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芽变育种在甘薯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2019-12-08张小贝王光俊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期
关键词:优良品种株系变体

张小贝,王光俊

(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荆门 448000)

当前推广的甘薯品种,多数为有性杂种一代的无性系,遗传上是杂合体,异质性很强,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无性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体细胞突变,最先表现在芽上,故称为芽变[1]。芽变的出现常造成推广品种退化,但部分芽变有可利用的价值[2]。研究人员利用芽变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已获得了优良的栽培品种。

甘薯茎叶生长旺盛,可迅速产生大量的芽,理论上有大量的芽变产生,利用优良的芽变可迅速获得新的品系,但发生在茎蔓上大量的芽变不能像果树芽变那样在多年生长充分表现,限制了甘薯芽变的应用。

1 甘薯芽变育种技术理论基础

1.1 无性繁殖的遗传变异

芽变,源于体细胞自然发生遗传物质的变异[3]。由Satina等提出组织发生层学说解释芽变,变异的体细胞发生于芽的分生细胞中或经分裂发育进入芽的分生组织,就形成变异芽。芽变已经成为无性繁殖作物产生新变异的遗传基因源泉,是对优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又保持作物原有的综合性状。

1.2 甘薯芽变的特点

芽变性状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将性状稳定传递给后代,便于选择利用的芽变位于薯块和茎蔓上,薯块上的芽变通过薯块育苗得以应用。但通常情况下以薯块育苗,将获得优良的种苗并保持品种稳定性,影响芽变利用。茎蔓上的芽变,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连年沿用此种方法茎蔓上的芽变将充分表现出来,为优良芽变挑选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在南方地区农民采用茎蔓连续繁殖造成种性退化,可能是由茎蔓产生芽变造成的。

2 甘薯芽变育种的应用现状

许多甘薯良种是由芽变获得的,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效益显著。从胜利百号芽变体中选出的北京红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提高[4],从抗薯瘟病的闽抗329中选出了兼抗蔓割病的闽抗33[5],从豫薯王芽变体中选出高淀粉甘薯品种铜薯1号[6]。

3 甘薯芽变育种方法

传统的甘薯芽变育种是根据甘薯芽变的特点,在甘薯下种、育苗和扦插过程中观察,发现芽变,选取芽变的单苗或单块,单独进行无性繁殖鉴定[5]。在此基础上,采用茎蔓连续繁殖的方法,即采用优良品种少量的茎蔓连续扦插繁殖,在露地无法自然越冬的地方,冬季可在设施大棚内保存相当数量的茎蔓,此后连年采用此种方法繁殖,根据生长表现情况挑选优异的突变株系,初选芽变体观察分析,对选出变异优良株系进行标识,包括芽变、单株变异等变异株系,采用扦插、组织培养等技术措施,使变异体达到稳定,同时还要选择对照植株进行比较分析,开展鉴定工作。此外,为提高育种效率,可采取诱变药剂对田间生长的芽进行处理,也可在组培条件下,利用诱变药剂对芽进行处理。

4 展望

甘薯芽变产生的新品种来源于生产中主推的优良品种,是对已育成品种某些不良性状的修饰与否定,往往是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品种。甘薯芽变育种操作简单,效益好,可在基层单位乃至种植基地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优良品种株系变体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Delta-omicron混合变体被证实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