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必要性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2019-12-02高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高军

【摘 要】将人文理念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培养需要。论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高校培养全面型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Infiltrating humanistic ideas into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elp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talents, and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filtrating humanistic ideas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raining comprehensiv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理念;必要性;实施策略

【Keyword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umanistic ideas; necessity;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121-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高校教学体系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当前实际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来看,普遍缺乏对人文观念的渗透和融合,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与综合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必須要提高对人文理念的重视程度,将人文理念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2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2.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教学理念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直贯彻落实的一种教育策略,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具体的实施途径之一,在当前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并不仅仅局限于竞技项目,也离不开竞技体育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团结协作。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是人文精神渗透的一个重要环境,师生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相互理解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责任感,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水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2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形势的转变,人们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人才专业体育技能的巩固和强化,以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为培养目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变以及社会需求的波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价值观、体育观以及人生观。将人文理念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弥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步培养学生的人文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1]。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法直接影响着社会对人才的认可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完善的人格。从当前体育教学活动来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没有充分重视起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质量低下。因此,需要将人文理念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校教学的育人目标,通过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2]。

2.4 促进社会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科技和物质发展上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人民精神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尊重和关怀学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生,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实施策略

3.1 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

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合作精神、人文道德等思想方面的培养。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项目基本是固定的,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动作使学生模仿练习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在采取这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很难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动作,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在当前教育教学理念中渗透人文精神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选择情景式教学、引导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系统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3.2 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是提高体育教师积极性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处于高校教学系统中的劣势地位,高校领导普遍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导致高校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领导必须要重视体育学科的作用,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认识到体育学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停留在经验层面,还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提炼和总结,通过人文理念的渗透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应用性。

3.3 提高高校领导的责任意识

高校领导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际情况来看,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管理具有行政化的特征,高校领导、技术与官员也属于学者,高校领导的政策以及倾向对高校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领导能够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并重视体育教学活动,那能夠为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反之,如果领导并不重视体育教学,则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以及改革创新便会受到很多阻碍。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领导普遍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体育的意义在于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只有领导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强化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完善的责任意识,使得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发展得更好更科学。

3.4 建立健全教育与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使得教育学评价工作更加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将人们评价和人本理念融入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能够为教学方案的优化和调整提供更加科学完善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好展现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明确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高校体育教学还需要在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评价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评价,为学生体育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的协同培养创造良好的发展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人文理念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必须要重视人文理念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注重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体育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飞.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的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2017(6):126-127.

【2】赵蓉.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价值及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2014(10):52-53.

猜你喜欢

人文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
解读纪录片《第三极》的人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