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泻药方治疗腹泻型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1-28杨象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肠病泻药功能性

杨象松

(本溪市铁路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腹泻型功能性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排便特点主要为少量多次、松散便或水样便,不伴有腹痛及腹部不适感等[1]。现代医学对此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为主,给予抗腹泻药物控制临床症状,但因长时间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诱发患者出现硬便、腹胀等现象,临床效果不尽人意[2]。现代中医研究阐明本病发病机制为脾虚生湿,大肠传导失职,结合现阶段人们生活习惯及心理素质分析,临床以肝郁脾虚证较为多见,应用痛泻药方疗效颇为突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腹泻型功能性肠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46.6±11.4)岁,病程(3.2±2.1)年;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7.5±10.6)岁,病程(3.3±2.2)年。两组患者各项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罗马标准关于腹泻型功能性肠病的诊断[3];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关于泄泻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口服,3 g/次,3次/天;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1 g/次,3次/天。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痛泻药方的干预方案,包括:白术15 g、白芍20 g、陈皮15 g、防风20 g,以上四味煮水至300 mL,用法用量:温水送服,100 mL/次,3次/天,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肠鸣、腹部疼痛、胸胁胀满、食少纳呆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按照轻、中、重程度对每一项进行等级划分,分别记作0、2、4、6分。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7.0 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值<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临床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源于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加之摄取食物种类的广泛及饮食结构的紊乱,致使人们出现生理、心理层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诱发多种临床常见疾病。其中以消化系统的腹泻型功能性肠病较多见,且其病发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将本病归于内科学中“泄泻”的疾病范畴,内外因素均可致病,病位责之脾胃、肝、大肠等,可因饮食不洁或不节、情志失调、素体亏虚等因素致病。痛泻药方组方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四味,方中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培补坤元之功,对肠道黏膜损伤及炎性病理改变具有较好的改修复作用,可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道水液代谢及时恢复平衡;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用,能够有效缓解肝木过度克伐脾土所导致的胸胁胀满、腹胀腹泻、嗳腐吞酸等临床表现;陈皮可起到理气降逆、燥湿化痰、调中开胃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腹泻肠鸣、呕吐秽逆、咳嗽痰多等病症,药理学研究提示,其所含成分挥发油,对胃肠道具有温和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排除肠管内积气,这与古代医家所强调其具有芳香健胃之功效不谋而合;防风可起到调达肝气、胜湿止痛的疗效,在本方中,借其辛温之性顺应肝木风动,提升健运脾气,以上诸药,共奏健脾疏肝、调和脾胃肠腑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肠病泻药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