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在社区脑卒中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019-12-09韩园园许石双张桐赫董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7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脑卒中康复

韩园园 许石双 张桐赫 董静

[摘要] 目的 借助当前日趋完善的互联网技术,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建立一个能够起到有效帮助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并通过此次研究来观察这一平台能够对患者康复进程所起到的影响。方法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这段时间内的社区脑卒中患者当中,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4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令研究组的患者加入此次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而让对照组的患者加入常规的社区康复平台。研究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能够获得线上的一系列相关康复指导,除此之外,还有线下志愿者日常的协助康复等服务。在康复之前和12个月之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对患者包括ADL能力及其身体心理等状态进行全面地测量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指标。结果 康复治疗12个月之后,研究组的患者不管是在以上的任何一个指标上,都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借助这一数据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社区的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不再单一,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远程线上帮助,丰富其对康复过程的认识,提升其康复速度。

[关键词] 线上线下;互联网;脑卒中;社区;康复;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c)-0173-02

近年来,我国出现脑卒中的患者人数居高不下,根据WHO的调查,这一人数甚至已经不止1 000万,而且其增长速度每年8%以上[1]。而我国有高达90%以上的患者无法到各类康复机构中进行脑卒中后续的康复工作。这就使其后续的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康复难度都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现状,近年来推出了一种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的康复模式。也就是让参与这一模式的患者,能够在线上接受平常难以轻易得到的专业医师的临床康复指导,并且在线下由志愿者上门为其提供康复协助和服务。因此,该研究尝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这段时间内的社区脑卒中患者当中,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4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以研究康复模式所能起到的效用,现报道如下。

1  浅析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的团队构成

在这一康复团队中,不仅有8名专业的住院医师提供专业的康复知识作为支持,还有专注于协助康复治疗多年的9名康复专家,最后,还有10名常驻医院康复科的护士以及3名护理教师。除此之外,还有80名自愿成为此平台的志愿者的医学生。

2  社区脑卒中的线上康复平台介绍

构成这一社区脑卒中线上康复平台的主要部分,除了一个安装在患者手机终端的APP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能够在线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康复进程以及相关康复知识的模块[2]。而这些模块的设计和更新也都是由上述的康复医疗团队共同完成的。

2.1  记录患者康复进程的模块

在这一APP当中,患者可以首先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并按照其中的要求录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包括一系列基本资料和病情恢复情况等。然后在每一次接受完整的线下康复协助以及身体状况评估之后,志愿者们也会随时将其最新的信息更新到这一软件当中,患者及其家属都可以进行查看。除此之外,在每次康复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及其家属都要在这个软件上对康复感受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康复医生更好地为其量身定制接下来的康复方案[2]。

2.2  建立康复知识学习模块

科学的康复知识是帮助患者不断提高其对脑卒中康复过程认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为了让患者能够充满趣味地学习一系列相关的康复知识,康复团队设计了一款闯关答题小游戏,让患者能够通过回答有关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知识,来获取积分。等到积分累积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3]。

2.3  在线答疑模块

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此时更加需要有人能够及时地为其进行答疑解惑。因此,如果能够成立一个以志愿者為主要成员的线上答疑团队,随时对患者的各种康复问题进行解答,必将能够促进患者对自身康复信心的提高[4]。除此之外,对于经常有患者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还必须建立详细的问题查询列表,以惠及更多的患者。

3  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运行的效果分析

3.1  患者一般资料介绍

在社区脑卒中患者当中,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4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其中研究组有41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低的54岁,最高的76岁,年龄平均为(57.61±6.72)岁。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数量为39例,女性患者数量为34例,年龄最低的55岁,最高的74岁,平均年龄为(56.22±6.89)岁。利用统计学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对于脑卒中这一疾病的诊断,且业已经过MRI的证实确诊患有该疾病;②年龄大于40岁且不高于80岁;③在患有脑卒中这一疾病之前,患者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④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且能够用言语进行正常的交流。

排除标准:①如若患者具有相关的精神问题,则不能纳入研究;②如若患者病情严重已到治疗末期难以治愈则予以排除;③如若患者不配合治疗,则予以排除。

3.2  评价指标

该研究借助于以下三大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康复水平:①改良版的Barthel指数,借助这一指数,能够测量患者的ADL能力。即患者在日常生活的包括穿衣吃饭等各种活动中,其自主能力及康复水平;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来测量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此来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精神焦虑性等水平;③WHO出台的生存质量量表,借助这一量表,能够准确地得知患者的生存质量[5]。

3.3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22.0统计学软件作为该次研究数据的統计学软件,将所有实验数据均录入其中进行统计处理。在处理计量资料的时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研究结果分析

在康复疗程进行了12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水平差距显著。研究组患者以上3个指标当中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SCL-90评分在康复治疗进行1年后差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MBI评分在康复治疗之前分别为(56.14±2.43)分、(55.16±3.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1年后,研究组为(77.61±2.61)分、(64.67±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最后,在WHO量表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康复前总分为(34.26±0.46)分,康复后总分为(77.41±2.42)分,有显著的提高;对照组患者康复前(33.17±0.88)分,康复后为(46.71±0.61)分,明显落后于研究组,提高程度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t=2.000,P<0.05)。

5  讨论

经过该次研究,可以得知,如若能够及时地将社区的脑卒中患者纳入到这一线上线下并进的康复平台当中来,不仅能够使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速度加快,而且还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身心都获得较大的愉悦和提升,以此来改善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6-7]。针对于我国当前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未能得到有效康复治疗关照的现状,采用这一线上线下并进的模式无疑是更为有效且符合实际的。

[参考文献]

[1]  贾书磊,方小群,冯琼,等.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在社区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3):340-343.

[2]  吴矿文,江滨,梁杰,等.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 14(35):4025-4027.

[3]  姚伟璇.微信平台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1554-1556.

[4]  牟晓洋,李栋良,张光亮,等.微信平台随访模式对农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治疗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8):38-40.

[5]  俞红丽,冯蔚.微信支持在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6,16(4):54-56.

[6]  沈丽娟,韩慧,钱建峰,等.视频信息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14(1):10-12.

[7]  于娜,李毅.基于无线物联网的远程脑卒中诊疗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2):39-40.

(收稿日期:2019-06-29)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脑卒中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