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油花生新品种花育6801的选育

2019-12-09石延茂袁美任艳李双铃尹亮吴丽军赵红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选育花生

石延茂 袁美 任艳 李双铃 尹亮 吴丽军 赵红军

摘要:花育6801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从“鲁花8号×D089”的杂交组合后代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高含油量(58.58%)、抗倒伏、耐旱性强等优良特性。在2014—2015两年的四川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花育6801荚果和籽仁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 635.5 kg/hm2 和3 591.8 kg/hm 比对照天府14号分别增产5.38%和8.69%。在2015—2016两年的国家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片)中,花育6801荚果和籽仁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 532.0 kg/hm2和3 463.9 kg/hm 分别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9.52%和11.81%。花育6801于201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花生;花育6801;高含油量;选育

中图分类号:S565.203.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9-0118-03

Breeding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Huayu 6801 with High Oil Content

Shi Yanmao, Yuan Mei, Ren Yan, Li Shuangling, Yin Liang, Wu Lijun,

Zhao Hongjun

(Shandong Peanut Research Institute/Key Laboratory of Peanu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Qingdao 266100, China )

Abstract Huayu 6801 was bred from the cross of Luhua 8 × D089 by Shandong Peanut Research Institute. The variety was characterized as high oil content (58.58%), high yield, medium maturity,strong drought and lodging resistance. In regional test of peanut varie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5, the average pod and seed yields of Huayu 6801 were 4 635.5 kg/hm2 and 3 591.8 kg/hm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5.38% and 8.69% higher than those of Tianfu 14 (CK). In regional test of national peanut varieties in north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6, the average yield of pods and seeds of Huayu 6801 were 4 532.0 kg/hm2 and 3 463.9 kg/hm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9.52% and 11.81% higher than those of Huayu 20 (CK), respectively. Huayu 6801 was approved by Sichua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7.

Keywords   Peanut; Huayu 6801; High oil content; Breeding

花生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单产、总产、出口均居世界前列[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植物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2,3],需要大量进口。花生作为我国三大传统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居油料作物首位,占国内油料产量的50%以上,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从国内消费需求来看,我国花生总产的约55%用于榨油,40%左右用于食用,年平均花生油产量约23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的25%左右[4-6]。因此,高油花生品种的培育对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7—8月花生生育中期,往往由于产区雨水集中、雨量偏大,花生徒长倒伏,减产严重,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出抗倒伏、高油、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7,8]。鉴于此,笔者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高产、高油、抗逆花生新品种花育6801。

1 花育6801的选育过程

1.1 亲本材料

母本鲁花8号是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杂交育成的疏枝直立连续性开花的大粒型早熟花生品种,结果集中,抗倒伏、抗旱耐瘠,适应性广,198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9]。父本D089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用花28/狮头企杂交选育的晚熟小粒中间型材料,株型为小匍匐,苗生长势强,高含油量、抗逆性较好。

1.2 选育过程

2006年,在青岛莱西试验农场以鲁花8号为母本、D089为父本进行杂交。2007年5月,田间单粒播种F1代,收获期间去除假杂种材料后全部混收,获得F2代杂种群体材料。2007年11月,海南三亚基地种植F2 代杂种群体材料,田间选取单株收获(F3 代)。2008年5月,田间F3单株种成株行,收获时田间选取单株(F4代)。2008年11月,海南基地单粒种植选取的株行材料(F4代)。2009年,田间选取的单株材料(F5代)晒干后,室内剥种选取果型米型较好、饱果率高、籽仁饱满材料。2010年,继续选优去劣,选纯去杂(F6代)。

2011—2012年参加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参加四川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编号为花育68。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编号为花育6801。2017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花育6801。

2 品种特性

2.1 特征特性

花育6801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26 d左右,株型直立,连续开花。叶片中等大小、椭圆形、淡绿色。荚果普通形,网纹中等,果腰较小,种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主茎高37.1 cm、侧枝长41.3 cm。单株分枝数7条,结果枝6条,总果数16个,饱果数13.5个,单株生产力20.1 g,百果重162.0 g,百仁重71.2 g,出仁率77.7%。

2.2 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

2015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籽仁粗脂肪含量58.58%,粗蛋白含量23.74%,油酸含量45.2%,亚油酸含量33.6%,油亚比(O/L)值1.35。

