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研究

2019-12-02江苏师范大学牛继平

中国商论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教学年俄语

江苏师范大学 牛继平

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教育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一国的教育必须要融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随着2003年俄罗斯加入欧洲统一教育空间以来,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日渐加快。俄罗斯已被联合国列入对外国留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六大国家之一[1]。

1 俄罗斯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发展现状

(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赴俄留学人数不断增加。一个国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是衡量该国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日渐升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全球留学生总量一半以上来自美(19%),英(8%),澳(7%),法,德(5%),俄(5%)”[1]。据俄联邦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赴俄留学的外国公民人数超过3倍。其中,2006/2007学年赴俄留学人数突破9万人,2011/2012学年赴俄留学人数突破12万人,2007—2017年十年间赴俄留学人数实现翻一番,不仅如此,2017/2018学年留学生突破24万人,超额完成6200人(如图1所示)。

(2)留学地缘效应显著,以独联体及周边国家为主。苏联时期,受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俄罗斯的留学生主要来自苏联友好国家代表。而苏联解体后,以2016/2017学年为例,接受非全日制教育的前独联体国家留学生占比96.8%;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前独联体国家留学生占比54%,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占比25%,中东和北非的留学生占比8%。从全日制留学生的国别来看,哈萨克斯坦、中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在俄留学人数居于前五。从出口贸易辐射区的地域分布来看,俄罗斯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面向以亚非居多,欧美较少;从出口贸易辐射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俄罗斯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面向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从出口贸易辐射区的高教成熟程度来看,俄罗斯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面向以高教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为主。

图1 2006/2007—2024/2025学年俄罗斯留学生人数统计图

表1 俄罗斯全日制留学生学历层次构成情况

众所周知,前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而言是有着直接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地缘战略区。因此,自普京总统上台后,积极推动对独联体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在人文、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在教育领域,在独联体国家积极构建俄罗斯大学分支机构;向试点项目输送俄语教科书以及派遣俄罗斯任课教师;组织专家进行系统培训;增加公费留学生的名额;积极推动与独联体国家达成相互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等。除独联体国家外,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密切合作,中俄跨境教育不断发展,赴俄留学生人数不断扩增。仅2018年,中国学生赴俄留学人数超过7.6万人,留学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31%[2]。

(3)出口学历层次失衡,优质教育产品出口潜力大。外国留学生所占的比例,尤其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从赴俄留学生的学历层次来看,攻读本科生及专家学位(2015年已被取消)占据主导位置。2016/2017较2015/2016学年,本科层次的在俄留学生增长了14.9%,硕士层次的在俄留学生增长了9%。这说明目前俄罗斯提供的教育服务出口产品的层次还是以本科为主,硕博层次的优质教育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少,尚未凸显出俄罗斯作为工科教育强国的优势,也说明俄罗斯教育服务质量及高校国际化能力亟待提高。另外,通过图表(如表1所示)对比可以看出,近两年来赴俄攻读硕士的比重不断增加,超过9%,已出现好转趋势。俄罗斯高校在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的层次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学科门类不断扩大。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留学生的专业设置主要以工程类为主,占比53%。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俄罗斯教育服务出口的专业设置在保持工科优势的基础上,学科门类更加广泛。2016/2017学年在赴俄留学生所选专业中,工程类占比22.5%,医学类占比20%,经济与管理类占比13.2%,人文社科类占比12.1%,俄语占比10.9%,自然科学与精密科学类占比4.8%。由以上可以看出,与苏联时期一样,工科类专业依旧是赴俄留学生的首选专业,随着俄罗斯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学、冶金、机械制造、材料加工等专业备受留学生青睐[3],比较优势显著。此外,医学类、经管类以及俄语的优势在服务出口贸易中也较为突出,成为俄罗斯服务出口贸易的重点产品。但是,文化及艺术类专业占比不高,占比2.5%,俄罗斯艺术强国的优势尚未在教育出口中体现出来,有待继续挖掘。

(5)出口贸易的供给方地域分布与经济发达状况成高度相关。俄罗斯的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中央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伏尔加联邦区,主要以莫斯科、圣彼得堡、鄂木斯克区以及托木斯克区为代表,其中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聚集了1/3的外国留学生。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吸引了众多外国留学生。而留学生聚集人数最少的地区为远东联邦区,该地区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2017年该地区外国留学生的人数为4956人,仅为中央联邦区留学生总数的5.6%。

(6)高教贸易出口收入不断增加,但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据统计,2015/2016学年俄罗斯教育服务出口的总收入达999亿卢布(15.375亿美元);2016/2017学年的总收入达到1160亿卢布(17.844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其中,1/4属于学费收入,其余为外国留学生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消费。较教育服务出口的领先者澳大利亚相比,2016年俄罗斯服务出口收入约是澳大利亚(150亿美元[4])的1/10。尽管近年来俄罗斯的高教贸易出口收入不断增加,但该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波动较大,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不过总体而言,俄罗斯的高教服务贸易出口能力在逐步增强。

