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伴不同焦虑和(或)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以心率变异性(HRV)为代表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

2019-11-28牟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评量变异性例数

牟艳丽 李 倩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辽宁 大连 116033)

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障碍,进而严重影响到心血管调节功能,损害自主神经功能,最终引发多种心血管事件,比如恶性心律失常,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以此准确判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综合评估病情变化和临床疗效,有助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1]。本研究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伴不同焦虑和(或)抑郁障碍者以心率变异性(HRV)为代表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心内科、神经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共同会诊且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0例,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分分组,A组(伴焦虑障碍)45例:其中男女患者例数比28∶17;年龄40~84岁,平均(59.28±7.51)岁;B组(伴抑郁障碍)53例:其中男女患者例数比30∶23;年龄41~85岁,平均(60.35±8.13)岁;C组(伴焦虑和抑郁)42例:其中男女患者例数比26∶16;年龄39~86岁,平均(58.69±8.54)岁;D组(单纯冠心病)60例:其中男女患者例数比35∶25;年龄42~83岁,平均(61.27±8.06)岁。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由专业医务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四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程度[2],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越严重。心率变异性(HRV)检查方法:检测前需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睡眠,禁止剧烈运动24 h,避免情绪剧烈波动,Holter记录时叮嘱患者不可过度剧烈运动、变化体位,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感受、运动情况等,然后协助患者完成动态心电图(DCG)检查,针对DCG≥22 h者,需采集其心电信息,并经人机对话删除伪差干扰与异位激动,再用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记录HRV时域分析结果,确定HRV相关指标,其中包括相邻NN之间>50 ms的数量占总窦性心搏数量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SDNN指数(SDNNindex,SDNNX)、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ANN)。

1.3 统计学方法:由SPSS2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s),行t检验,P<0.05,组间差异成立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故A组、B组、C组PNN50、RMSSD明显低于D组,B组、C组SDNN明显低于D组,C组SDNNX明显低于D组(P<0.05),四组患者SDANN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心绞痛长时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缺乏冠心病知识,导致患者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障碍,进而直接影响到患者机体生理应激反应,促使人体处于激活状态,大量合成释放血栓素,增加儿茶酚胺浓度,加快心率,最终可能引发多种心血管事件,比如血栓、心律失常等,形成代谢紊乱、免疫调节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等情况[3],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同时会对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深入分析伴不同程度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情况,以此科学判断出患者心血管系统调节机制,显示出患者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活动的综合调节功能,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帮助准确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稳定患者心理情绪,为患者能够获取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有助于防治多种心血管事件,减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4-5]。研究结果表明,A组45例患者中轻度焦虑33例(73.33%)、中度焦虑9例(20.00%)、重度焦虑3例(6.67%),B组53例患者中轻度抑郁31例(58.49%)、中度抑郁17例(32.08%)、重度抑郁5例(9.43%),A组、B组、C组PNN50、RMSSD明显低于D组,B组、C组SDNN明显低于D组,C组SDNNX明显低于D组,A组轻度焦虑者SDANN明显低于中重度焦虑,B组轻度抑郁者PNN50、RMSSD、SDANN、SDNN明显高于中重度抑郁(P<0.05)。综上所述,伴不同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会明显降低,自主神经功能会严重损害,因此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有效疏导、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减轻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表1 四组患者HRV指标对比(±s)

表1 四组患者HRV指标对比(±s)

注:*表示与D组相比,P<0.05

猜你喜欢

评量变异性例数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