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常天气对关中地区小麦播种的影响及对策

2019-12-06蒋会利李瑞国魏艳丽王彬龙张安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连阴雨关中地区田块

蒋会利,李瑞国,魏艳丽,王彬龙,张 平,张安静

(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34)

小麦产量除与品种自身的特性相关外,还与栽培措施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栽培措施会使产量和品质相差悬殊,播期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适宜播期可以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有利于培育壮苗。关中地区适宜的小麦播期在10月上中旬,然而近年来关中地区10月中上旬天气异常,导致小麦无法正常播种,给小麦生产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本文以关中近3年的小麦适宜播期的天气为例,分析异常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 关中地区近三年的小麦播期天气分析

1.1 2016年小麦播期天气分析

表1 关中地区2016年小麦播期降雨量温度分析表

关中地区小麦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中旬,2016年从10月4日开始至下旬,该地区出现连续十几天的连阴雨天气。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10月上旬降雨量为47.4 mm,是往年均值降雨量23.2 mm 的2倍多,中旬降雨量为20.7 mm比往年均值12.3 mm多60%,降雨量充足为小麦的播种提供了良好的墒情,但也给小麦播种带了不利影响,连续降雨导致田间积水较多,土壤含水量较大,无法进行田间作业,小麦播种受阻,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对小麦出苗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长时间的下雨,导致气温明显低于往年,小麦播种后气温较低,引起小麦冬前积温较少。冬前分蘖少,造成冬前弱苗,不利于小麦的越冬。

1.2 2017年小麦播期天气分析

2017年从10月1日开始到18日,关中地区降雨日有15 d,降水量再次异常偏多,由表2可以看出,2017年10月累计降雨量为153.2 mm(部分监测站检测当年10月累积降水量达200 mm)是往年均值(42.2 mm)的3.6倍,其中上旬降雨量111.3 mm是往年当期均值(23.2 mm)的将近5 倍,中旬降雨量为35.4 mm为往年当期均值(12.3 mm)的将近3倍。阴雨天气造成晚熟秋粮无法收获,大量降水造成田间土壤过湿泥泞,腾田整地困难,小麦播种再次受阻,播种期再次推迟,同时持续的降雨,引起当月的气温低于往年均值,小麦播种后,积温较少,冬前分蘖少,造成冬前弱苗,不利于小麦的越冬。

表2 关中地区2017年小麦播期降雨量温度分析

1.3 2018年小麦播期天气分析

2018年秋季,关中地区改变了前两年的降雨较多的特点,9月底关中大部有部分降水,但未能透墒。从10月1日开始到10月底,一直缺乏有效降水。由表3可以看出2018年10月上旬,关中地区一直没有有效降雨,中旬降雨量5.7mm仅为常年降雨量(12.3 mm)的四成,下旬降雨量仅为0.2 mm,连常年同期降雨量的一成不到,2018年10月累计降雨量为5.9 mm,为往年同期降雨量的1成,降雨量较少,导致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土壤表层干旱严重,部分无法灌溉的田块,缺苗严重,影响后期产量。

表3 关中地区2018年小麦播期降雨量温度分析

2 异常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

2.1 播期连阴雨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

连阴雨的一般标准为连续降水(≥0.1 mm)日数≥4 d或≥5 d(允许有1 d 的微量降水或无降水间隔),过程降水量≥20.0 mm为一次连阴雨过程。在播种期,出现连阴雨天气,直接导致秋季作物不能按时收获,腾田整地困难,田间土壤泥泞,机械无法正常作业,导致小麦播种时期明显晚于适当播期,造成冬前小麦积温较少,对后期的小麦的出苗和冬前生长不利。

2.2 干旱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

一般认为,小麦播种时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0%,如果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70%,说明土壤干旱。播种前40 d的降雨量也是衡量底墒适宜与否的另一指标,一般要求此期降雨量达到80~120 mm,如果低于80 mm说明达到干旱标准。在小麦底墒较好,播种当旬最少需要有效降水8~12 mm,而2018年播种前40 d,从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关中地区累计降雨量仅为66.7 mm低于80 mm,在播种当旬10月中旬的降雨量也仅为5.7 mm低于8 mm,田块明显干旱,土壤耕性变差、水分不足、整地质量差,小麦播种质量差,引起小麦种子发芽出苗困难,田块出现疙瘩苗,缺苗断垄现象严重,麦苗质量参差不齐,长势瘦弱、甚至死亡。麦苗整体素质差,最终导致亩穗数严重不足,影响小麦产量。

