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医护人员产妇

胡 枭

(鞍山市中心医院立山院区,辽宁 鞍山 114032)

女性在分娩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对产妇身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度也不一样。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来应对产妇分娩疼痛,但这一方法具有伤害产妇和胎儿的弊端[1]。无痛分娩是一种能够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的方法,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产妇和胎儿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在本次研究中,探究了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希望以此来对临床应用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选取200例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进行研究之前,还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产妇。其中,对照组的产妇年龄在21~32岁,平均年龄(25.98±2.5)岁。怀孕周期为38~40周,平均怀孕周期为(40.3±0.28)周。体质量为51~73 kg,平均体质量为(59.03±6.75)kg;对照组的产妇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26.3±2.4)岁。怀孕周期为37~40周,平均怀孕周期为(29.8±0.35)周。体质量为69~71 kg,平均体质量为(57.94±6.12)kg。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常规的办法帮助对照组的产妇进行分娩,要想减少产妇分娩的疼痛,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让产妇放松心情,不断的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指导产妇呼吸。观察组的产妇则要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产妇宫口的扩张情况,产程中最关键的时间是在产妇的宫口打开到2~3 cm的时候。在这一时刻,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麻醉,通常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产妇对L3~4椎间隙的位置进行穿刺,将3 cm的导管放入穿刺的位置[2]。当产妇的子宫收缩之后,将提前配置的溶液注入产妇的体内,混合溶液包含芬太尼2.5 μg、葡萄糖0.25 g、布比卡因2.5 mg、麻黄素20 mg。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把握好产妇生产的流程和产妇的反映,可以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另外,医护人员要在手术前做好分娩应急预案。以此来减少产妇的疼痛,保障产妇顺利生产[4]。

1.3 评价指标:疼痛改善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是指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能够配合医师分娩。有效是指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无效是指患者疼痛程度没有减轻。对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妇的出血量、疼痛改善效果、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χ2,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在10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42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显效,5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没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全部得到改善,总的疼痛改善程度为100%。但是在10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显效,1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8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对照组患者只有19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改善,总的疼痛改善程度为19%,与观察组患者差距较大,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的平均生产程时间为(6.21±0.33)h,平均产后失血量为(168±24)mL。对照组产妇的平均生产时间为(9.29±0.46)h,平均产后失血量为(179±28)mL。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产妇所需要的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的出血量较少,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现象,对照组患者出现了2例新生儿窒息的现象,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分娩相较于剖宫产来说,婴儿的发育和产妇的恢复都要相对好一些。因此,大多数产妇及其家属都会选择自然分娩[3]。但是在自然分娩时,长度的下腹部会随着宫口的张开而产生剧烈的疼痛。胎儿娩出时,产妇因外阴和会阴的扩张使得疼痛感更加强烈。严重的产妇还可能会延长生产过程,导致胎儿窒息。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临床上只能通过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控制。无痛分娩是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为产妇注入芬太尼2.5 μg、葡萄糖0.25 g、布比卡因2.5 mg、麻黄素20 mg混合溶液,阻断产妇腰部以下的痛觉神经,使产妇能够配合医师完成分娩[5]。另外,医护人员还要为产妇制定应急措施预案,将产妇生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详细的列举出来,当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应急措施预案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6]。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够看出,观察组产妇所需要的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的出血量较少,疼痛改善效果较好,没有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现象。采用无痛分娩的效果要远远好于采用常规分娩法。因此,无痛分娩技术能够减少产妇分娩的不良反应,缩短分娩时间,将分娩危险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和推荐。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生产程时间、平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对比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医护人员产妇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