詹乐麒惊人的演创表现力从而实现惊人绽放。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总领事李永胜先生

创作之魂在于新意,新意之本要有源,詹乐麒的钢琴音乐创作在于创新有度,出奇制胜,他的选材之本在于尊崇经典本身,如:取源于《诗经》中的风、雅、颂,他设计出了《国风-子衿》《小雅-鹿鸣》《周颂-我将》《周颂-昊天有成命》,这些作品均为经典中的精品,可谓雅俗公知;在《牡丹亭》中,他选取了“游园春梦”“花瓣惊梦”“阎王审梦”和“还魂醒梦”四个故事,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的儒释道思想,肆意汪洋的重新阐释了汤显祖的原著剧情。中央戏剧学院的陈珂教授观看表演后激赏其“准确地捕捉到了《牡丹亭》的那份意境,同时也捕捉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并加以创意,用现代的音乐之王的乐器——钢琴来体现、表达古典戏剧艺术的美。”用钢琴传达出中国传统戏曲丰富的戏剧性,弘扬戏曲背后的中国文化意蕴,是业内皆知艰难的音乐实验。

与古琴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谢东笑先生

情真意切方感人,乐由心生方耐品,詹乐麒创作始于思乡之情的《雪玉飞花》,凸显于意境深远的《牡丹亭》,惊艳于厚重幽怨的《宋•朝金阙》,这些作品有外在的形式美,有些还是极为炫幻的视听艺术综合美。总体上看,詹乐麒的钢琴音乐新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下钢琴艺术快速发展学科氛围;二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钢琴音乐流行化视野的开展;三是,在于他的教育环境,不同时期老师的指导、国学功底深厚的父亲詹晶明的影响。詹乐麒说,他自幼就在父亲的引导下阅读大量国学典籍、诗词歌赋、宋史明史等古代名典,长期的耳濡目染不仅练就了他扎实的国学文化功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更是与他的音乐艺术血液融为了一体,。而在异国他乡逐梦之时,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乡音乡情的淳厚。因此,国家语境中的“发扬传统经典优秀文化”是詹乐麒古典风钢琴音乐很快为大众喜爱的文化基因。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希腊访问时所强调的那样,“用古老智慧照鉴人类文明未来之路”,或许正是詹乐麒熔铸古今、逐梦琴坛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钢琴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