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2019-12-09杨浩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杨浩军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1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业态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出台了各类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技术、新业态、新规划下的新时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物流作为国家先导性、符合性、基础性的产业,不同业态的职业能力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基于职业能力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专业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进行说明,希望对其他同行院校有所启发。

2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2.1 物流专业核心职业岗位

物流行业已经从传统的运输、仓储类企业逐步向一体化物流服务商、供应链物流服务商转变,物流行业的运行将更加集约、透明、高效、规范。吸纳物流行业最多的将是:各类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快递速运企业、国际贸易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而跨境电商、物流中心与平台将成为新兴的物流需求行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职业领域,初始与发展岗位如表1所示。

根据调研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定位与供应链的生产到最终消费的采购、分销、末端配送的商贸物流领域,分为国际物流、仓储配送两个大类。重点是国际进出口业务、商贸流通、电商仓储配送、终端快递速运领域。将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领域分为:物流企业、商贸零售、国际物流、电商物流、快递速运,核心岗位(群)为:仓储配送岗位群、运输管理岗位群、国际物流岗位群、快递速运岗位群。专业可以将仓储配送、运输调度、国际物流、采购、物流客户服务、物流销售(业务)员六个作为核心岗位。

表1 职业领域与主要工作岗位(群)分析

2.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在大量调研、考察、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对物流核心岗位的知识、技能、素养进行分解。物流管理专业能力除了团队协作、组织计划、人际沟通、抗压能力与认真时效观念等能力,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创新等能力更加注重。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对人才能力需求特征表现为:更加强调对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更加注重物流成本管控能力;更加重视物流创新意识;更加需要跨界融合的符合能力;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信息系统、作业流程标准、最新技术、企业文化等要素导入学校教学环节。同时,需要学校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基于真实工作内容的实训项目。

3 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

3.1 设计思路

为了满足不同职业领域岗位需求,在对苏州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时,可以搭建“1+4+N”的体系框架。“1”指职业能力专业平台,即专业课程平台,“4”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方向、电商物流、国际物流,递速运物流等4 大物流职业方向,“N”指选修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任意选择部分课程。第1、第2 学期重点学习基础课程,如“物流管理基础”“物流服务营销”等;第3、第4 学期重点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系统”“供应链管理实务”等;第5 学期为专业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阶段,如“物流综合实训”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并有对应的教师进行指导。

专业对接产业,适应“互联网+”“工业4.0”大数据、云平台时代物流行业一线对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升级改造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按照认知、单项、综合、创新的四个层级进行。按照“宽知识、熟技能、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信息化、技能化、项目导向的教学组织要求。同时,按照专业能力认知、实践、实战的规律,构建物流认知实训、物流方案设计实训、运输仓储综合实训、“1+X”证书实训、国际物流实训、物流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体系。

3.2 职业化、模块化、层次化、动态化课程体系搭建

第一,职业化。根据物流管理职业能力与素养要求,构建“职业素质课+职业知识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拓展课”体系,突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

第二,模块化。按照物流人才岗位需求,根据商贸配送、国际物流、快递速运、电商物流方向,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拓展三大类课程体系中按照方向开设设置限选课程,满足学生要求[1]。

第三,层次化。课程标准的设定以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初始工作岗位为最低要求,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强化训练。同时,以物流发展岗位的职业知识、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满足学生岗位发展需要。

第四,动态化。物流行业新的业态不断出现,需要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开设物流企业大讲堂等课程,满足学生培养需要。

4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

4.1 一班一企,四进四化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专业按照四个方向,在四个班级开设一班一企业的实践,分别与苏州大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苏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苏宁电器有限公司、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分别进行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方向)、快递速运、电商物流与国际物流方向的专业培养。按照“四进四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教学。即“企业进校园(生产教学一体化)、项目进计划(人才培养协同化)、任务进课程(课程内容任务化)和师傅进实训(课程教学实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中遵照“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战化、实践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构建了实务、实战、综合的课程体系,在每个班级进行企业文化、岗位、技术前沿的文化布置,同时每个企业选派两名技能导师进入班级进行授课、开设讲座、技能指导。每个企业又由两名专任教师负责,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一班一企的专业课程开发、人才培养与项目论证。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就“1+X”证书的技能点进行提炼,完成学生培训,不断开发新的技能点,满足行业最新技术发展需求。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依托一班一企项目,在苏州大洋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仓库,苏州新港国际物流的工作现场,搭设相关的视频设备和网络通讯设备,通过实时网络视频传输技术,真实展现物流企业工作情景[2]。同时建立了大洋供应链信息平台、快递超市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不能能力培养的教学需求。在第五学期的综合实训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企业项目调研论证,提升物流管理综合应用能力。

仓储配送技能模块:充分发掘现有实训基地资源,从单向技能、综合技能、创新创业技能三种维度构建认知实训、运输仓储实训、物流方案设计实训、物流综合实训。教师将各个实训的内容与组织进行精细化设计,与心怡科技物流、苏宁云商、华润超市物流基地、易高物流等商贸或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培养专业技能素质。

运输组织技能模块:与校外企业合作,利用监控调度实训平台进行网络化实训,充分利用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商会专线物流企业优势,通过经理人讲座、选修课,学生企业认知、岗位实训等途径,大力提升该技能模块。课程教师需要将企业最新工作标准、作业内容移入课程,避免空洞教学。与商会企业、顺丰速运、德邦物流以及校园快递超市合作,培养职业素养与能力。

国际物流技能模块:在外贸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将大数据、云平台的技术和跨境电商的新型业态植入国际贸易实务、物流单证实训、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利用现有流通技术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训、信息化业务实训,同时利用综合实训熟悉最新企业工作内容。与苏州新港国际物流、江苏金贸世纪国际物流以及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关注行业新动态,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基础技能模块:突出Excel 在物流应用、ERP 软件操作、Office 办公软件操作等信息化操作技能,拓展数据分析、ITC采购项目、供应链初步运营计划、物流方案设计等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突出信息化技术、信息系统使用,对接ITC 采购项目,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实训基地,通过课证融合、课赛融合。与苏州大洋供应链物流深入合作,通过大洋E9 信息平台、对标中心等拓展学生供应链管理能力。

5 结语

物流专业在分析职业面向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提炼职业知识、技能与素养,按照不同能力培养采用有效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并将行业前沿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教学无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对国家“1+X”证书项目实施都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