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心肌病存活率缺血性

孙 旻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心内病房,辽宁 大连 116033)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出血而造成的狭窄或者闭塞,并且很多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近些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中被广泛用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其对患者的心功能和生存率改善都有明显的作用[1]。但是在实际中为了降低风险一般会将合并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排除在手术外[2]。本次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心内一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34~67岁,平均(57.8±6.6)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1,年龄在35~68岁,平均为(57.6±6.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后给予100 mg/d阿司匹林、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地高辛、螺内酯、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和血糖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实验组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先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和300 mg波立维随后调整剂量,波立维每天75 mg,阿司匹林每天100~300 mg。在整个手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给予肝素来进行抗凝,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基于替罗非班和给予的剂量。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依据诊断的结果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完成以后,要通过低分子肝素来抗凝,并且以抗血小板的药物来维持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术后给予100 mg/d阿司匹林、75 mg/d波立维、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根据患者的心率、血脂来调整药物的实际剂量。时间持续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心功能情况、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记录两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12个月时的存活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4.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和心功能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不显著(P>0.05);手术1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心绞痛都有明显的降低,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和左心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和心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和心功能对比(±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存活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另实验组12个月存活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对比(n)

3 讨 论

缺血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急慢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广泛纤维化,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严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等一些其他疾病。临床当中应用抗心衰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患者想要存活下来概率比较低,这是当前治疗心血管疾病当中难以解决的问题[3]。当前患者如果发生缺血性心肌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就会导致心肌梗死,这时心肌细胞会坏死和凋亡,非缺血性的心肌细胞由于超负荷运转而发生病理性的肥大[4]。在心梗以后,又会出现二尖瓣反流、心室扩张等情况,这会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病情。对于存在缺血性心肌病而无心肌梗死疾病史的患者来说,收缩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顿抑的心肌导致的。因此,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是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5]。因此,冠状介入心肌治疗主要通过血运重建,可以恢复心肌血流灌注,让冬眠心肌的低功能或者无功能状态得以恢复,也可以避免患者左心室功能进一步的发生恶化,让心肌细胞保持生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虽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不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进行改善,从中能够看出,心力衰竭的更多是由于外周或者心肌自身的因素,而不是由于反复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事件造成的[6]。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尤其合并心功能不全,血管病变的情况会比较严重,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的闭塞和复杂,会导致左主干产生病变。另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并不容易被忽视,如果患者心功能比较差会可能会产生并发症从而致死[6]。除此之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会导致心肌坏死,这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介入治疗的时机对于提升对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影响比较大,一般在早期进行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如果发展到难治性的心功能衰竭再进行干预治疗,其实际效果就会比较差。基于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患者当前的状态,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衡量,从而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相比于利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效果显著,但是患者后期存活率并不高。因此在治疗时,要综合多个方面,充分重视手术自身的风险,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猜你喜欢

心肌病存活率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