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与价值

2019-11-28王晓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信号强度直肠癌病理

王晓强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但临床早期诊断可指导临床干预治疗[1]。直肠癌术前分期对后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针对早期表浅、局限于肠壁的直肠癌多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而进展期或难以进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主要利用新辅助放化疗的方法,促使其降期或完全缓解后进行手术治疗。临床评估肠壁浸润程度,多利用直肠内超声检查,可准确分期浅表直肠肿瘤,但中晚期的肿瘤分期具有局限性[2]。可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分析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表1 MRI检查与病理检查在T分期检出中的对比[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直肠癌患者74例。所有患者病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男44例,女30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3.9±4.7)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为(7.9±1.3)个月。

1.2 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的2~3 d均保持低渣饮食,部分流质与半流质食物。患者于检查前一晚服用甘露醇、蕃泻叶等泻药。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技术检查。使用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平扫患者盆腔,随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使用欧乃影,利用三维容积扫描。患者检查结束后,由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的医师阅片,并统计检查结果。分期:T1期表明肿瘤已经侵犯患者黏膜下层;T2期表明固有肌层已经受到肿瘤影响;T3期说明肿瘤对浆膜下、直肠周围组织、无腹膜被覆结肠均受到影响;T4期说明肿瘤对其他器官组织、结构与穿透脏层腹膜构成影响;N0期存在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期表明存在1至3个淋巴结转移;N2期存在4个或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差异,利用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所有数据,并经χ2检验后,采用标准差和均数进行表示,分别借助卡方与t原理进行检验,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P<0.05后,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经MRI检查,74例患者为直肠癌,诊断准确率为100.0%,无差异(P>0.05);N0与N1期检查诊断中,病理检查出N0期27例(36.5%),N1期47例(63.5%),MRI检查中,N0期26例(35.1%),N1期48例(64.9%),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病理检查与MRI检查术前T分期结果,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治疗直肠癌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同时结合放化疗。为确保临床治疗效率,术前准确分期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3]。在检查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MRI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不断提高。利用MRI技术可明显提高软组织分辨率,并可多方位、多角度、多参数等不同方式进行检查。MRI检查并不会构成创伤,可作为直肠癌术前TNM分期重要的检查方法[4]。曾经有学者进行研究对比,抽取一定数量的直肠癌患者。将病理检出结果与MRI技术检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直肠癌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直肠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经MRI检查,74例患者为直肠癌,诊断准确率为100.0%,无差异(P>0.05);N0与N1期检查诊断中,病理检查出N0期27例(36.5%),N1期47例(63.5%),MRI检查中,N0期26例(35.1%),N1期48例(64.9%),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病理检查与MRI检查术前T分期结果,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检查应用MRI技术,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够分辨出T期与N期,为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根据。

针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应用MRI技术可明显显示出直肠壁从外治内的情况。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发现,MRI检查信号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肠周筋膜层出现低信号强度、肠周脂肪层出现高信号强度、针对肌层需区分环形肌与纵行肌,并表现出低信号强度,且二者的信号强度并不相同、黏膜下层表现出高信号强度、黏膜层出现低信号强度[5]。临床检查的过程中,需对肌层的T1期与T2期就行重点鉴别观察。T2W1序列中,可发现正常的直肠环形肌表现出均匀信号。如影响环形肌,就会显示出T1期[6]。如单单是环形肌受到影响,周围的脂肪层就会显示出明显的完整性,此时表明患者为T2期。因此,MRI检查可准确区分T1、T2期。但是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旧发现MRI技术存在的缺陷,即存在过度分期与分期不足的情况。T3期病变周围出现局部纤维化,引发炎症、感染,造成血管病变,通常被误诊为肿瘤浸润症状,且病变的范围相对比较大,周围炎症与纤维化相对比较明显,常出现误诊现象[7]。而将常规序列和DWI序列相互结合,就能够准确区分直肠癌术前T分期情况,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针对直肠癌N分期诊断主要是淋巴结对直肠癌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如存在转移性淋巴结,就会导致局部病症复发。因此,MRI技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此种技术创伤小,对患者造成痛苦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根据[8]。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MRI技术进行金叉,可名下提高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重要信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信号强度直肠癌病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60Co-γ射线辐照中药材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以WiFi和ZigBee联合定位的消防灭火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