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南宁市商务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2-13

法制博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南宁市商务诚信

张 进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广西 南宁 530000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称《信用纲要》),标志着我国信用建设迈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9月12日,商务部颁发《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第71章也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可以发现,我国一直坚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对包括商务诚信在内的诚信体系十分重视。所谓商务诚信,指的是商务主体(主要是企业)在与其它相关的主体进行商事经营活动时,需信守诺言,并能够获取其他相关主体的信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南宁市三大攻坚突破年的关键阶段,“诚信”成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必备前提,商务诚信作为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基础,在诚信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宁市加强商务诚信的必要性

加强商务诚信建设是南宁市能否顺利实现“三大”攻坚突破年,实现产业大招商的阶段性胜利,维护企业自身良好发展,提高商务主体信用水平,优化南宁市营商环境和构建全社会的商务信用生态环境的必备要素。

(一)有利于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

南宁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多措并举坚持完善和发展经济建设,下足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吹响了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南宁市的商务诚信环境越好,南宁市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越强,越能提高一个地区吸引企业入驻的软实力,更好地提高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市场和企业、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从而降低风险和成本,为南宁消费扩大和升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南宁市商务诚信建设,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利于规范南宁市企事业单位和工商业主的市场行为,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吸引各地客商入驻南宁投资兴业,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二)有利于营造奖惩分明的信用环境

市场活动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商务诚信是各类信用管理发展的基础,作为政务诚信、司法公信等发展的源头,我们更要对商务诚信加以重视和探讨。在《信用纲要》中强调:“提高商务诚信水平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商务关系有效维护、商务运行成本有效降低、营商环境有效改善的基本条件,是各类商务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本,也是各类经济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保障。”

我们要以追本溯源的态度对商务诚信及信用管理体系中存在弱点和弊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剖析,从信用体系的源头上解决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南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实用、高效、详细的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营造奖罚分明的信用环境。以商务诚信建设为基础来带动推动政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其它类型的信用管理制度的长足发展,使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稳中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三)有利于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道德规范。商务诚信作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经营的道德准则,要求每个商务主体本着以诚为本,办事公道、服务大众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讲诚信,以诚为本经营,才能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精诚合作的商务环境,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互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商务诚信关系对促进企业与政府、消费者等相关主体的长远信任关系有利,而且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无形资本,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南宁市商务诚信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笔者利用自行设计的《南宁市关于商务诚信质量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对南宁市商务诚信现状进行调研,为南宁市增强商务诚信文化建设提供基本信息。采用分散走访的方式对南宁市各大企业单位(国有企业占50%,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商户)占30%,外资企业占20%)、南宁市相关信用服务机构及随机走访的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调查问卷数量为:国企工作人员400份,民营、外资企业250份,信用服务机构150份,群众200份。集中在一个月内回收《南宁市关于商务诚信质量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980份,有效问卷950份,问卷有效率96%,对目前南宁市商务诚信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一)摸底南宁市商务诚信的发展状况

从调查问卷“您认为目前南宁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否已经建立起基本的商务诚信关系?”的选题中选择完全建立的占14.8%,选择基本建立的占63.2%,选择无法确定的占8%,选择完全未建立的占4%,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受访对象认为目前南宁市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商务诚信的基础。

“信任是交换与交流的媒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务主体之间是否建立起信任关系,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如何?在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中一项“您认为目前南宁市商业活动的诚信度如何?”只有6.8%选择了“非常诚信”,“比较诚信”占29.0%、“一般诚信”占40.3%,选择“不够诚信”的占25%,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据,证明了目前南宁市商务诚信程度基本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大体呈现总体向好的趋势和发展态势;对于商务诚信存在的价值意义,在调查问卷中“您认为当前企业强调诚信是否有意义和价值?”的选项中有72.1%的受访者选择了“十分有意义,只有诚信企业才能发展”。从商者大多数对诚信经商表示赞同和充满信心,一项“在南宁市商业活动中坚守诚信为本可能得到的结果是?”的6个选项中,有35%的受访者选择“诚信经商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有26%的选择“诚信经商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口碑”,两者相加超过了60%,这充分说明了大部分的从商者对诚信经商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但在调查问卷中也显示出了南宁市商务诚信领域仍有问题需要解决,在选项“作为商家请您对南宁市市场交易的信任状态进行评价”中,有16%的受访者表示“很不信任”和“不太信任”,有42%的受访者选择“一般信任”,其中在群众的200份调查问卷中,有21%选择了“一般信任”,说明群众(消费者)对商家的诚信认可度具有一定的谨慎性,对商家的诚信态度比较保守。

(二)南宁市商务诚信存在的问题

1.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失信问题

(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缺失。“顾客是上帝”,企业若要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必须要以诚信为本,商务诚信的诚信度体现的是企业的基本素质,坚持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背商业道德,以假乱真、缺斤少两、进行虚假欺骗宣传之类的事情在南宁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多发区集中在保健品行业,在烟酒、美容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也较严重,这无疑打击了广大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即大地影响了南宁市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

