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28邓海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抗凝剂准确性标本

邓海峰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是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病症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它能够为相关病症诊断提供科学的指导,所以在临床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保证血液标本结果检验的准确性尤为重要[1]。但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时候,相关的检验过程需要依靠人力进行,所以就必不可免的可能导致在各个环节当中出现误差,这就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样本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12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8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7岁,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平均为(52.15±10.52)岁。本文所有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均通过临床护士送检,所有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 方法:本文所选择的仪器为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系统,同时配合相配套的试剂。在进行标本检验之前所有研究对象需要禁食禁饮12 h,晨起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标本在采集以后进行4000转每分钟的离心处理,处理10 min以后进行血浆分离,并且在30 min内立刻进行上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检验。

通过相关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质控,仔细对相关标本进行收集,对标本信息进行认真的核对,了解标本是否存在溶血等表现,对标本是否存在条形码等错误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标本是否正确的应用采集管,及时做好对不合格血液标本的登记工作,记录血液不合格的原因。质控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进行严格的归类,统计出现不合格的因素,并深入的探究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情况,以便探究科学的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标本采集方式、标本保存方式和抗凝剂比例等对标本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统计标本不合格样本的数量和不合格的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本文当中所有的标本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文中的计量资料均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时采用t值检验计量值;所有的计数资料均选择采用自然数/百分数(n/%)表示,并且通过χ2对文中的所有计数值进行检验;等级资料的检验则通过秩和检验和Ridit分析进行表示,采用Z值检验;组间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通过P<0.05表示,说明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标本当中存在33例标本被判定为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的发生率为27.50%;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当15例,标本保存不当10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大8例,分别占45.45%、30.30%、24.24%。见表1。

表1 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分析

3 讨 论

生化血液检验是具有较高精度的一门医学检验,它主要是通过对于血液相关数据的值进行分析,以此来对临床病症进行判断,生化检验能够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起到指导性作用。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如果在进行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出现误差,那么就会导致临床诊断出现误诊和漏诊等情况,这对于患者病症的治疗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临床检验的时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2]。本文主要分析临床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对血液检验标本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本文的基本调查能够得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当15例,标本保存不当10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大8例,分别占45.45%、30.30%、24.24%。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会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血液采集人员的采血技术不娴熟,导致在穿刺的过程当中存在反复穿刺的情况,不能一针见血,则可能导致血液标本存在不良。而且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的过程当中,抗凝剂的使用也要保证规范,血液采集前一天要叮嘱患者能够空腹8 h以上,这样才能够获取更加良好的血液标本。因为血液标本保存方式不当也容易导致出现最终的血液检验结果存在误差,通常血液标本在完成采集以后可以立即进行相关的检验和分析,但是可能因为检验量过多,人力不足等因素使得采集的血液标本要进行保存待检,如果血液标本保存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那就会导致血液相关成分出现变化,导致最终的检验结果存在误差。血液检验的时候,因为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当,也容易导致出现检验结果的误差,所以也要求相关临床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可以正确的合理选择抗凝剂的比例。综上所述,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时,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方式、标本的保存方式和抗凝剂比例等,需要严格的把控各个环节的检验质控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抗凝剂准确性标本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