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龙雪山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2019-12-09陈光富朱文浩刘德团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玉龙雪山种数菌根

陈光富, 朱文浩, 刘德团

(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应用技术学院, 云南 丽江 674199; 2.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 丽江 674199; 3.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201)

玉龙雪山(100°04′E,27°03′N)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横断山区与滇东高原的过渡性地带,海拔3 225~3 284 m,属寒温性气候。森林植被类型组成复杂,主要有暖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等,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明显。由于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玉龙雪山蕴藏着丰富植物资源,根据《丽江高山植物园种子植物名录》《玉龙雪山种子植物资源评价》研究显示[1-2],该地区有种子植物2 815种,是滇西北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3]。同时,该区域内也蕴藏着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很多种类是云南乃至全国知名的食用菌,如松口蘑〔Tricholomamatsutake(S. ito & S. imai) Sinfer〕、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Bull.) Per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Bull.)等,近年来不断有新资源被发现[4]。随着人们对真菌资源的过度采挖及生境的改变,许多食用菌数量急剧减少,部分食用菌贸易量逐年下降,如离褶伞〔Lyophyllumfumosum(Pers.) P.D. Orton〕、红黄鹅膏菌〔Amanitahemibapha(Berk.& Broome) Sacc.〕等。鉴于此,以玉龙雪山东坡云杉坪云冷杉林为研究样地,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林内常见食用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5-8]对林内伴生木本植物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玉龙雪山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9],结合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动态监测[7-8],于2017—2018年的6—10月对样地内野生食用菌资源组成进行调查,同时对区域内的木本植物组成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样地面积为25 hm2,坡度0°~20°,年降雨量1 587.5 mm,相对湿度82%,年平均气温5.5℃,年蒸发量966.1 mm,土壤类型以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为主[5-8]。样地内以川滇冷杉(AbiesforrestiiColtm.-Rog.)、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Franchet) E. Pritzel〕和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等树种为优势种,植物群落结构保存完好。

调查时主要观察、记录大型真菌子实体外部特征和生境[10-11],拍摄清晰图片,采集新鲜标本,同时记录样地内的植物物种组成。在室内对大型真菌进行特征描述、担孢子形态观察和统计分析[12],并参考文献资料和鉴定图志[13-20]确定物种,拉丁名参考菌物索引网站http://www.indexfungorum.org/[12]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的组成

从表1看出,云冷杉针叶林下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共17科21属37种,优势种显著。其中,22种食用,15种药、食兼用。红菇科为优势科,共有15种,占食用菌总数的40.54%。1种的有12个科,分别为鹅膏菌科(Amanit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猴头菌科(Hericiaceae)和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等,占总科数的70.59%,占总种数的32.43%。2种的有3科,地锤菌科(Cudoni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和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占总科数的17.65%,共计6个种,占总种数的16.22%。2种以上的科为伞菌科(Agarica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占总科数的11.76%,共计19个种,占总种数的51.35%。伞菌科和红菇科为云冷杉针叶林下食用菌资源的主要类群。

表1 玉龙雪山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的组成

2.2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利用现状

在37种食用菌(表2)中有14种为当地居民经常采食的种类,包括网纹马勃、亚洲枝瑚菌、血红丝膜菌、松口蘑、土黄牛肝菌、亚红铆钉菇、毛木耳、硫黄菌、猴头菌、云杉乳菇、香乳菇、红汁乳菇、蜜环菌及红色红菇,占总种数的37.84%。另外,37种食用菌中用于贸易的主要有10种,包括松口蘑、土黄牛肝菌、毛木耳、亚红铆钉菇、香乳菇、红汁乳菇、松乳菇、血红丝膜菌、猴头菌及亚洲枝瑚菌,占总种数的27.03%,这10种食用菌在丽江古城菌类贸易市场较为常见。