(2)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诚信缺失。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用程度,对于企业和地方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在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中,为自身利益,存在隐瞒自身资质和相关信息以骗取政府优惠政策的现象。第二,企业逃避自身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有些企业存在“一账多本”的情况:为了少缴或不缴,给税务部门制作专门的账目;为了夸大企业的价值和经营业绩,专门制作账目给政府或相关金融机构以获取更多的优惠政策等情况。这种政企之间互相欺瞒的现象,破坏了整个商务领域的诚信生态。

(3)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诚信缺失。企业的诚信经营和社会信任度关联密切。一是企业做大做强后漠视本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忽视社会的福利活动,存在对自己作出的慈善承诺不予履行,损坏了企业的形象和社会信任度。二是企业只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国家和社会长远利益,缺乏应有的道德约束,比如工厂任意排放废气、废水,导致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不注重保护和节约利用生产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等等诚信缺失的现象。

2.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国务院专门制定了2014年至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央文明委也发布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提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诚信文化,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道德追求的关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既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又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享有精神收益。”①这些规划和意见如何落到实处呢?企业对诚信文化建设的理解浮于表面,过于狭窄,大多数企业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的阶段,贴贴标语、搞搞活动、办办讲座,对诚信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深层次影响认识不够。调查问卷中“您认为南宁市相关单位在推进商务诚信中的作用大吗?”认为“作用不大”、“基本毫无作用”的占了42%;在选项“您所在的企业开展诚信文化活动的频率高吗?”,有19%的受访者选择“经常开展”的选项,有38%的受访者选择“偶尔开展”,有25%的受访者选择“很少开展”,其余选择“从未开展”,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对诚信文化建设下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力量欠缺,企业信用信息不能共享

出于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数据是不对社会公众公开的,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和政府手中,除了上市公司的企业信息依照法律的要求对社会公众公开以外,社会想获取有关企业的信息比较难。因此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无法获取对方的有效数据信息,数据分散于各方手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资源的分散,不能进行更高效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评价彼此的信用等级和洽谈合作。

当前,征信系统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间的数据多数未对外开通。加之相关统一系统平台建设处于不完备的阶段,大部分的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处于分散和彼此屏蔽的状态;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两大系统数据的质量核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完善的内部管理、有缺陷的接口程序设计、不能及时进行日常维护的接口程序、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征信系统功能等。

三、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

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度有所欠缺。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信用立法、中介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管理手段等,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却不能及时更新和配套。另一方面,失信成本过低、没有相应的惩戒机制,导致商务违信行为的大量存在,使得有些企业不注重诚信理念,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铤而走险。正因为不完善的信用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企业“一账多记”、“制假售假”等信用问题时有发生,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守信者得不到有利的保护和激励。②

(二)信用评级人才尤其是信用管理专职人员匮乏

新时代呼唤信用人才,当前南宁在信用管理方面的专职人才严重稀缺,不只是南宁,目前我国高校关于信用风险、信用管理、信用评级的课程和专业也并不多,教学尚处于摸索当中,因此人们在选择信用相关专业时心有芥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显示出了一定的人才紧缺和业务能力不足的弊端。加之信用评级机构获取有效数据和有用信息的成本较高,而消费群体的不固定和利润的不确定性,导致信用评级行业的停步不前,不少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甚至用钱换评级,这让人们对信用机构的评级结果产生了怀疑。

(三)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

目前在我国商务领域中,企业行为的合规度普遍偏低,由于国家和地方缺乏明确的行业约束、规章制度,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惩罚条款,使得商家在市场中的违规行为有时不受监管部门惩罚,存在企业承诺优惠政策不兑现,企业或行业间进行价格战,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消极后果的情况,使得消费者对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越发不信任,社会关系紧张并恶化。

四、加强南宁市商务诚信的几点对策思考

(一)加强商务诚信文化建设

倡导企业全面准确理解商务诚信文化建设,改变过去认为其是一项无关紧要的事项,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把商务诚信文化建设列入南宁市各类企业建设的战略层面。诚信文化建设要摒弃形式主义的作风,既要有形式,更要有载体,把重点工作放在内容上,使其与企业的商务活动相关联,精心设计商务诚信文化的具体内容:包含企业商务活动中要具有诚信精神与规则;始终坚持把人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教育的培植作为企业中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的重点部分之一,例如倡导必要的道德学习,诚信做人,以诚为本等等;企业内部要从管理层带头做起诚信经营、以诚待客,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从外部促进企业内部的商务诚信文化建设,在调查问卷中一项“您是否希望政府加强商务诚信文化建设?”选择“十分期盼政府有所作为”的呼声较高,占55%,同时也透漏出了南宁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商务诚信文化建设中的作为力度不够。对此,政府部门要坚持加强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要在公共经济政策中有诚信经商的导向,建议会同南宁市文明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连续开展“诚信兴商”等宣传教育活动,协同相关政府部门、商协会、企业、消费者和媒体积极参与,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氛围。

