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与超越

2019-12-05程伟

中国德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公共性交通规则人格

程伟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公民人格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愈发重要。深入分析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现状,充分挖掘有助于公民人格教育的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一、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

探讨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离不开对人格的理解。从词源来看,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意指古希腊戏剧演员所佩戴的面具,它所代表的是戏剧中人物的角色,体现的是不同人物的特征。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人格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学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的内涵。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根据这一理解,一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不同人的人格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一个人的人格也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之后是很难轻易改变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情感与行为等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远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正是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人格、积极的人格就显得格外重要。按照美国教育家洛克伍德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指任何由学校发起的,通过明确教授可以直接导致良好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以直接系统地养成年轻人良好行为的教育项目”[3]。人格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培养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依照上述对人格的理解,公民人格乃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独特的精神气质,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引导下,人由独立人成为公共人。具体来看,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在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从个体与自我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独立性,意味着它不依附其他人或事物而存在。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主体性,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个体。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公共性,也就是具有公共精神。公民人格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性、主体性、公共性的公民人格特质的教育活动。

二、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性价值观的公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4]。这些都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公民人格教育是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然而,通过对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可以发现,在公民人格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亟须解决。

(一)学生独立性的偏失

在一些中小学,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很少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校园环境卫生由保洁人员负责,学校的日常维护由后勤维修人员负责……甚至,在一些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也会提前作好一切准备。总之,学校和教師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为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任务。成人过度干预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长此以往,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利于独立性的发展。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今后难以独立生活,当学生步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将会因缺少生活能力而手足无措,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巨婴”“啃老族”就是独立性缺失的表现。

此外,与生活上的不独立相比,思想上的不独立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公民人格的形成。在强调竞争、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中小学中,为了便于评估、考核与比较,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会被设置标准答案。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考试作答都必须向标准答案靠拢,否则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考试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凡事都要考虑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不敢、不想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丧失了独立人格,依附性人格伴随着儿童一生……它使儿童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事事以他人为依靠,缺乏理性选择能力,在服从他人中丢失了自己。”[5]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再思考。当学生走入社会后就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乃至人云亦云,独立人格无从谈起。

(二)学生主体性的偏离

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因此,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是,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并未从学生出发,导致学生主体性的偏离。一方面表现在学情分析的缺失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不少老师的学情分析是形式化的,要么是从网上下载的,要么是随意写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已。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存在的问题等。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如此,没有以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活动的出发点。活动往往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或结合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顾及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从学校走出的学生正如从流水线上出来的标准化产品一样。学生主体性的偏离弱化了学生作为学校生活主体的地位,带来了学生的同质化,千人一面,无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学生公共性的偏差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公共性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公共性的养成。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爱护公物、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公共性的培育。但是,在这些具体措施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公共性的实质是公共精神—自觉遵守并捍卫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种精神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行为,不能依靠外在的、强制的力量。但是,有些公共精神的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功利倾向。比如,在德育课堂上有一节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教师则通过展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个人生命安全。这种以事件发生的结果作为遵守规则的理由不能使学生真正从内心遵守这一规则。因为一旦事件的后果对个人没有影响,规则就会变得无关紧要。这无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并真正遵守交通规则。二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私德化。公共性教育也是一种公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要求。但是,在学校中却存在公德教育私德化的误区,使公德教育沦为私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学校里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学校是我家”“班级是我家”等等。学校设计标语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班级和学校。可是,反过来讲,如果学生到了不是自己家的地方,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不管不顾?同样,这也是不利于学生公共性养成的。

猜你喜欢

公共性交通规则人格
以鸟喻人
交通规则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交通规则要遵守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漫画之页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