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品行,通过游戏来践行

2019-12-02

中华家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品行文明礼仪礼仪

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好品行

今年初,幼儿园开展了“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期间我们与家长共同探索如何培养幼儿好习惯、好思想、好品行的有效方法。

家长会上,很多家长对如何引领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些困惑。例如翔翔妈妈反映,这段时间感觉翔翔突然就没有礼貌了,缺少礼仪、不懂规矩:见到客人不主动打招呼,怎么带动引导都不张嘴;得到别人帮助也不会去表达感谢……看到翔翔这样,妈妈很着急,如何让翔翔再次主动开口,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让他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成了翔翔妈妈的困惑。班上其他家长也反映出類似问题。对此,我们决定以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好品行,增强儿童道德体验。

从3-4岁的幼儿年龄特点可看出,他们大多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可往往家长们的引导都是半强迫式的,这样孩子们会反感,导致不愿意去主动打招呼。于是,我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晨间接待、晚间离园环节,开展以游戏化的形式渗透幼儿礼貌教育、学习规则的行为品质。我们首先在过渡环节询问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去问好的原因,他们皱着眉头对我说:“我不喜欢这么严肃地和你打招呼。”“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大家打招呼呢?”我问,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我对孩子们解释道:“佳佳老师有个想法,以后早上来的时候,请你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向我和大家打招呼,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打招呼方式呢?”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马上就明白了,纷纷告诉我他们喜欢的打招呼方式。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了六种孩子们都赞同的方法:拥抱、比心、鞠躬、击掌、对拳、摆手。我们把这些方式用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展示在班级门口的展示墙中,每天早来园及晚离园时,孩子们都会先看看这些形式,然后自己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渐渐地,孩子们每次都会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当遇到陌生人时,孩子们会把他带到展示墙边,请他来挑选一个方式打招呼。通过这样游戏化的引导,让礼仪活动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很快让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我们还引导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尝试类似的方法。

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亲子游戏活动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做人的起点,是幼儿基本的、喜爱的活动。所以,家庭中更要抓住孩子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如家长带幼儿在户外活动滑滑梯时,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头,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让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扶起来等等。还可以利用家中的玩偶进行角色游戏。创设一个角色场景,和幼儿一起演绎环节,使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亲子活动作为家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要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

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是渗透礼仪教育的核心

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人们感激、谦虚的鞠躬、敬礼等都是尊敬人和克己谦逊的体现。这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从而在孩子心中埋下感恩的种子。如看见妈妈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妈妈为咱们摘菜,蹲在地上多累啊,我们要感谢她,对她说谢谢。”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播下礼仪、感恩的种子,收获“博爱”的果实。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知规范、懂礼仪、怀感恩的“好儿童”。

(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中一班教师刘佳)

猜你喜欢

品行文明礼仪礼仪
品行障碍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相关研究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筷子礼仪
浅谈校外教育在我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不耻下问
礼仪篇(下)
背后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