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7例宫腔镜手术在剖宫产后切口憩室中对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分析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阴式宫腔镜瘢痕

马 飞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剖宫产为解决难产、瘢痕子宫等妊娠问题的主要方式。伴随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剖宫产后切口憩室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病临床症状因人而异,通常具有经期延长、盆腔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重症者可产生切口憩室妊娠,危及生命[1]。对于本病治疗,目前以阴式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手术,或者宫腔镜辅助修补切口憩室为主,本研究对两种手术方式加以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医院入院治疗的剖宫产后切口憩室的手术患者资料,入组标准[2]:①通过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子宫切口瘢痕处存在液性暗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并和宫腔相通,或者浆膜下肌层存在裂隙样无回声区;②子宫肌层厚度变薄,通常最薄处肌层厚2~4 mm;③宫腔镜检查可见瘢痕处存在明显憩室结构,部分患者有较多毛细血管,部分患者有积血或黏液滞留;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既往月经规律,在经过剖宫产术后产生不同程度月经量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②伴有血液系统疾病;③伴有其他妇科疾病;④对手术不耐受者;⑤伴有妊娠期糖尿病、妊高征等。对符合病例选择范围的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阴式组42例,孕次1~3(2.05±0.37)次,年龄23~42(27.43±1.16)岁,中度憩室31例,重度憩室11例;宫腔镜组45例,孕次1~4(2.41±0.29)次,年龄24~40(29.52±1.27)岁,中度憩室32例,重度憩室13例。组间孕次、年龄、憩室程度不具有显著性(P>0.05)。

1.2 方法:宫腔镜组予以宫腔镜介入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建立气腹,通过宫腔镜仔细观察憩室位置,在宫腔镜下能够看见子宫下段瘢痕处凹陷,通常呈穹隆样拱形,底部有少量陈旧性积血,为纤维瓣膜结构,合并局部血管暴露、充血等。术者提起子宫下段菲薄处,以剪刀剪去憩室组织,对于存在活动性出血者,以双极电凝的方法止血,无活动出血后,按照第1层横行锁边,第2层翻褥缝合的方式缝合,之后在宫腔镜下复查。阴式组予以经阴道手术。硬膜外麻醉。在膀胱附件,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作水垫,找到膀胱宫颈间隙,水分离,推开膀胱,在膀胱、子宫下端返折,可见剖宫产瘢痕组织,在探针指引下,切开瘢痕至宫腔内,将陈旧性积血完全清除,之后进行缝合,缝合方法与宫腔镜组一致。在阴道放置碘纱,压迫止血,并在24 h后取出。

1.3 评价指标:对比术前1 d、术后7 d应激反应波动情况,应激指标包括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醛固酮(aldosterone,ALD)。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复发、24 h肛门排气、术后6个月内有效、镇痛剂使用例数。其中将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正常者视为有效[3]。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方法,程序是CHISS软件包,处理数据。分类资料χ2检验,表达形式百分比;定量资料t检验,表达形式是(±s)。P<0.05,则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手术前,组间NE、Ang-Ⅱ、Cor、E、ALD在血清中的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升高(P<0.05),阴式组明显高于宫腔镜组(P<0.05),如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宫腔镜组24 h肛门排气39例(86.67%),镇痛剂使用例数8例(17.78%),术后6个月复发率4例(8.89%),有效率41例(91.11%),阴式组分别是31例(73.81%),14例(33.33%),9例(21.43%),33例(78.57%),差异均显著(P<0.05)。

3 讨 论

剖宫产后切口憩室主要治疗原则是消除憩室,恢复子宫正常解剖结构为主,促进分泌物、经血排除,防止憩室内物质积聚。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可治疗本病。临床上对于轻症者,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而言,手术是治疗切口憩室的最佳方法[4]。目前以经阴道切口憩室修补、宫腔镜下电切等为主流手术方式,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对剖宫产后切口憩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应激指标的调节作用。本结果显示,相比阴式组,宫腔镜组手术创伤性更小,对应激指标Ang-Ⅱ、ALD、E、Cor、NE的影响程度更为轻微,通过观察两组镇痛剂的使用、24 h肛门排气,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显示宫腔镜疼痛更为轻微,有助于术后排气,以及较高的有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证实了宫腔镜手术良好的治疗和预后效果。这考虑是阴式手术借助女性生殖通路实施,利用女性自然腔道,手术切口较小,但由于手术术野有限,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欠佳,尤其是对于存在子宫肌瘤或盆腔粘连等病情的患者,无疑是增加了手术难度,易造成周围脏器损害,影响整体疗效[5]。而宫腔镜手术可全面掌控盆、腹及宫腔情况,对病灶位置、大小等有明确判断,同时术野清晰,便于下推膀胱,对于伴有盆腔粘连的患者,也能够及时、准确去除粘连,提高了憩室切除精准度,对周围脏器组织创伤较小[6],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治疗价值,降低了机体的应激反应,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降低了复发率。

表1 两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s)

注:组内比aP<0.05;组间比bP<0.05

猜你喜欢

阴式宫腔镜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什么是“阴式”B超? 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