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作文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9-12-13

成才之路 2019年31期
关键词:作文农村生活

窦 玉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农村中学目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许多学生每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写起作文“压力山大”,教师催交作文就像讨债、逼债一样,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方法陈旧、效果欠佳,学生头疼,前景堪忧。认真反思,不难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种种弊端。

1.学生缺乏基本写作素养,书写“龙飞凤舞”,文面“惨不忍睹”

文面,就是文章的“容貌”,它包括学生作文文字书写、标点停顿、遣词造句、文思风格等多方面要素,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这些内化的素养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表情达意。目前部分农村学生的作文,错别字和病句司空见惯,书写“龙飞凤舞”,行文格式千篇一律,标点符号使用随心所欲,文面“惨不忍睹”……这都反映出农村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基本的写作素养。

2.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敷衍”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农村中学许多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究其原因是学校的量化考核以作文篇数为指标,所以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无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只以完成学校规定的篇数任务为终极目标。在这种环境下,每当教师布置作文,很多学生满面愁苦,连声叹气,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这种“一怕二厌三应付”的写作态度,造成很多学生的作文平淡如水或空洞乏味,甚至味同嚼蜡,难有写作的灵性和乐趣可言。久而久之,学生泉涌般的文思、满腔的创作灵感也日渐消失,写作兴趣也一点点被磨灭。

3.学生阅读量少,思想贫乏,作文“闭门造车”,内容虚假、情感造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限,接触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视野相对狭窄,生活比较单调,可供阅读书籍匮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很有限。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缺乏文学熏陶和对生活的体验,这些也造成当今许多中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出现违心虚构、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等现象,文章与作者本人的状态反差强烈。因此,“质胜于辞,情胜于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在真情实感中表达自己,写出有内容的文章。

4.作文指导欠科学,评改“假大空”;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命题脱离实际

目前,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指导一般都是笼统强调“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三段论,评改往往是“语言流畅,选材得当”,或“布局不合理,中心不突出”等苍白无力的“假大空”评语。对好作文就是“中心突出,用词恰当”“语句通顺,结构完整”,较差作文则是“言之无物,一塌糊涂”“词不达意,一窍不通”等笼统的批语。批改作文,无视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实际,要么要求过高,要么不去发现学生其他的“闪光点”,明显的进步也不予肯定,或者是向学生的想象力泼凉水,浇灭学生作文的创意火苗。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语,只能令学生迷惑。因此,教师的评语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伤害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此外,语文教学计划笼统简单,缺乏作文训练的系统性。日常作文教学随心所欲、蜻蜓点水,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轨,盲目随意,或到检查时“突击备战”布置作文,如此等等。这样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写作找不出动情点,自然会以应付心态完成任务,写出的作文难免内容空洞,思想肤浅,缺乏真情实感。

二、农村中学生作文走出困境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也是如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去体验、挖掘素材是一个好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感官,全面感受日常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或亮点,从中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同时要及时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对当时情境“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从而激情抒怀,写出真情实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写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表。

2. 积累美词佳句,扩大阅读量

一是引导学生做好美词佳句积累,厚积薄发。既要督促检查学生对教材中大量优秀篇章、精彩片段熟背和吸收的程度,又要帮助学生摘录、归纳如成语谚语俗语等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并督促他们坚持系统化长期积累,能够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不断运用。二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教师本人要热爱阅读,同时也要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指导学生借一些报刊和图书,在课外一起阅读,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文学素养的熏陶;也可积极鼓励学生选择性地自愿征订《意林》《读者》等杂志,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三是教会学生阅读、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引领学生圈点、批注、点评,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让这些阅读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

3.重视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写作思维能力

作家王蒙说过,文学需要作家有精神上的驰骋。其实“精神上的驰骋”就是强调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呢?首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人的外貌、性格、言谈、举止或者身边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不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那些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教师可引领学生圈点、批注文中生动的语言,思考、点评精彩的情节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使这些经典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并以此为基础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系统、完整地制定“接地气”的作文训练方案,让写作生活化

首先,要立足学生实际,系统、完整地设计整个作文训练方案并制订完整的作文教学计划。计划要涵盖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全程训练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每堂课的训练要求和重点,并且要坚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按部就班地落实到每个学期。其次,写作命题要“接地气”。众所周知,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农村黄昏的落日,村落的袅袅炊烟,远山的郁郁密林,绕村的清清小溪,这些乡土景色,无不是学生独抒性灵的极好切入点。只要用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大胆去描写,一定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写出生动的好文章。

总之,教师要创新作文教学策略,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作文生活化、“接地气”。实践表明,只要教师安排有序,指导有方,训练有术,让学生喜欢作文,大胆作文,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开辟一片新天地,百花齐放的学生作文定会艳丽绽放。

猜你喜欢

作文农村生活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