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探析
——以中兴通讯为例

2019-12-0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白澄宇

中国商论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兴通讯业务流程流程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白澄宇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企业生产模式和市场的转型升级,改变了企业获得管理会计信息的环境和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化管理模式,才能获得更精确和高效的有用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的发展中把握先机。

1 “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管理会计信息技术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核心,技术的实现度决定了获取信息的来源、渠道、手段和应用范围。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实现度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大数据技术给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海量的数据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生产、销售环节作出更科学的决策,对财务、人力资源进行更好的统筹。云计算是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实现企业私有管理的过程,是技术分工和共享的过程。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开发和管理成本,促进企业财务转型升级,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

2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共享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最早的结合模式,刚开始只是让计算机软件代替手工账,即信息化的表达方式。但最早的会计电算化缺乏管理会计的思维,作用有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财务共享模式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集大成者。财务共享模式基于数据整合和统一处理,涵盖了业务数据的每个节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控制,它真正使得财务数据剥离了记录计量的层面,纳入管理会计的框架之下,是更成熟、更高级的信息化成果。

3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的交融

3.1 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标准化规则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良好的基础。对于业务数据来说,应确定统一的外联接口,设置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做到简洁易懂的数据输出。财务共享要求共享部门有通用的架构,在联合不同的共享部门进行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就能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例如,跨国公司下拥有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这些企业受不同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约,对于财务会计信息有不同的披露格式。跨国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会对数据进行整合,规范数据的格式,便于跨国公司在比较不同企业的业绩时作出决策。

3.2 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各个岗位分工明确,岗位之间业务衔接完整,岗位信息传递高效。在不同业务节点都有相应的员工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确保业务数据流不断流。岗位结构分布合理,高效能提升组织架构流畅度,提高决策、执行和控制的效率。财务共享是高度分工化、程序化的过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业务端口的联结,而财务共享可以程序化细分部门,这样可以确保财务共享的所有信息都处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下。

4 财务共享在管理会计信息化中的运用案例:中兴通讯

4.1 中兴通讯FSSC模式的内涵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商,业务范围遍布世界各地,财务数据海量而且十分复杂,因此有了国内首家财务共享中心(简称FSSC)的诞生。FSSC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中信通讯构建的共享服务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等九个方面,在仅半年的时间内整合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基础会计核算数据、档案数据等。

4.2 战略结构设计

中兴在本土建立了总部SSC,其他的三个分支机构分别为云端财务共享中心、本土财务团队和中方外派的CFO团队。这三个分支机构成为了三角结构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地区性质的SSC团队,共同支撑起了地区SSC向总部集团进行数据输送的过程。云端财务共享中心包括三个部分:共享服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负责标准化、流程化的数据输出,而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则利用这些数据,再针对具体的业务环境进行分析,独立发展,相互联结的管理结构非常高效,如图1所示。

图1 中兴通讯FSSC战略结构设计图

中兴通讯的业务广泛,合作遍布国内外许多地区,以中兴通讯境外财务共享中心为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包括人力建设、财务建设和信息建设。首先需要组织人力方案,即确定SSC团队成立某地区的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对该共享中心进行定位确定组织架构。然后该团队需要对共享中心进行建设。其次是财务建设,包括统一核算流程、审批流程、财务制度、数据标准和信息系统平台。核算流程需要收回和梳理境外业务,对境外业务的核算流程进行规范是向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数据输入的前提;审批流程是进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财务制度是前端数据源头的统一。最后就是信息流程的建设,它必须明确云端财务共享中心的需求,在云端财务共享中心规划的框架下开展平台搭建工作,这样能确保工作的有效性、高效率。统一信息平台则是以云端系统为框架,进行数据流转的节点。这些流程是中兴通讯每一个地区财务共享中心落地开花时的必经流程,它使得每一个地区财务共享中心都有了世界级的能力。

4.3 业务流程设计

业务流程的设计依赖信息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构建。为了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中兴通讯必须重新构建其业务模式,并且增加各环节的逻辑性,从不同的业务模式中剥离出通用的框架。无论是资金运动还是业务流程流转的过程中,信息流可以匹配。中兴通讯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基于管理会计的框架,它的业务流程分工包括三大核心流程:采购付款流程、销售收款流程和账务报表流程。国内和海外的业务都分享同一个财务架构,将地区工厂间的财务流程置于全球的核算框架下,将三大核心流程糅合到不同的信息系统中,根据业务进度进行数据的流转,最后在会计核算进行处理,所有的业务都要在电子档案系统中进行存档,如图2所示。

图2 业务流程设计图

4.4 信息系统设计

中兴通讯融合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信息技术建立了FSSC集成网络财务系统,影像管理系统是网络财务系统的起点,负责向电子档案和网络报销系统输出数据。网络报销进入财务核算系统,然后存档。其中无论是网络报销和财务核算都要经过资金管理系统,而企业资金管理和银行的企业资金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通过通用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让子系统的数据变化流向共享中心的数据库中,这就是信息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集成。

5 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不足

5.1 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不匹配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分支庞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吸收了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文献较少。虽然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都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探索,例如兵装集团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法,神华集团通过建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是根据这些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研究极少,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不被重视,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匹配。

5.2 互联网下的转化成本过高

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开发升级都需要投入极高的成本,前期研发成本过大阻碍了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事实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路径。如果企业的业务流程特色明显、保密性强则可以自主开发。如果企业的资金不够但业务流程有通用框架,则可以委托开发,也可以寻求财务共享中心。对部分业务和服务端进行租用,这样既可以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又可以节约开发成本,避免开发失败的风险。财务人员可能因观点陈旧或技术落后无法适应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改革。这些都提高了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的转换成本。

5.3 信息安全的盲区

在互联网信息安全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信息安全往往成为监管盲区。管理会计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真实详细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既可以成为决策层进行决策的信息支撑,也可能成为了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应引导我国的信息环境安全的建设,提升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中兴通讯业务流程流程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中兴通讯技术》2020年专题计划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的业务流程分析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