3 保障播种质量的措施

3.1 秋季连阴雨天气的播种保障措施

小麦适时播期出现连阴雨天气,必然会导致实际播期的推迟,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雨停田干,及时进行播种让小麦尽快出苗是保证冬前基本苗和培育壮苗的关键。

(1)田块深松深翻,加快雨水下渗。在秋收秋播期间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当预报小麦播期会有的连阴雨出现时,在雨季来临前,应对田块进行深松或者深耕整地处理,打破土壤层,保证连阴雨天气到来时,田间的积水能够尽快下渗,如果降雨较大,田块出现积水较深,应及时开挖排水沟,使积水及时排出,为雨停尽早进行播种创造条件。

(2)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由于阴雨天气造成小麦播种推迟,易造成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分蘖时间短、麦苗分蘖少,可根据实际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麦苗的田间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增加种子1 kg。

(3)浸种催芽,缩短出苗时间。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在阴雨刚结束或即将结束时,开始浸种催芽,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浸种6~8 h,捞出、摊开,用湿草覆盖,在18~20℃ 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发芽后立即播种,这样可以使出苗时间提前4~5 d,可有效增加小麦的冬前生长时间。

(4)选用抗逆品种,以种补晚。对于阴雨时间较长,小麦播种明显滞后的,可选用抗(耐)病、抗穗发芽、适宜晚播的春性或半冬偏春性品种,利用春性品种穗大粒多的优势,弥补播种时间晚,冬前积温少,分蘖期短和成穗少的缺陷。

(5)适当增加施肥量。由于阴雨天气造成的迟播苗,冬前生长出的次生根较正常播期少,可在播种时增加有机肥和氮磷肥,可有效促进次生根早生快发。

3.2 秋季持续干旱天气的小麦播种保障措施

(1)精细整地。整地质量对于土壤的保水保墒作用影响明显,在播期干旱的年份,尤其要注意整地的质量,做好精细整地,可有效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要以深耕细耙、踏实土壤、上虚下实为重点,耕深要达到25 cm以上,耕后机耙2~3遍,粉碎土坷垃,做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

(2)合理增施底肥。小麦播期干旱,土壤缺墒,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且应使化肥深施,避免化肥距种子过近,引起灼伤种芽。增施有机肥尽量湿润,以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3)适当造墒。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在播种前应及时灌溉或浇水,以保证播种时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没有灌溉条件的田块,要充分利用底层土壤的水分条件,适当深播。深播以条播形式为宜。同时,采用耕作保墒和覆盖保墒,抑制过量的蒸发、蒸腾也可有效的保证土壤中水分,为麦种发芽出苗创造条件。

(4)浸种。在干旱的时节,土壤缺墒、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干种播种,种子吸水困难,出苗缓慢,甚至不出苗,而浸种后播种,可以加快发芽出苗速度。具体做法是,用抗旱剂或0.1%氮磷钾肥液浸种2~3 h后捞出,晾干种子表皮水分后立即播种。如无上述条件,清水浸种也有一定效果。

(5)适当早播。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尽量早播,可充分利用干旱前期相对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出苗,还可利用干旱期间的光热资源,延长冬前生长时间,以弥补水分条件不足的影响。在干旱情况下,麦苗生长速度较慢,不会形成冬前旺苗。

(6)适当增加播种量。干旱情况下,小麦种子发芽率比正常年份要低一些,因此播种量应比正常年份增加10%~20%,以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

(7)及时镇压。小麦播种后要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防止水分蒸发,保证种子能有水分满足发芽的需要。

猜你喜欢

连阴雨关中地区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四川水稻分蘖-拔节期低温连阴雨时空特征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1981—2018年湖南地区连阴雨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灾害指数的芮城县连阴雨分析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