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质量文化的六大内涵

2019-12-06陈俊

大飞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德国人主义

陈俊

德国制造业被称为“众厂之厂”,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

今天,德国制造几乎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其产品具备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四大特征。这些可触摸的特征,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理性严谨。

专注精神

在德国,“專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此所谓“大业”——“大事业”,其业者在业内有地位、受尊敬。

这些大业者,有些今天仍是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都是行业的全球领袖,当然也有些已经成长为大企业。但“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这恰恰印证了老子的哲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853年由DanielStraub先生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的小型金属制品加工厂WMF(即符腾堡金属制品厂),100多年来专注于厨房用具,今天则成长为一个大企业。

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其产品包括餐具、锅具、刀具、厨房器具、餐桌用品、咖啡机等,品种超过1.5万多种。WMF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数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指定首选,并于近年来进入我国中心城市高档商场,是厨房中的“奔驰、宝马”。

标准主义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发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

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来自德国。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s Institutfuer Normung)。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DIN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等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标准为尊”。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就像扣安全带和遵守红绿灯一样自然。其次是“标准为先”,亦即在具体的生产制造之前,先立标准。

精确主义

对于标准的依赖、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必然反过来提高标准的精度。前述“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是世界上最高的工业标准。

德国人做事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突出。在德语口语中,Genau,类似于Yes、Ja,即“是”或“对”,在口语交谈中出现频率最高,表示“精确”、“准确”。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不少来华安装设备的德国技师,使用带水准仪的四脚梯子,先将梯子调试水平,再保证设备安装的水平。

作家刘震云亲自经历了德国式的精确:“我问他们,莱茵河有多深,这让德国人很犯难——春夏秋冬四季,河水深度都不一样,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最精确。”

完美主义

在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递进发展中,必然产生完美主义。这四个文化要素具有明显的递进包含逻辑关联。“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而“完美至臻”则是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

追求完美(Gruendlichkeit)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也就是“认真”。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哲学家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强调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物,切切不可容忍半点轻率和漫不经心的态度。”德语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必须指出的是,德式认真,比起日式认真,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情怀。正如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所言:“这片土地,饱受欧洲古典音乐浸润滋养。”我认为,在以古典音乐为主要艺术形式的审美熏陶中,德国不仅像霍尔德林所言“诗一般地栖息”,还“美学地生活和工作”。

秩序(程序)主义

“标准主义”的时间维度表现是“程序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秩序主义”。而广义的“秩序”概念却涵盖了“程序”,是个内涵很广的概念。德语“秩序”(Ordnung)一词,与本文相关的含义有:整顿、整理、整齐、调理、规则、规章次序、顺序、制度、(转)安宁、秩序、纪律。

德国有一句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个秩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德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册《日程日历》(Terminkalender),每天各时段的活动,乃至圣诞节做什么,一切日程提前计划,而不是临时即兴决定。

德国社会以及企业都是在时间坐标轴上理性地运转着。德国人认为,与时间形成严密关系的人,才能理性地驾驭人生和工作,并有所成就。康德那钟表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就是典型。

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德国人无论是擦玻璃、做饭,还是加工零件、安装设备,“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雷打不动的两个前提:一个是程序,另一个是工具。什么程序必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必配什么程序,不得有丝毫变通。”

秩序主义的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井然有序,否则便找不到东西。所以,加上德国人的洁癖,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厚实精神

以上“专注主义”、“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是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工具理性”层面。而“德国制造”的坚固耐用,还有其深刻的“价值理性”基础。

这就是曾一度被誉为普鲁士精神,并继而成为全德意志人精神的“责任感、刻苦、服从、可靠和诚实”。其中的“责任感、可靠和诚实”,可以用中文的“厚道实在”表达,可以简称为“厚实精神”。

厚实精神让“德国制造”在设计和材料使用上,实实在在地考虑用户利益,注重内在质量,胜过外观和华而不实的功能。比如,德国汽车的安全系数和耐用性,明显超过一些竞争对手。

“责任感、可靠和诚实”使得德国鲜有假货,并且货真价实。德国人对工作负责、对客户负责、对产品负责,并以人的可靠和诚实,保证了产品的可靠和真实。可以说,“德国制造”的厚实外观与表现,来自于其制造者的厚实精神。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德国人主义
近三成德国人是月光族
完美是个坑
新经典主义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
完美主义害死人
都是主义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六成德国人认为“有钱能更幸福”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