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2019-11-28骆琳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体征全程心肌梗死

骆琳琳

(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促、病死率高、反复发作等特点,由于心肌严重缺氧缺血,出现持续性、难以缓解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以迅速给药、吸氧、缓解临床症状、恢复心脏正常功能为主要原则,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所以在患者的救治当中对其进行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保证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要求高度负责的护理模式,旨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2]。本次研究着重讨评价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相关心功能指标比较(n=45,±s)

表1 两组相关心功能指标比较(n=45,±s)

表2 护理前后组间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n=45,分,±s)

表2 护理前后组间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n=45,分,±s)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进行本次观察,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回顾分析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各有患者45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和女性患者25例、20例;年龄51~79岁,年龄平均(64.3±7.2)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4.4±2.2)年;梗死发作时间2.9~6.8 h,平均(4.4±1.8)h。优质组4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7±7.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4.6±2.5)年;梗死发作时间2.7~6.9 h,平均(4.5±1.7)h。两组间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象之间可以比较。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性护理,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等。优质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①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保持病房内整洁、安静、舒适,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②要求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床边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准备好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和药物。按照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③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其治疗方法、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顾虑,消除其内心的担心和恐惧。采用亲切温和的话语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压力,改善其恐惧不安的紧张情绪,鼓励其树立信心,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④指导家属多给予陪伴和探视,消除患者内心的孤独无助感,切实感受到亲情和关爱,缓解其心理压力。⑤患者出院时给予后续治疗和护理指导,叮嘱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合理、固定的生活规律,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喜悦和悲伤。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①心脏功能相关指标,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心尖四腔切面位置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监测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早期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E峰减速时间(DT)、最大流速(E)和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3]。③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无明显的改变[4]。④ 统计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数据处理:将SPSS19.0软件用于进行两组试验对象相关结果的处理和统计,两组之间对应的计量资料(±s)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对应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α=0.05,提示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心功能指标对比:优质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SAS与SDS评分对比:护理后优质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优质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好于常规组,见表2。

2.3 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优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71.11%(P<0.05);优质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75.56%(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从而心肌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甚至心功能衰竭[5]。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反复发作、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压力,以及恐惧不安的紧张情绪,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救治过程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救治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接诊入院开始至痊愈出院,提供完整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旨在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6]。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切体会到,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体征全程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