(二)党和政府多措并举加强诚信建设

1.政府倡导

健全管理机制。首先,指导企业开展商务诚信的信息服务,推动行业内设立信用管理平台,对客户资信、销售合同、员工信用档案等进行管理和加强信用管理知识培训,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快政府工商部门建立企业经营者诚信档案的步伐,一项对“政府工商部门要建立企业经营者诚信档案”的选项中,有4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一项对于“浙江某地对企业推出‘道德银行' 诚信建设,信誉高的企业可以多贷款”的举措,其中有21.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措施”,有68%的受访者持积极配合的态度,笔者认为类似于这样的政策措施对加强商务诚信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南宁市要逐步建立行政许可、市场监管、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招投标等事项的信用记录预审制度。

建立企业信用销售支付结算监控系统。建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定期申报信用销售支付和结算系统制度,政府监管部门经过调研和专业数据鉴定设定监管预警指标,一是定期对企业的信用销售进行监控,并对不合格企业给予预警或批评整改;二是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监控和预警,以定期掌握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状况。

培育信用服务企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成立调研组对南宁市商务领域各行各业的特点进行深入客观分析,鼓励发展中小型信用服务企业,并将信用产品商品化,开发创新型信用产品和服务。鼓励商贸企业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对已通过信用认证或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创新开展仓单、应收账款、保单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新型业务。建议建立企业大额合同违约登记备案制度、企业大额应收账款拖欠申报制度,以提高商务诚信度。

2.加快出台专项法律法规

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初衷是构筑“诚于心、诺于行”的营商环境,并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让诚信经营成为市场主体的最大卖点。南宁市建立健全商务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在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三大攻坚突破年的重大任务之下,要加紧研究制订和完善与商务诚信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推进商务领域的信用立法工作,尽快实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公平、平等;对专项整治中出现的严重违法失信主体要严厉整治打击,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将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公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凝聚执法合力,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定期的对南宁市各城区和县区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推动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将工作落实落细。加强建设消费者维权体系。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应该形成一套包括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监督机制在内的完整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政府机构受理投诉、进行调查、实施处罚,并在必要时应用法律程序。

3.建设商务领域信用信息数据库

做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工作,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准确记录商务领域企业获得经营资质、行政许可、违法违规处理以及合同履约情况等信用信息,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公开查询信用信息服务的系统;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互换共享、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还应建立能够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商务诚信信息数据库,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强大功能,通过市场监督和政府政策以及技术性的手段,鼓励诚信、打击失信行为。实际操作起来可考虑加强积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群的信用信息数据,通过支持商业街、物流园区、产品交易市场等商圈的商务诚信活动,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

(三)提升企业自身内炼能力

提升企业自身内炼能力,也是加强商务诚信的必要环节。第一,利用信用调查、商业保理、资信评估、履约担保和信用管理咨询等信用服务产品发展企业间的信用销售,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降低信用销售风险;第二,在零售业发展新的信用消费模式,发展企业之间的信用消费,引导管理先进、财务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面向消费者开展信用消费,也可考虑支持零售企业与银行、信用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合作开展各类信用消费业务,从而拉动信用消费的增长;第三,鼓励更多保险公司开发信用保险业务,对其相关保险业务范围拓宽、拓展,鼓励商务领域的企业用好、用足信用保险政策,降低内外外贸企业信用销售风险。建立和完善信用保险业务的制度化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内外贸易信用险的发展。

(四)做好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有很强的监督和警示作用,对不当行为和错误的思想有很好的约束和矫正作用,应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商务诚信领域的诚信建设中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例如利用互联网积极倡导诚信文化建设,大力褒扬诚信思想和诚信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对全社会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公众良好的诚信价值观念,从而加大商务领域的诚信建设监督力度,为社会提供良好信用秩序的道德基础。

为着力提高信用评估服务的规范性和可信度,推动相关部门制定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的行业内标准以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建立制定市场经营主体的交易信息和交易行为的具体管理规范的相关细则,建立健全商务诚信行政监管制度中对信用信息的保护、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等实施细则;完善商业领域中的信用评价体系,随着南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最近几年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原有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只为大企业量身制定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企业的信用评级需求,要摒弃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只偏重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的传统模式,将各个商务领域、层级评级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建议南宁市的商业信用机构建立商务诚信评分机制,对各类商务主体的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和记录进行综合评定,对不同层级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起到信用风险标准检测、信用风险度量和预警,以及信用资源的有效整合等作用。

[ 注 释 ]

①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6-14.

②段世江.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理念构筑[N].光明日报,2012-2-25.

猜你喜欢

南宁市商务诚信
Sam’s Family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关 公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