2.3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花育6801参加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荚果平均产量分别为4 853.0 kg/hm2和5 974.1 kg/hm 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26.98%和12.84%,达极显著水平。

2014—2015年,花育6801参加四川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分别为4 646.9 kg/hm2和4 624.1 kg/hm 较对照天府14号分别增产6.68%和4.07%,达极显著水平。2014—2015两年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4 635.5 kg/hm 平均籽仁产量3 591.8 kg/hm 分别比天府14号增产5.36%和8.66%。2016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 066.1 kg/hm 比对照天府14号增产5.53%,籽仁产量3 194.4 kg/hm 比对照增产10.16%。

2015—2016年,花育6801参加国家花生品种(北方片)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分别为4 595.6 kg/hm2和4 468.4 kg/hm 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6.57%和12.73%;花育6801籽仁平均产量分别为3 509.1 kg/hm2和3 468.1 kg/hm 分别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8.72%和15.18%。2015—2016两年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4 532.0 kg/hm 平均籽仁产量3 463.9 kg/hm 分别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9.52%和11.81%。

2.4 抗性表现

根据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抗性鉴定结果,花育6801休眠性和抗倒性较强,耐旱性强,中抗叶斑病。

3 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

3.1 精细选种

播种前半个月将种子连续晾晒2~3 d,剥壳后进行筛选,剔除病粒、秕粒和霉粒,选择籽粒饱满、种皮鲜亮的籽粒做种,以减少苗期根茎部病害发生,保证一播全苗。

3.2 适时播种

四川地区春花生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北方花生产区一般5月上中旬,以播前5 d内5 cm日均地温≥15℃为适宜播期。播前用50%多菌灵、根瘤菌剂和钼肥拌种。

3.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肥料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底肥,N、P、K配合施用,做到平衡施肥。一次性施入有机肥3.75×104~4.50×104 kg/hm 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 200 kg/hm 以满足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苗期及时防治蚜虫和蓟马,可叶面喷洒20%广克威乳油1 000倍液。中、后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当叶斑病病叶率达5%时,叶面喷施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连喷2次,间隔10 d,以防治叶部病害;及时用万灵、棉铃宝等药剂防治棉铃虫等。常年发生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危害的地块,结合整地用5%辛硫磷或5%毒死蜱颗粒剂30.0 kg/hm2撒施播种垄沟,也可用辛硫磷等灌墩。

花生中后期需肥量较大,应加强叶面肥的应用。常用叶面肥有:2%过磷酸钙浸出液、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特别在花生饱果期,可用1.5%~2.0%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对水混匀,进行叶面喷施,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养分积累,提高荚果产量。

花育6801适合全国大部分花生地区种植。

参 考 文 献:

[1]万书波. 中国花生栽培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张雯丽, 许国栋. 2017年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市场形势分析及2018年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2): 8-12,25.

[3]张雯丽.“十三五”以来中国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 2018, 14(11):4-8,19.

[4]张雯丽, 李想, 李淞淋. 中国花生供需现状及未来10年展望[J].农业展望, 2015, 11(9): 7- 11.

[5]王耀波,张艺兵,张鹏,等. 中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对策[J].花生学报, 2004, 33(2):37-40

[6]周垂钦, 祝清俊, 段友臣, 等. 我国花生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中国油脂,2009, 34(10):5-8.

[7]石延茂, 任艳, 王辉, 等. 高产抗旱花生新品种花育4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 2014,46(2):132-133.

[8]石延茂, 李双铃, 王辉, 等. 抗倒伏高产花生新品种花育66的选育[J].花生学报,2015,44(2): 67-68.

[9]邱庆树,鲁蓉蓉,禹山林,等.大花生新品种鲁花八号[J].农业科技通讯,1988(11):10.

收稿日期:2019-08-12

基金項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NC11003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6B02, CXGC2018E21)

作者简介:石延茂(196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抗病育种研究。E-mail: huashengsuo_shi@126.com

通讯作者:袁美(1972—),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生物技术育种研究。E-mail:yuanbeauty@126.com

赵红军(1971—),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科技科研管理工作。E-mail:13964190239@139.com

猜你喜欢

选育花生
多少堆花生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大夫
花生去哪儿了
奇趣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