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9-12-10张文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螺旋原发性肝癌

张文明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199)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各种恶性肿瘤的人数越来越多,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其中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就位原发性肝癌,该病具有远期生存率低、进展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对该病进行早期的诊断非常重要,对后期的治疗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1]。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比较重要的技术就位影像学检查,通过CT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分析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6.64±4.27)岁,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6.85±4.33)岁,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为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由肝顶一直到双侧骼前上棘;观察组进行多层螺旋CT在全肝静脉期、动脉期以及病灶平衡期进行扫描,对患者检查的前30分钟,叮嘱患者进行饮水,饮水量在800~1000ml之间,将胃肠道充盈后,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将碘海醇作为造影剂,其浓度为每50ml中17.5g,总量在1.5~2.0ml/kg之间,注射速度控制在2.5~3ml/s之间,在对患者注射造影剂25秒后对其进行动脉期的扫描,1分钟后进行门静脉期扫描,3分钟后进行延迟期扫描,电流在200~250mA之间、电压为120kV、层厚为5mm、间距为5mm、螺距为1.25[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扫描方式的病灶阳性率以及病灶显示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χ2)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对全肝静脉期、动脉期以及病灶平衡期的诊断结果中,病灶阳性人数为47(94.00)例,对照组中29(58.00)例,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计算,χ2=17.763,P<0.05;在病灶显示率方面,观察组的各期显示人数分别为45(90.00)例、48(96.00)例、48(96.00)例,对照组中显示人数35(70.00)例,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计算,χ2分别为6.250、11.977、11.977,P值分别0.124、0.001、0.001,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原发性肝癌的人数以及患者的病死率均明显的增加,因为在肝脏附近的淋巴组织以及血管比较丰富,出现原发性肝癌后,肿瘤细胞比较容易向附近的器官以及组织进行转移,导致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困难。

随着目前临床影像学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新型诊断方式被广泛使用,但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金标准,常规的诊断方式因为缺乏特异性,不能及时发现病灶,同时将患者病情确诊之后,往往患者的病情进入到中晚期,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患者预后不佳[3-4]。随着CT技术不断的进步,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逐渐的被广泛使用,在肝脏的扫描方式通过一次屏气进行的全肝扫描,使得扫描图像连续性更佳,同时通过对造影的使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多期的扫描,对患者的肝脏门静脉期、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扫描更加清晰,更好的观察肝脏实质显像,使得早期诊断率更高[5]。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多层螺旋CT在全肝静脉期、动脉期以及病灶平衡期进行扫描的观察组患者,其病灶阳性率以及病灶显示率均明显高于使用多层螺旋CT平扫进行扫描诊断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肝癌患者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多期扫描具有显著效果,为早期诊断提供精准的信息,提高诊断正确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螺旋原发性肝癌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