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摭探

2019-12-13张照丽

成才之路 2019年31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张照丽

(山东省枣庄市二十九中小学部,山东 枣庄 277000)

古诗词语言简练,内涵深刻,寥寥数语就可以展现风光秀丽的景致,再现苍凉悲壮的古战场,刻画缠绵悱恻的爱情,并且诗词里还蕴藏着为人处世的深刻思想。古诗词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增进学生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侧重于古诗词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对诗词审美意蕴的感受和领悟,单一的背诵、灌输教学法也让古诗词教学停留于字面。为此,深化古诗词教学改革,就要创新教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将之内化为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优秀品格。

一、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古诗词教学既要注重人文知识的讲解,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在诗词教学理念上,要着重促进学生想象、情感、思维、鉴赏能力的发展。依托古诗词诵读教学,教师要钻研教材,拓展古诗词文化意蕴,挖掘诗词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全面、深刻了解古诗词的内在意蕴。例如在教学《游子吟》时,一方面,教师要确立该诗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词大意,感受母爱的伟大;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重点,挖掘诗词所赋予的真挚情感,让学生从阅读、诵读中,增进对诗词的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古诗词教学的固化思维,创设古诗词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特别是在古诗词感悟的过程中,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悯农》时,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进而升华情感,懂得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古诗词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的思维。通常,教师可以结合诗词内容,将其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观察教材中诗词的插画,走进诗人的世界,去感受诗词所刻画的情和景,感悟诗词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观察:稀疏的篱笆,弯曲的小路,道旁凋零的花朵,零星的几片树叶,折射出凄清氛围。然而,可爱的孩童却在路上扑蝶,灵动的蝴蝶,翩然隐入菜花丛中,找寻不见。由此,教师反问学生:是否曾有捕蝶的经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搭配插图所示的场景,来探析和揣摩诗词中的动静之美。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法,以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导向,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热情。传统的诗词课堂教学,通常是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再对诗文进行释义,然后对诗词中的倒装、介词省略等用法进行分析,最后翻译整首诗词,让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法应该说还有不完善之处,即无法融入古诗词的内在意义与情感,不利于学生全面解读古诗词。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法,就要从教学内容上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展现古诗词的现代意义,并强调学生从古诗词学习中增强鉴赏力。例如在教学《竹石》时,教师可以重构教学内容,先导出该诗的基础知识,接着延伸介绍郑板桥的生平,并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竹子所代表的优秀品质,以此作为拓展学习的要点。然后,教师通过诗词阅读环节,激发学生对该诗的学习积极性,并借助“郑板桥辞官”“郑板桥断案”等故事,让学生了解郑板桥刚正不阿的品格。由此,通过对郑板桥人格、品行的了解,再通过诗词所描写的竹子形成对照,教师引领学生由诗人品格与竹子的相同、相近之处,来深化对该诗中竹子形象的理解。另外,结合对竹子主题的讨论,教师向学生延伸中国传统绘画与诗词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古人对“梅兰竹菊”等的喜爱,更在于其优秀的人格化精神。同样,竹子本身坚韧不拔、不向世俗低头的情怀,可以成为学生提高审美情趣的学习典范。可见,教法的创新,要展现诗词的浓郁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途径,要从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内容,读出诗词的气氛与情感。同时,理解诗句,要能够结合诗词语言的凝练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教学《江雪》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通读中初步感知诗的情境和氛围,接着,引导学生针对诗中的“孤舟”“独钓”等字眼,来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让学生体会诗词的用词精妙与准确。

三、引入信息技术,挖掘诗词内在意境

意境是古诗词的独特之美,学生从古诗词语言品鉴中,可以感受含蓄、凝练的诗句,感受其呈现出的优美、丰富的意境。但是,教师在呈现古诗词的情感意境时,如果单纯讲读与分析,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就无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展现的诗词意境。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语言、画面、故事,利用多媒体手段,精心创设诗词的学习意境,帮助学生领悟诗词的情感。如在教学杜牧的《清明》时,教师可先以“清明节的由来”导入故事,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接着,教师引入多媒体影视素材,来展现清明节时人们对故人的怀念,由此讲述诗人“欲断魂”的缘由;随后,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诗朗诵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体会,感知诗人的情感。这样,借助多媒体来营造古诗词的直观化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感悟诗词的内涵和情境。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对于瀑布的壮观景象,教师仅凭文字的讲解是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因为很多学生并未去过庐山,也未欣赏过瀑布。为此,教师可引入庐山瀑布的视频实景,让学生聆听瀑布清晰的水声,感受瀑布水流的气势,亲眼看一下壮观的水雾升腾,与诗词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景象进行直观比较。如此一来,多媒体的灵活运用让古诗词课堂教学呈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氛围,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体验,调动联想与想象,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深刻理解。高度浓缩的诗词语言,营造了含蓄隽永的诗词意境。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发展对诗词的想象力,体会身临其境的诗词氛围。例如在《游园不值》教学中,教师介绍该诗大意,学生知道了这是关于春景的描写,结合诗词内容,以“小扣柴扉久不开”为突破口,设置疑问:为什么木门敲不开?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展开情景想象和拓展;接着,以“一枝红杏出墙来”为共鸣点,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对园中美景的期待,从而很好地把握诗词所要体现的情感与意境。多媒体创设的诗词情境,以直观性、重现性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增强了画面感,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内化与感悟。

四、结语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上,要联系诗词本身,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特别是通过延伸课外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感受诗词及诗人的情感。教师要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整合古诗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法;引入信息技术,挖掘古诗词内在意境。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拓展视野,变革教学指导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