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纺织服装检测标准与质量管理

2019-11-28何军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7期
关键词:成品功能性服装

何军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 福建福州 350026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是推动纺织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服装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所以产品质量的稳定发展不仅能促使产业技术的更好进步,还对服装出口至关重要。

1 检测标准

《标准化法》规定,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是强制类国家标准。2015年国务院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由6类整合为4类,即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目前,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富有权威性的两个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区域化国际标准是由某一区域国家组织制定,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JIS代表日本,AS代表澳大利亚,GB代表中国;此外,团体标准是由行业标准化团体或机构发布在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如ASTM、AATCC等在国际贸易检测领域享有很高的信誉。国内,“对没有国家标准有需要在全国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由一个地方部门制定并公开发布;企业标准则由企业自行制定、发布。

目前,纺织服装标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地方:一是行业标准的交叉重复,面料与成品标准技术指标制定不一致;二是部分标准过时,缺少创新技术;三是市场化主导标准较少,团体标准不发达;四是国内外检测结果不一致;最后,部分产品标准制修订存在局限性,重复或是不能衔接。如同一件服装产品的合格证上,执行标准可能打FZ/T81008茄克衫,也可能打FZ/T81007-2012单、夹服装,甚至挂GB/T26835-2011针织拼接服装标准都有可能。

2 检测内容

为确保投入生产的服装面料质量能符合标准和大众需求,检验人员必须对面料的品质进行严格检验,其中还包括涉及的标准气体、标准溶液、标准固体等标准物质。

2.1 外观质量

外观检验仅是纺织服装质量检测的一小部分,外观质量的优劣程度不仅会影响它的直观视觉和美感,而且对其内在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如服装外观疵点、缝制质量、规格尺寸偏差、色差及熨烫平整度等,服装的面料品质的优劣、做工的精良、整洁度等大多采用观能检测法,首先对成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然后在一定的观察条件下对试样进行检测。

2.2 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检测必须要在实验室完成,几乎所有纺织服装产品内在质量检测必须满足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内在质量检验是借助仪器、器具或试剂等对其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分析测试。

物理性能主要是对服装、面料的物理表征如长宽、厚度、密度、幅宽、断裂/撕破强度、起球、缩水率和色牢度等的测试分析[1]。

化学性能测试步骤主要为取样、前/预处理、制样、化学试剂溶解/萃取、仪器测定等,常会用到的测试手段有光谱、色谱、质谱和波谱四种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在Oeko-TexStandard100要求禁止和限制可能存在的可萃取重金属、农药残留、含氯笨酚、致敏致癌染料等生态安全检测中会用到。

2.3 功能性检测

近年来,服装功能性检验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靠前的发展趋势,在未来领域里会出现越来越多宣传拥有安全防护类、适感类和智能类等功能的纺织品服装,其涉及到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抗紫外、防辐射、耐热阻燃等。与此同时,国内有关功能性方面的标准还需完善,不仅对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检测进行评估,还有必要针对功能性纺织品制定相关的安全类别标准[2]。

3 质量管理

3.1 原辅材料选择

服装厂在对原辅材料的采购和加工要进行仔细甄别和筛选,可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和买卖技术合同,通过送检或自检抽查把控质量,判断是否达到合同标准。原辅材料的选择把关对保证服装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安全健康及环保性能,如对婴幼儿或低年龄段孩童而言,一定要符合GB18401-2010、GB31701-2015要求,出口产品还必须满足Oeko-TexStandard100、ASTMF1816-1997(2004)、BS7907:2007要求,原辅材料的选择强调安全、环保,主要是以天然纤维为主。

3.2 生产环节的质量保证

针对批量加工的服装企业,其生产环节分工通过流水式作业完成,所以为保证成品质量的优良,必须加强对各个工序的操作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质量达到最佳水平。生产中要随时检查半成品、试制品的质量状况,及时消除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更是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

3.3 出厂检验

成品出厂检测是以每一件检验的方式进行的,一般在成品包装和装箱之前进行,目的是将不符合要求和在生产过程中有瑕疵的成品挑选出来。出厂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能降低产品不合格率,还能维护企业品牌的信誉。对于出厂检验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退厂返工或是降级降等处理,严格禁止进入流通环节销售,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使用生产资源,减少浪费[3]。

4 结语

综上所述,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管理及检测标准是一项层次多且繁杂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配合。质检机构也要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引导广大企业推广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先进管理,全面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为夯实品牌根基和技术创新注入新动力,促进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成品功能性服装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道具服装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