2 俄罗斯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发展对策

综上所述,目前俄罗斯的高教境外服务贸易出口业处于上升期,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惯性影响也呈现出诸多不平衡性。因此,近年来俄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举措予以政策支持。

(1)以国家政策法令的形式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机会的供给。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完善国际教育合作领域的相关法律,即首先体现在各国相互承认学历上。仅2018年一年时间,俄联邦政府先后与南奥塞梯、匈牙利、阿布哈兹三国政府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教育和文凭的协定。与西班牙、摩纳哥、波兰、斯洛伐克等20个国家正在制定互相承认学历学位的相关协议,覆盖欧洲、亚洲、中东、非洲、美洲等地区,出口贸易辐射区的范围及留学生的生源不断扩大。未来只有加快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学历互任的进程,才能保证其教育服务贸易驶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调整移民法,简化留学生入境签证手续。2018年1月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修改“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法律地位法”第5条第17款的联邦法律》,该法律的签署为外国留学生带来了更多便利,即他们完成预科课后可直接在俄罗斯境内办理继续深造学习的手续[5]。与此同时,通过简化相关程序,为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做兼职工作,毕业后能够留在俄罗斯提供更多可能。

(2)有选择地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扩大自费生比重,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市场化发展。境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归根结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及历史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自苏联时期起,俄罗斯便与亚、非、拉、东欧等发展中国家关系交好,为俄罗斯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在工科、医学、经管等领域属于领先水平,尤其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方面成果丰硕。俄联邦政府将教育出口潜力开发视为国家任务,制定发展规划,提高留学生的比重。2014年俄联邦政府正式批准的《2013—2020年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将高校留学生比例提高到学生总数的10%[5]。2016/2017学年较2015/2016学年相比,自费生比重由60%增加至60.9%,公费生比重由40%降低至39.1%。从地区分布来看,除欧洲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全日制自费留学生比重均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多的来自独联体国家的自费留学生,比重由2015/2016学年的40.8%增加至2016/2017学年的48.9%。通过逐步扩大自费生的比例,不仅可以拓宽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来源,还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加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早在2006年,俄罗斯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研究型大学”与“联邦大学”专项计划,以推动俄罗斯高校进入世界百强大学行列。2012年俄联邦设立了“5—100计划”,其目的在于加快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提高俄罗斯高校的世界竞争力[5]。截至2018年,俄罗斯共计47所大学在行业和学科评级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包括19所“5—100计划”参与者,世界排名前200位的俄罗斯大学数量达到18所,其中8所为“5—100计划”参与者。与此同时,根据2019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俄罗斯25所高校入围,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排名上升至84位[6]。这表明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证实了俄罗斯大学的巨大潜力及其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近年来俄罗斯各大高校更加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不断致力于改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计划,促进工业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

(4)加大俄语及俄罗斯的境外推广力度,在海外着力打造俄罗斯品牌。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世界上讲俄语的人约为3.5亿人,2010年该数字降低到2.78亿人。在2017年下诺夫哥罗德举行的第十一届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上,国家杜马教育科学委员会主席尼科诺夫指出,在最近25年内,全世界讲俄语的人数减少了0.5亿,尤其是在前独联体国家及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因此,大力推广俄语及俄罗斯文化,有助于在俄联邦境外扩大全球俄语学习者的人数,进而推动俄罗斯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11月份,为支持各国的俄语教学和俄语研究项目,承担在全世界建立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宣传网络的任务,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已经在全球48个国家建立115家俄语中心[7]。俄语属于世界非通用语种,语言障碍是留学生申请赴俄学习的瓶颈,因此,大力推广对外俄语教学有利于解决部分留学生的困扰。在推广俄语的过程中,通过传播俄罗斯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巨大成就,打造俄罗斯专属留学品牌。

(5)积极参与并实施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提升俄罗斯在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2018年,俄联邦教科部共参与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欧共体等在内的25项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多边组织活动及倡议,多次组织参与政府间委员会,筹备科学和教育及人道主义合作事宜;不遗余力地发展俄罗斯教育组织在欧洲大学协会、欧亚大学协会、大学金砖国家联盟等框架内的国际合作,特别重视砖国家网络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等在内的国际网络教育项目的实施。据统计,在2018/2019学年,140多名外国人在独联体网络大学内接受了联合教育课程。事实上,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中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和各高校公关活动所创造的正面形象。大力举办国际教育展览、推介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也是近年来俄罗斯加大教育出口宣传力度的途径之一。通过举办莫斯科国际教育沙龙等展会及商业展览,汇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代表共商教育发展,以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增强世界对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关注度。

3 结语

未来境外消费仍然会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最主要的形式,一方面,它可以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向的红利;另一方面,在“留学教育全资本产业化运作”的催化下,高教境外消费的国际竞争将更加剧烈。因此,俄罗斯还需要积蓄更多的实力才能对国际学生更具吸引力,教育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高教学年俄语
《吉林教育》(高教党建与思政版)约稿
高教明星“猎鹰”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第二届星火学年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