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2-03李金辉于海玲赵明宇通讯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正骨根型椎间

李金辉 于海玲 赵明宇(通讯作者)

(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河南 郑州 450016;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医院)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文献报道尚未完全清楚该病根性痛的具体发病机制[1],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大部分国内外学者[2]普遍认为跟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习惯有关系,长时间的不正确的生活姿势、工作习惯造成颈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内聚、椎体周围韧带肥厚、钩椎关节的增生、导致椎间隙及椎间孔变窄,进一步刺激压迫周围的神经及血管,产生一系列颈肩部伴上肢麻木、放射痛的症状。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诸多方法中,手法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明显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规的治疗方案[3]。现就此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全部 40例患者均为我院颈肩腰腿痛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 25 -65 岁,平均(45 ±20)岁;病程最长 2年,最短 8天,平均(12 ± 4)天;病情程度:轻度 8例,中度 9 例,重度 3例。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5 -63 岁,平均(44±20)岁;病程最长 2 年,最短 6天,平均(12 ±6)天;病情程度:轻度 6例,中度 10 例,重度 4例。2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诊断标准:参考《现代诊断与治疗》[4]。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具有较典型的上肢疼痛、麻木的根性症状及体征;(2)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一致。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为25 -65岁。排除标准:其他颈椎病患者;颈椎骨折脱位、骨质疏松及肿瘤;并发症多且伴有严重的心、肺、脑血管等疾病;其他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观察组平乐正骨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疗法,2 组共治疗15天,每天1次,每次治疗均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观察组采用平乐正骨疗法,具体操作步骤为:(1)先以柔和的手法整体放松颈肩胸部的肌肉群,然后使用治筋手法处理筋滞,依次点按各个肌群的起止点及肌腹,由内及外,由上及下,以颈夹肌、斜方肌、肩胛提肌、斜角肌、菱形肌为主,若肌腹及筋膜下有结节、条索、疤痕等,再以调筋手法处理筋滞,在患者颈椎前后左右运动下配合拨理手法进一步松解,直至筋节有柔软感为度,进而纠正肌肉、肌腱解剖及功能位置异常。(2)在肌肉筋膜松软的情况下,使用平乐正骨“提拉推顶”手法处理颈椎椎骨关节错位,再次“定点弹压”手法处理小关节紊乱,分成2部,首先推错位关节突扩大椎间孔,其次推棘突,使椎间孔再进一步扩大,从而解决神经受压问题。(3)手法治疗每天 1 次,正骨复位间隔5天调整1次,佩戴颈托,共3次,期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15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5]治疗。患者俯卧位,使用以揉、推、拿、拨、理、按等手法放松颈部及患肢肌肉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3 观察指标:参照标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6],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该量表分为3个方面观察。(1)临床症状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患肢麻木疼痛、手指疼痛麻木3项共9分;(2)能影响生活状态及工作能力3分;(3)各项体格检查压头试验阳性、感觉过敏或者减弱、腱反射减弱或者亢进、肌力减弱或者消失,共8分。轻度>12 分,中度5-12分,重度<5分。2 组治疗前后比较CASCS 评分量表变化;比较 2 组治疗后疗效。

4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7]。

6 结果

6.1 2组治疗前后 CASCS 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 CASC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 <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 CASCS 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6.2 2组疗效比较:由表2可见,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长时间工作生活习惯不正等慢性损伤,导致颈椎椎间关节退变、小关节不稳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骨赘形成,进而造成椎管及椎间孔狭窄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导致一系列以与神经根支配区域为主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的疾病[8]。从“筋滞骨错”理论辩证来说,该病的发生属于筋骨同病,相互影响,筋束骨,骨则枢机有利,关节活动灵活,若筋不束骨,骨关节则出现病理表现疼痛、运动受限,不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运动,进一步造成局部软骨损伤,软骨及骨质出现损伤以后,出现各个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变形,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新血不来淤血不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进而颈部及患肢疼痛麻木。本理论要点及原则主要强调“筋骨并重”,临床治疗应先松筋,通过治筋调筋手法对筋肉筋膜进行松解,硬结条索及疤痕进行剥离以“筋柔”;其次再正骨,运用平乐正骨手法对发生错位椎体关节以“正骨”,从而能达到脊柱内外力学平衡状态,完成“筋柔骨正”之目的[9],从而使椎管得以扩大,椎间孔恢复正常,神经根压迫及刺激得以解除,从而使得症状解除。本病是由关节错缝引起,故唯有手法整复,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解剖关系紊乱,从而解除对颈椎组织及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达到祛除颈部及患肢疼痛麻木的目的。所以手法是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10]。要使症状得到解除,必须使紊乱的颈椎各个关节复位,首先松解寰枢关节周围的病变软组织,为复位创造条件。总之,应用平乐正骨手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能达到有效缓解及治疗作用,同时改变病变位置的椎体及小关节错位紊乱,减轻缓解病变组织对神经的刺激及压迫,使病变错位的颈椎椎间关节复位,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目的。该治疗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副作用小,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正骨根型椎间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图说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