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胃底托拉生长抑素

冯 妍

(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食管胃底静脉性曲张患者经常伴有大出血,它的发病特点是病势凶险、出血量大、病情较急骤[1],且存在一定凝血机制的障碍,上消化道一旦出血将不易停止,并且极易引发休克[2]。本文主要分析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的联合使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本院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上述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均经精确诊断后确诊。随机将上述肾病综合征疾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中患者男女比例是1∶1,年龄均在28~69岁,平均年龄是(45.8±3.7)岁,出血量是250~2000 mL,平均的出血量是(1450.9±201.8)mL。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是2∶3,年龄均在29~70岁,平均年龄是(46.8±1.1)岁,出血量是220~2300 mL,平均的出血量是(1452.1±186.3)mL。所有上述患者家属均已知晓病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两组间一般资料,经数据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上述患者均同时给予保肝、扩容、补液、输血和纠正紊乱电解质等治疗,给予药物维生素K(每天30 mg)、止血敏(每天2 g)进行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中患者静脉滴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剂量浓度是100 mL生理盐水加上80 mg泮托拉唑,每天2次,连续的治疗周期是2周[3]。给予研究组中患者进行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的联合疗法,泮托拉唑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然后进行生长抑素静脉滴注,其治疗剂量是每小时25 μg,治疗时间是24~48 h,待出血停止后,逐步降低用药的剂量,治疗周期是2周[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的治疗效果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是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是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①研究组中输血量是(2.2±0.8)U,住院时间是(6.1±0.7)d,止血时间是(22.1±10.1)h;②对照组中输血量是(5.5±2.1)U,住院时间是(11.2±3.2)d,止血时间是(39.1±10.6)h;③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3.3 U、5.1 d、17 h,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①研究组中完全缓解患者例数:部分缓解患者例数:无效患者例数是27∶16∶2,总有效率是95.56%;②对照组中完全缓解患者例数:部分缓解患者例数:无效患者例数是16∶15∶14,总有效率是68.89%;③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约27%,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①研究组中有3例再出血患者(6.67%),1例头晕患者(2.22%),1例腹胀患者(2.22%),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11%;②对照组有8例再出血患者(17.78%),3例头晕患者(6.67%),4例腹胀患者(8.89%),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3.34%;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出约22%,经数据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的上消化道出血为发病较急且较危险的一种出血类型,该种症状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患者死亡主要的因素[5-6]。由于此病症极易引起突发性的呕血、黑便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恐慌,出血量极多的患者还会引发肝性脑病及休克,如果你们及时救治的话,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7],质子泵型抑制剂和生长抑素的联合疗法可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性出血。本研究发现,①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3.3 U、5.1 d、17 h,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约27%,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出约22%,经数据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应用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的联合疗法,减少了住院时间及止血时间,提高了治疗疗效,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胃底托拉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