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船重组起航

2019-12-09

现代国企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北重工造船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北船的合并重组推进引发期待。毕竟两船合并后的新集团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5000亿元,将是全球市值前三大造船公司的两倍。

南北船重组的消息不绝于耳,这艘“航母”真的要起航了。“南北船”分别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即为南船)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即为北船)。

据悉,“南船”中船集团共计有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中国船舶是目前中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开发能力最强的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主要为国内著名造船企业提供世界上先进的船用柴油机产品;中船防务从主要建造散货船发展到建造高性能多用途船、成品油轮、滚装船、半潜船、客滚船等;中船科技收缩原有的船舶配套件业务、成套机械设备业务和大型钢结构业务,新增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等业务。

“北船”中船重工共计有4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主营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和运输设备;中国动力主营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民用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业务以及相关辅机配套业务;乐普医疗主营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华舟应急主营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期,“南船”中船集团旗下的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分别公告称,将对原资产整合方案进行调整,其中中国船舶拟置入江南造船、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造船总装资产,中船防务则置入船舶动力类资产。如此一来,中国船舶将变身军船主机厂,南船三家上市公司平台业务与北船一一对应。

无独有偶。同为“南船”阵营的中船科技3月6日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正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该事项涉及购买海鹰企业集团100%股权、杭州中诚装备8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随后的3月14日,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一行便与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举行座谈,共商“扩大合作”细项,而胡问鸣4年前为中船集团的掌舵人。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今年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战略重组。

重组方案呼之欲出

有媒体报道称,南北船两家企业正在调整重组方案,大概在2019年下半年,最新的重组方案将由国资委上报深改委,如果进展顺利,这项工作今年年内有望完成。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早在2014年,中国南车换股吸收北车进行合并(南北车重组)继而打造“中国神车”时,南北船重组事宜就有过酝酿,相关的讨论方案早有准备,也有了“中国神船”的憧憬。

“中国神车”重组成功了,“中国神船”却没了下文。但是,很快中组部却对南北船的高管层进行了对调。2015年3月25日,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同时发布消息称,中船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是,两船掌舵人有史以来首次调换,再加上南车和北车的重组实锤,业界对两大造船集团可能进行的合并重组充满了预期。

到中船重工履职一年以后,2016年10月8日,胡问鸣首次向媒体作出“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的回应。从此,“南北船合并只是时间问题”的说法几乎成了业内的共识。

2018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原则上批复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合并,不过,因诸多细节有待相关部委及监管部门继续敲定。于是,这一等又是一年。

2018年6月26日,中船集团再次由中船重工空降高管层领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杨金成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如今,从最初动议到现在已有5年,南北船重组终于进入实操阶段。

一方面,“南船”中船集团对内部上市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已经大刀阔斧开始了。

中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显示,中国船舶拟以其持有的沪东重机100%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中船集团持有的江南造船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同时,中国船舶将发行股份购买外高桥造船36.27%股权和中船澄西21.46%股权、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100%股权以及资产置换完成后中船集团合计持有的江南造船部分股权;此外,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据披露,前述四项拟置入资产的总估值约240多亿元。中国船舶表示,本次重组完成后,该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船舶海工业务类型。据了解,江南造船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之一,设计和制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在海军舰艇及高附加值民用船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技术积累,被国防科工局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称号。对此,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江南造船拟注入中国船舶,是船舶行业战略性重组、资产证券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中船防务是中船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据悉,这家公司将置入中船动力100%股权、中船动力研究院51%股权、中船三井15%股权及中国船舶资产置换完成后中船集团持有的沪东重机100%股权。因此,本次重组以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资产置换完成作为前提条件。由披露可知,上述拟置入资产的总估值约111.24亿元。

一家240亿,一家111亿,这次中船集团的调整就涉及351亿多元,无疑,这是中船集团旗下资本运作平台的重新定位。原先拟置入中船防务的中船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两大军船核心总装资产,归于中国船舶,同时将军舰核心总装资产江南造船一并置入;另外,将中国船舶下属的沪东重机置入中船防务。

