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1-28李雪岭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住院脑梗死饮食

李雪岭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较为突然,一般伴随着呕吐、头疼等症状,病情进展较快,会给患者的神经功能带来一定的损伤现象[1],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因此需要选择较为恰当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进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至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

对照组——男:女=30/19,年龄值为40~80(55.36±2.22)岁,观察组:男性/女性=29∶20,年龄值为41~81(55.89±2.41)岁。2组资料对比,P>0.05,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情况,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较好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第1天;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2],让患者明白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手段、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面对患者所疑惑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解答,做到答疑解虑,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患者对后期护理干预的依从性[3]。②第2~3天;告知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等,在发生不良情况下,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干预。③第4天;对患者取良性体位,然后对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观察以及保护,根据患者之后恢复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指导,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训练等[4],针对言语表达不清楚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非技巧性语言方式对患者进行交流。④第5~7天;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饮食食谱,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5],使得患者以及其家属面对疾病有一个较好的了解。⑤第8~15天;住院之后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的具体食用方法,需要谨遵医嘱,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能力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包括饮食、运动、疾病。

1.4 统计学处理:针对2组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能力情况(计量资料,±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性别[计数资料,n(%)]的统计方法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 (±s,分)

表1 2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5±1.11)d、Barthel指数为(77.56±4.58);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69±2.54)d、Barthel指数为(55.69±4.87);2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2.2 自我管理能力情况:观察组饮食为(25.58±2.33)分、运动为(25.54±3.42)分、疾病为(36.69±4.55)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自身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其一般发生在夜间睡眠或安静休息的时候,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半身不遂、吞咽困难等[6],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选择较佳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根据患者进入医院后的一系列情况所进行的护理干预手段,其主要是“以人为本”,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使得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进行适当的了解,从而逐渐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能够以一个较为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疾病,面对治疗,面对护理干预。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一步树立抵抗患者疾病的信心,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资料也曾经表示[7],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现今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护理干预手段,其能够使得患者逐渐主动的配合护理干预手段,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稳定后,进行适当的功能指导锻炼等,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5±1.11)d、Barthel指数为(77.56±4.58)、饮食为(25.58±2.33)分、运动为(25.54±3.42)分、疾病为(36.69±4.55)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数据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应用效果。

综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可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脑梗死饮食
妈妈住院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春节饮食有“三要”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