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髋臼骨折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髋臼置换术髋关节

孙 健

(抚顺市中医院骨科二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8)

髋臼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术后可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减轻骨关节疼痛,避免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而诱发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1-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手术创伤需卧床治疗,下肢活动减少可诱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率高达40%~60%,继发肺动脉栓塞后可致患者死亡。传统预防深静脉血栓方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及凝血象水平,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但需长期监测凝血情况避免出血倾向增高,我科应用自拟中药复方骨愈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骨折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57~70岁,平均发病为(65.1±7.2)岁,对照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55~71岁,平均发病为(64.7±8.3)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纳入病例均符合《骨关节疾病治疗指南》中髋臼骨折的诊断标准。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功能丧失。X线、CT或MR检查可见髋臼骨折[3]。

1.3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伴发严重感染患者;③严重意识障碍患者;④白血病及恶性肿瘤者;⑤出血倾向的患者;⑥不同意参加试验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时间水平,并比对差值变化情况。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 U皮下注射,1次/天,连续14 d。试验组加用骨愈方(生黄芪、当归、红花、莪术、川芎、秦艽、狗脊、牛膝等)常规水煎煮,150 mL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试验组的PT、APTT时间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肢血栓发生率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s)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高发于骨科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并有较高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虽然应用抗凝治疗,但是仅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50%[4]。骨愈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红花、莪术活血化瘀,研究显示活血类中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患者的血栓发生率[5]。狗脊、牛膝补肝肾强腰脊。

本文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骨科接受髋臼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试验组治疗期间应用中药骨愈方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凝血象水平变化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证实髋臼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及口服中药骨愈方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