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12-10刘珊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脏器实质脾脏

刘珊妹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急诊中的CT平扫检查在外伤危急症患者的腹部急诊中被广泛应用,该检查方式对于判断患者脏器的损伤程度以及骨折情况等均具有重要作用[1]。但是应用增强CT扫描检查的方式尚未普及。有研究报道指出[2]在外伤危急症者腹部急诊的诊断中应用增强CT扫描时,能够发现许多应用CT平扫未发现的脏器或血管病变情况,这提示应用增强CT扫描在外伤危急症患者的检查中具有一定价值。本次研究将探讨增强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诊治的外伤危急症患者共计32例为研究样本,其中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2±0.3)岁;高空坠落致伤11例,车祸损伤14例,刀刺伤者7例。

1.2 方法

应用SDE 128层CT扫描仪,扫描方式:取碘海醇300mg/mL,采用E-CTA高压注射器行三期扫描,将对比剂注入之后的28s左右开始进行动脉期扫描,60s时进行静脉期扫描,120s之后行延迟期扫描,层厚:0.6mm、间距:7mm。增强扫描的范围是患者隔顶或者第七颈椎到其坐骨结节合股骨近端,外伤者的CT扫描还包括头部和颈椎,仅行平扫。

2 结果

2.1 扫描结果统计

32例急诊的外伤患者当中,其中11例患者为骨盆处骨折,其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伴随腹部血管破裂并出血,其中2例患者的左侧髂总动脉发生破裂,6例患者伴随一侧的髂内动脉分支发生破裂并出血,3例患者的双侧髂内动脉的分支发生破裂并出血;另外合并肝脏破裂并出血者9例,合并脾脏破裂并出血者7例,合并肾脏破裂并出血者5例。

2.2 增强CT与平扫CT的表现对比

腹部血管破裂者:在平扫CT中并未发现明确显示,而增强CT扫描中显示为血管的连续性中断,或者为血管的造影剂外渗至周围其他组织。

脾脏损伤者:在平扫CT中显示为脾实质的密度不均,而在增强CT中显示脾脏包膜破裂及脾实质的密度不均。脾脏周边的包膜呈不连续特征,有部分区域可见血肿或者包膜下出现血肿。

肝脏损伤者:在平扫CT中显示为肝脏周围有积液,且肝脏内部的密度不均,而在增强CT扫描中显示出造影剂外渗,并形成了比较鲜明的高密度强化区域。

肾脏损伤者:在平扫CT中显示为肾脏的轮廓存在局限性或者表现为弥漫性的增大,在肾实质内部出现了高密度的血灶。而在增强扫描中能够比较清楚的发现肾脏皮质存在不连续特征、破口或者破裂范围等。

3 讨论

腹部外伤患者的常见病因包括高空坠落致伤、车祸损伤、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以及暴力袭击致伤等,以上外力因素通常会引发患者腹部实质及空腔脏器的损伤,总之减速伤、冲击伤以及外压伤三者是引起外伤危急症的主要因素[3]。快速减速将引发腹腔脏器相邻组织发生逆向的剪切力,因而引发固定处发生撕裂,常见的如肠系膜附着处及血管根部等。而比较强烈的外压伤可引起腹腔中的压力骤然升高,因此引发空腔脏器的破裂。而较强烈的冲击伤则可能对腹壁与脊柱等处造成冲击。此类患者比较常见的脏器损伤类型有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以及结直肠损伤等。

外伤患者特别是多发伤的临床死亡率较高,通过CT扫描检查可对患者的血流状态进行评估,这对后期的进一步治疗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腹部外伤者比较理想的CT扫描方式是可以对患者实施比较敏感的检测外伤组织,与此同时还需尽量降低相关检查耗材的风险,因而高性能的多排CT就成了临床中比较优化的选择方案。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平扫CT与增强CT扫描的检查效果,发现增强CT扫描在外伤危急症患者的腹部检查中,能够发现许多应用CT平扫未能发现的患者脏器或血管病变情况,并且增强CT扫描也有助于提升鉴别患者泌尿系统出现损伤及实质脏器等血管损伤的效果[4-5]。因此可推断多排增强CT扫描对于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6]。并且本次研究结果也提示放射科医师在诊断中应将重点放在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由于血管损伤所引发的活动性出血、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等方面的损伤。

综上所述,同平扫CT相比,增强CT扫描应用于外伤急诊腹部检查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血管破裂或者脏器出血的具体方位,增强CT扫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并推广。

猜你喜欢

脏器实质脾脏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