表2 玉龙雪山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的资源信息

续表2

序号Number种名Name资源价值Resource value生态类型Ecological type生境Habitat文献来源Source7梨形马勃 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Pers.幼时可食,老时药用,含麦角甾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林地上、枯枝[23]醇和麦角甾酮等成分,具消肿、腐木基部丛生、散生等止血的功效8赭盖鹅膏 Amanita rubescens (Pers.:Fr.) Gray食用,不能生食,需要高温加热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林地上,单生[13]或散生9烟色珊瑚菌 Clavaria fumosa Pers. : Fr.食用土壤腐生菌夏秋季林中腐枝落叶层[13]及朽木或草地上群生或丛生10亚洲枝瑚菌 Ramaria asiatica (Petersen et Zang) Petersen食用外生菌根菌秋季地上群生或散生[15]11血红丝膜菌 Cortinarius sanguineus (Wulf.)食用外生菌根菌夏季林地上单生或丛生[15-16]12粗柄粉褶菌 Entoloma crassipes Imaz. Et Toki食用外生菌根菌夏季林地上群生、单生[17]13白蜡伞 Hygrophorus eburneus (Bull.) Fr.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近丛生[13,15-16]14栎裸脚伞 Gymnopus dryophilus (Bull.) Murrill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中地上丛生[15]15大盖小皮伞 Marasmius maximus Hongo食用外生菌根菌春、夏、秋季生于林中腐[15,17,24]落叶层散生或群生16松口蘑 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S.Imai) Sinfer食用,美味食用菌。含有多糖、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针阔叶林中,[25]多肽、萜类、油脂等物质。可药地上散生用,具止痛、化痰、强身的功效17土黄牛肝菌 Boletus rufo-aureus Mass食用,美味野生食用菌外生菌根菌夏季生于林中地上[15]18亚红铆钉菇 Gomphidius subroseus Kauffman食用,美味野生食用菌外生菌根菌夏秋季节生于林地上,单[13,15-16]生或散生19毛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 食用,主要营养成分为氨基酸、木腐真菌夏秋季生于林中死树、倒[26]矿质元素。药用,具有活血、止木或朽木上痛及抑肿瘤等功效20硫黄菌 Laetiporus sulphureus (Bull.) Murrill幼时食用。含齿孔酸,可合成甾木腐真菌夏秋季生于针阔叶树干[27]体药物。可药用,具抗肿瘤及益或倒木上气补血的功效21猴头菌 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食用,味道好。主要含多糖类物木腐真菌秋季生于栎等阔叶树立木上[15,28]质。药用,具抗肿瘤、抗衰老等或腐木,少生于倒木上作用,主治消化系统疾病22云杉乳菇 Lactarius deterrimus GrÖger食用,略有苦味外生菌根菌夏季林地上群生、散生[29]23湿乳菇 Lactarius hygrophoroides Berk. & M.A. Curtis食用,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外生菌根菌夏季林地上群生、散生[30]矿质元素等。药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24鸡足山乳菇 Lactarius chichuensis Chiu食用,药用,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林地上或腐木[13-14]上,单生或群生25香乳菇 Lactarius camphoratus (Bull.)Fr.食用,气香味美,制作调味品。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散生[31]药用,含香乳菇多糖,具有抗氧或群生化、抗肿瘤的功效26黄汁乳菇 Lactarius chrysorrheus Fr.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散生、群生[15-16]27松乳菇 Lactarius deliciosus (L.:Fr.)Gray食用,含有蛋白质、粗脂肪、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单生[32]基酸、多糖等。药用,具抗肿瘤、或群生消炎、清除细胞毒素等功效28红汁乳菇 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食用,美味。富含多种氨基酸、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散生或群生[33]维生素、角甾醇类衍生物等。可药用,具抗肿瘤、降血脂等功效29蓝紫红菇 Russula caerulea(Pers.) Fr. 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散生[13,15-16]30小白红菇 Russula albida Peck 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13,15]31冷杉红菇 Russula abietina Peck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群生或散生[13,15]32乳白红菇 Russula galochroa (Fr.) Fr. 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13,15]33软红菇 Russula mollis Quél.食用外生菌根菌秋季林地上单生[13,15]34烟色红菇 Russula adusta (Pers.) Fr.食用,药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群生、单生[13,15-16]35红色红菇 Russula rosea Pers.食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群生或单生[13]36粉柄黄红菇 Russula farinipes Romell.食用,具有苦辣味。含17种氨外生菌根菌夏秋季林地上群生或散生[13,15-17]基酸及11种矿质元素37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 (Vahl) P. Kumm.食用,药用。含萜类、腺苷类化植物寄生真菌夏秋季节生于林中腐木上、[34]合物及多糖、多种氨基酸等;具树干基部或根部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37种食用菌资源的生态类型包括土壤腐生菌(3种)、植物寄生菌(1种)、木腐真菌(3种)和外生菌根菌(30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11%、2.70%、8.11%和81.08%。说明,云冷杉针叶林下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态类型以外生菌根菌为主。

2.3 云冷杉林野生食用菌伴生木本植物的组成

从表3看出,玉龙雪山东坡云杉坪云冷杉针叶林层伴生木本植物26科41属66种,林层垂直结构显著,林下伴生木本植物组成种类丰富,优势树种明显。该区域裸子植物共3科6属6种,主要包括高山柏和川滇冷杉等,占总科数的11.54%,占总种数的9.09%,松科是优势度最高的科,重要值达26.06[7]。被子植物共23科60种,占总科数的88.46%,占总种数的90.91%。其中,种数在4种及以上的科主要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占总科数的15.38%,种数有28种,占总种数的42.42%。

表3 玉龙雪山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伴生木本植物的种类组成

3 小结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玉龙雪山云杉坪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共有37种,22种食用,15种药食兼用;伞菌科和红菇科为优势科;生态类型多样,有土壤腐生菌、植物寄生菌、木腐真菌和外生菌根菌4种,以外生菌根菌为主;用于贸易的食用菌主要有10种,当地居民采食的主要有14种。该区域有伴生木本植物66种,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规律显著,群落结构构成完好;同时,调查区也是玉龙雪山保护区内森林植被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这可能是真菌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之一;此外,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配套科研投入和控制云杉坪游客接待量也是对云冷杉针叶林下大型真菌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37种真菌中,部分真菌味道鲜美(亚洲枝瑚菌、土黄牛肝菌、亚红铆钉菇等),部分真菌富含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黄地勺菌、粉柄黄红菇、赭鳞蘑菇等),均具较高食用价值,可在保鲜、粗加工方面加大研究。部分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松口蘑、猴头菌、香乳菇等),因此市场价格优势显著,被当地居民过度采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建议适当采取管理措施进行调控。兼具药食价值的真菌(梨形马勃、硫黄菌、湿乳菇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可通过开发利用投入市场,产生巨大经济收益。调查区域内的真菌仅有24种利用率较高,其余种因当地居民认为不宜食用、收购价格低、子实体小、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等原因致使利用率偏低。因此,可在保护区内开展科普宣讲、采摘与加工培训,同时,与玉龙雪山地区旅游结合,在出菇季增加野生菌收购点和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贸易活动,以促进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崔杨洋博士在标本鉴定中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玉龙雪山种数菌根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缤纷的玉龙雪山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游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
绝句(二首)
玉龙雪山
不同生长基质和菌根种类对柑桔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分类种数、印数、总印张、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