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企业如何打造“多测合一、多业务成果统一管理”的新型信息化平台

2019-12-02郭传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测绘工程

郭传伟

【摘 要】论文从总体设计与具体方案等角度,对现代测绘企业如何打造“多测合一、多业务成果统一管理”的新型信息化平台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how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terprises build a new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of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measurements and management of multi-business achie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design and specific plans.

【关键词】测绘工程;多测合一;信息化平台

【Keywords】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measurements;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024-02

1 引言

现代测绘企业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从生产型测绘向综合服务型测绘转型升级,根据信息化测绘平台建设总体要求与实际应用需求,打造“多测合一、多业务成果统一管理”的新型信息化平台,开展信息化测绘平台建设。

2 总体架构

为构建出更优化的平台框架,平台框架从生产、数据库接口、数据存储、应用之间层层关联,缺一不可。详细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

2.1 数据生产层

生产层是整个平台运行的前端生产环境,集数据专业采集、处理、更新、质检等于一体,以不变应万变的一个平台满足所有测绘生产,平台的多样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数据质量。

2.2 数据库接口层

该层保证了平台与计算机操作平台、平台与数据库的完美结合。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保证平台能够在Windows操作平台中正常运行,基础地理数据以Arc SDE作为桥梁,Oracle关系数据库进行管理,因此,数据库接口层包含Oracle服务端和Arc SDE。高效稳定的数据库接口层的支撑保证了数据在各层的高效无损传输。

2.3 数据存储层

即空间数据库。该层是整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平台的信息资源中心,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下,由基础地理数据库、元数据库以及其他平台支撑数据库组成,总体形成了面向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汇聚中心,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

2.4 对接平台应用层

对接平台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库平台层”基础之上,与项目建设的具体应用需求相结合。平台通过“同步管道”技术的支撑保证了数据在应用层的高效无损传输。在上述四层结构之外,还必须辅助相应的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安全保障规范,组织保障规范,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和运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 具体方案

3.1 数据标准规范

信息化工作应该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因此,结合国家、行业、地方要求的一些标准规范,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一套标准规范平台,包括数据建库标准、技术规范、业务标准等内容,以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3.2 数据处理与建库

3.2.1 数据收集与分析

首先需要解决数据来源问题,需要制定数据采集规范。从数据源头保障各类数据的权威性,开展项目前期的调查摸底工作,主要是数据的收集及分析,明确数据内容、质量及数量。

3.2.2 数据处理与检测

按照建库标准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应用。数据按标准进行归类,同时数据要按特征类型(点、线、面、注记)的不同进行严格区分,每层只能有点、线、面一种要素存储。另外,为同时满足制图和GIS对数据检索分析的需要,数据需添加各類要素的编码属性信息以及检索查询的索引信息[1]。

3.2.3 数据资源集成与管理

完成空间数据资源的组织、管理、更新及维护,实现规划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集中化管理,保证空间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数据应用平台,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3.3 数据资源组织

数据资源组织既可以管理本地空间数据,又可以集成其他渠道提供的数据连接。

3.3.1 数据入库与更新

①数据入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格式数据按照平台规定的数据组织方法和规则进行逐点逐线逐面的检验,自动生成数据库,完成图形生成、着色与符号标准化、对象定义、图形与属性关联,获得满足管理要求的数据。②要素管理。基于要素实体级的数据更新管理被引入平台的管理中,可实现数据要素的比对、回溯、清空、合并等,方便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数据,确保数据入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2 数据对外服务

①数据输出。能够按图幅、任意范围提取空间数据,制作各种地图和专题图。能够将工作图加上符合国标的图框,使工作图更美观、更符合规范。数据输出为SHP格式、MDB格式或CAD格式,满足相关用户的数据外部应用。②数据服务。以Web Service方式提供基于OGC标准规范的数据服务接口,实现与其他数据的交换。③数据安全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控制是平台建设的关键一环。平台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包括对数据库的管理、平台使用的安全管理及平台正常运行管理等,并提供相应的安全管理工具。主要通过用户及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3.4 生产软件平台

3.4.1 作业模式

以EPS地理信息处理基础平台为基础,面向测图、面向GIS信息化生产模式。特点是采用数据库管理模式,利用模板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序存储和标准一致的规范化管理。外业数据采集主要是测量地物要素的空间、属性信息,主要通过全站仪(或GPS)和外业测图软件完成。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根据数据情况的不同分全新测量和修测。

①全新测量,即测量区域中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对测区中所有内容全新采集,数据采集完后,内业进行编辑处理、质检后,最终数据进行初始入库。②修测,测区位置已有数据,只需对局部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测量。外业测量前,首先从库里将已有数据进行下载,在已有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的修测,内业进行编辑处理、质检后,将修测的数据和库里已有数据进行对比,更新入库成现势库,同时将原有数据移入历史。

3.4.2 生产平台

建立統一的测绘生产、质检、入库和要素级动态更新软件平台,基于新定制的“1∶500~1∶2000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标准”,结合三维“EPS地理信息工作站 V2016”完成模板(含地形、地下管线、部件、园林和规划要素)和技术打造,形成新的生产工艺,来支撑数据生产、数据信息化管理。结合单位现有业务,打造多业务一平台的生产模式,分析现有生产业务,整合规划监督、房产预测绘、地形、管线统一的生产软件。

3.5 测绘项目生产管理ERP平台

针对测绘行业特点构建以GIS(地理信息平台)为核心,以OA(办公自动化)为线索,以Service(服务)为方向,兼顾历史、跨网协同、动态更新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管理平台(简称GOS),实现了GIS、MIS和OA的紧密集成,尤其是Web GIS与OA的集成,将主流GIS平台最新的Web GIS技术和流程引擎技术引入测绘生产管理中,实现了项目管理、任务分配、作业管理等流程化工作的图形化操作和进度展示,与传统的表格管理方式相比,更直观,让人耳目一新。

4 结语

建立“多测合一、多业务成果统一管理”的新型信息化平台,有助于现代测绘企业从整体上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步,对企业测绘成果多元化、服务领域多向化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景泉.测绘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建[J].中国房地产业,2011(3):377.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测绘工程
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探讨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系统控制措施
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