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2019-12-09唐湘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

唐湘红

[摘要]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 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1月开始对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研究组),与2018年1月前对外来器械实施的常规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包15个(共925件)及患者各150例进行观察,分析两组管理方式的管理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管理后对比的外来器械包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护理人员对各类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评分、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外来器械实施管理过程中给予规范化管理的管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c)-0177-02

外来器械主要是指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能够重复使用的用于与植入物相关手术的器械,外来器械具有价格高昂、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专业性强、器械体积大、重量大及频繁流动等特点[1]。医院不对这类器械进行采购主要是由于这类器械使用率较低、更新换代较快及价格较高等,消毒供应中心在从医疗器械供应商处租用器械后应给予相应的清洁消毒处理,减少医院感染現象的出现[2-3]。有效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规范化管理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管理价值,该院消毒供应中心针对医疗器械包进行了相应的管理及分析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1月开始对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研究组),与2018年1月前对外来器械实施的常规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包15个(共925件)及患者各150例进行观察,15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中主要包括髋关节包、微创1号包、微创2号包、腰椎1号包、腰椎2号包、颈椎前路包等类型。参照组1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9:71,年龄22~79岁,均值为(41.17±3.69)岁;研究组1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80:70,年龄20~78岁,均值为(41.15±3.78)岁。该次参与观察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共8名,其中护士3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

对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参照组外来器械实施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常规的清洁、消毒、包装外来器械等基础操作。

针对研究组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具体如下:①成立外来器械管理小组:在消毒供应中心选择8名护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建一支外来器械管理小组,并选择1名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定期组织护理小组强化相应的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外来器械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相应的外来器械包装、消毒、清洁、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及标准,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引导护理人员完全了解外来器械的管理标准及规范,在培训后实施相应的考核,将考核与绩效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②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接收流程:外来器械管理过程中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外来器械专岗负责制的管理方式,管理时间固定在中午12:00-19:00之间,要求操作者规范着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严格审查外来器械供应商的各类器械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等,在外来器械进入医院后设立专人检验,并登记出入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器械信息,保证器械来源途径。消毒供应中心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准备器械的配送,保证在术前1天下午15:00之前器械安全送至,检验完成后实施相应的审查(对外来器械、植入物、动力工具的名称、规格、数量、清洁度、功能及完整性等进行审查),由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手术室器械护士对器械使用者、手术名称、患者信息等进行核查,无误后签字确认,根据外来器械的结构特点及清洗要求实施分类清洗操作。按照器械配置清单上的内容及要求由双人对器械名称、数量及规格等进行核对。③实施规范化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消毒及包装管理:针对外来器械实施严格的管理,拆开清洗外来器械,采用水流冲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洁等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提高清洗质量。外来器械包装过程中应检查外部完整性及清洁度,仔细检验外来器械的组装、零件等,保证器械完整性,并在包装上填写相应的手术患者信息、器械名称、包装者名称及有效期等信息,规范包装流程。最后,针对外来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实施监控灭菌过程,检验合格后打印灭菌清单,并填写完整信息。每月组织一次会议针对清晰、包装、灭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分析及解决,提高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管理后外来器械包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外来器械包清洗质量合格率、护理人员对各类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评分、护理质量管理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来器械包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

两组管理后对比的外来器械包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外来器械包清洗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类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评分、护理质量管理评分

研究组管理后的护理人员对各类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评分、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外来手术器械由于其特殊性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存在较为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导致医院感染现象的出现,为了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及减少医院感染现象的出现,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对外来器械进行严格管理[4]。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在首次接收外来器械时应确认准入清单,检查说明书的匹配度,对器械处理条件及能力进行评估,根据配置清单核对名称、数量及规格等信息[5],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规范着装,在消毒供应中心指定的独立区域接收器械。常规接收过程中应在CSSD去污区独立区域接收[6],接收时保证与其他器械独立摆放,清点、核对及检查器械配置情况,在双方签名确认后留档。在清洁、灭菌及包装过程中严格根据灭菌方式、器械大小、数量、数量及规格等选择与其适应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清洁及灭菌处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水平[7]。该研究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研究组管理后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管理的参照组,说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在针对外来器械实施管理过程中应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少霞,钟凤兰,胡秀琴.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2017, 30(1):66-67.

[2]  温丽,李杏.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05-106.

[3]  张丽娜,雷智丽,朱文微,等.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6(12):298-299.

[4]  Canullo L,Tallarico M,Chu S,et al.Cl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Protocols Employed for Customized Implant Abutments: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100 Universities Worldwi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2017,32(4):774-778.

[5]  张良洁,辛超峰,王艳艳.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管理规范化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5):125-126.

[6]  金逸.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239-240.

[7]  杨德芝.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132-141.

(收稿日期:2019-06-24)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岗位准入培训探讨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