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12-09李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介入治疗

李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的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的患者21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和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事故差错率0.9%和感染率0.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c)-0064-02

介入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微创疗法,具有高效、准确、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经是很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介入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手术,对医疗环境以及技术设备都有很高的要求[2],稍有失误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恢复。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针对临床治疗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判、识别和处理[3],从而有效地提高安全性,防范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文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且尚未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的患者21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39例,女73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71.3±2.5)岁;疾病类型:冠状动脉造影74例,脑血管造影69例,外周血管造影51例,其他18例。观察组男135例,女77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70.8±2.9)岁;疾病类型:冠状动脉造影75例,脑血管造影67例,外周血管造影53例,其他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士共18人,护士6人,护师10人,副主任护师2人。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對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如下:(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建立规范的介入治疗风险管理制度,选取经验资深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2)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教育,包括基本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综合能力,并提升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进行考核,在自制的考核表中,各项能力评分均到达90分以上方可合格。(3)风险管理的措施分3段进行:①手术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身体指标、过往病史、用药过敏情况等。向患者科普治疗方式和可能发生的事项,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除其焦虑紧张的负面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②重点做好患者的术中护理,仔细核实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皮试结果,包括药物名称、型号、有无异常反应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实施相应处理措施。③在手术后,严格清点手术器械,谨防器械缺失现象。为患者固定好引流管,术后安全送至普通病房,并且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记录,做好与病区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提醒相关的注意事项。(4)定时进行工作总结与讨论,由护士长进行组织开展,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汇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沟通协作、工作积极性、应急能力等指标,满分100分,由护士长进行综合评定。

②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根据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事故差错率和患者感染率的实际记录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文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

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事故差错率0.9%和感染率0.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介入治疗属于新型的治疗方式,以其精准、微创的治疗优势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4]。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且差异较大,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相较于其他常规护理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5]。在过去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中,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产生的事故与差错往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改进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措施非常重要,而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监管是最佳的选择。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管控来规避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做到积极的防预与控制[6]。该文对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首先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且制定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教育,并且考核。其次严格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仔细记录,定时进行总结与讨论,汇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护理[7-8]。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事故差错率0.9%和感染率0.5%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琳,王翠平,赵欣.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91-192.

[2]  罗辉.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3):151-153.

[3]  江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64-166.

[4]  姚金燕.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3):157-159.

[5]  张芳,张红.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87-88.

[6]  薛雪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949-950.

[7]  刘红军.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0):167.

[8]  冯丽琴.冠心病介入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226-3227.

(收稿日期:2019-06-25)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介入治疗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