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评价

2019-11-28王春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缺血性神经功能

王春雨

(铁岭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铁岭 11200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因此规范化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神经介入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该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2],为进一步探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神经病学》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排除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以及对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过敏者。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1.6±2.5)岁,发病时间3~6 h,平均(4.9±0.3)h。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调控血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改善微循环药物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行血管造影探查,明确动脉狭窄位置,了解缺血区侧支循环情况。患者局麻后,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在路径图及微导丝引导下,经微量泵自溶性导管泵入20万U尿激酶与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泵入速度为1 mL/min,然后对病变区域进行溶栓、扩张支架形成等治疗,术中通过动脉造影判断堵塞血管再通情况。

1.3 观察指标:通过术中动脉造影评价血管再通情况,颅内各分支血管可完全显影为完全再通,部分显影为部分再通,完全不显影为未通。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神经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3],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日常生活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情况:本组7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血管完全再通49例,部分再通18例,未通3例,血管再通率为95.7%。

2.2 远期疗效:见表1。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s)

3 讨 论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6 h内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促进血流疏通,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供,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4]。神经介入通过计算机成像 技术能够明确动脉狭窄的具体位置并予以再通,以达到减轻缺血造成的脑组织功能衰竭,减少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5]。

本研究采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5.7%,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与宗劲[6]的研究结果一致。神经介入治疗在放射影像技术指导下,明确掌握患者脑组织血液流动和血液灌注,通过导丝、导管、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操作对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进行疏通治疗,促进血管再通[7-8]。虽然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确切,但作为一种有创手术,操作者术前应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术中操作仔细,同时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

综上所述,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促进堵塞血管再通,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该治疗技术对操作者技术能力和医疗设备要求较高,目前在许多基层医院推广受到限制。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