另一方面,此时的“北船”也开始了系列动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动力4月5日公告,为解决中高速柴油机业务的同质化竞争、整体性不强等问题,促进公司中高速柴油机业务健康发展,公司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据悉,中国动力已形成中高速柴油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基本掌握了先进柴油机的核心制造、试验技术,具备年产中高速柴油机1700台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军舰船动力装备、民船配套装备及电站发电机组。其子公司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大功率高速柴油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子公司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是军用中速柴油机定点单位以及核级应急发电机组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从公告来看,中国动力将通过整合旗下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上海齐耀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等全资或控股企业,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后续,中国动力将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柴油机专业研究所的优势技术和高端人才紧密合作,打造“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中高速柴油机生产制造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7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来,中国动力已从单一化学动力转变为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动力等七大动力的综合性动力业务上市公司,对于推进公司业务健康发展,持续推动内部各子业务板块不断优化,拥有丰富的资源整合成功经验。

对于南北船重组的预期,各证券公司也都纷纷发声。

中信建投证券的报告分析,当前南北船合并在当前时点是南北船合并以及船舶行业加快兼并重组的关键时点和有利窗口期。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船舶行业持续低迷,产能过剩局面严重,企业盈利困难,此时合并将有助于改善行业基本面,有利于船舶企业脱困。第二,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倒逼国内企业形成国际龙头,近期,现代重工宣布收购大宇造船,韩国三大造船厂将合并为两个,这将进一步提高韩国船企的竞争力,也将倒逼我国船企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国际巨头与之竞争。第三,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南北船主要领导均已调整到位,且两核的合并也为船舶合并起到示范效应,在集团关系、业务布局等方面,两船与两核存在多方面相似点,对比之前两核重组进程,预计南北两船走向最后的合并或将渐行渐近。

安信证券则从提高证券化率方面进行了分析研判:南北船集团明确“十三五”期间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目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船重工集团规划“十三五”资产证券化率由当前40%提升至70%;中船工业集团规划“十三五”资产证券化率由当前30%提升至70%;目前均有很大提升空间,南北船合并配合资产注入可以有效完成资产证券化率目标。

南北船这20年

其实,南北船本就是一家。中船总公司则为“南船”中船集团和“北船”中船重工的前身,1999年7月1日,中船总公司将旗下企事业单位进行拆分,组成两家特大型国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包扩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都属中船重工;长江以南属于中船集团。业内称之为南北船。

南北船二者分工也不尽相同,中船重工偏军工生产,中船集团则是民品居多。中船集团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中船重工则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相对更侧重资本运作事宜,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等。

后来,南北船在整整2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中船集团旗下船厂硬件设施条件一流,首艘国产豪华邮轮在中船集团下属船厂建造,在邮轮母港、邮轮建造等方面初步构建起完善产业链;中船重工资本运作更为出色,分板块上市思路经营多年,且在科研实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如此看来,两者的重组将更有互补性。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虽然1999年南北船才成立,但他们的旗下资产却是一直就存在的,多数属于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比如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经由沪东造船厂下属的柴油机事业部和上海船厂下属的造机事业部重组和改制设立的,其股(作者为万方中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票中国船舶于1998年5月20日上市。再比如,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大型造船骨干企业之一,其前身是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在上海和香港上市,是中国第一家A+H股上市造船企业。

分开20年后再次成为一家公司或许比其他的央企重组更便捷和亲近些。先后供职于南北船的胡问鸣认为,南船、北船上世纪90年代因为竞争需要而分开,1999年的时候,中国的船舶业只占世界份额5%左右,但现在已经占到世界份额的30%以上了,为世界第一,“因此,我们的竞争对手变了,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在这个时候,作为央企领军者,需要把眼光瞄准国际,瞄准国际上的强手,船舶制造行业合并是大势所趋”。

的确,南北船的合并重组,一是可以切实规避同业竞争,二是有利于形成合力应对国内外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提高国内造船业的市场集中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五是可提供国企改革新范例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在如此多的利好下,重组的推进引发期待。毕竟两船合并后的新集团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5000亿元,将是全球市值前三大造船公司的两倍。

猜你喜欢

南北重工造船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南北过冬差异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三菱重工或将再次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
2014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约1300万吨
富士重工公司的直接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