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2019-11-28朱梦臣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7期
关键词:定位点建筑物精度

朱梦臣

河北益坤岩土工程新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在传统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模式中,需要以人工模式开展高重复性的轴线放样、建筑体沉降测量等作业,以此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但高重复性、人力开展的工程测量作业效率较为低下,并造成整体工程施工工期的延长、造价成本的提升。而数字测量技术自问世伊始,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领域中,并对传统工程测量作业模式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弊病加以优化解决[1]。

1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

1.1 施工前准备

建筑测量涉及到各个方面,在不同的阶段均需要测量支撑,通过有效数据确保质量安全。事前需要全面做好工作准备,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在一定范围内做好测量工作。

1.2 建(构)筑物放样(测设)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测量的精度,满足施工建设需要,施工期间需要把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做好规划,根据设计图纸的基本要点,把图纸内容展现在施工现场,通过正确的放样,在相应地面不同位置形成基本形状,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设置明显标志,这样,施工过程中就能够按照放样要求进行实际建设。

1.3 检查验收

各施工流程结束以后,要通过测量对工程建设位置进行检查,查看各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测量精度。检查时,需要以设计图纸为准,根据不同的实测记录进行验收,同时,还需要编绘资料和竣工图,为下一步工程的使用提供依据,保证工程管理、维修、改(扩)建时,能够明确建筑的基础结构,方便后期高效管理、方便使用。

2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2.1 在测量定位方向中的应用探讨

在测量定位方向中,通过对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科技将不同测量定位点的实时三维位置加以锁定、通视,并在其基础上构建起工程测量实时动态成像,在成像上标示不同测量定位点、被测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具体形状与尺寸。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作业模式而言,在测量精度、效率上都有明显优势。例如仅需单名测量人员携带测量设备在定位点中站立一至两秒,即可获取该测量定位点的实时三维空间坐标数值。而在测量定位作业中,需注重以下技术要点:注重保障相邻测量定位点之间的通视;在选定测量定位点、开展测量定位作业前,需要将不同测量定位点周边区域中的障碍物加以清除,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优先选择将测量定位点放置于周边无强磁干扰区域中,避免信号受到强磁干扰而降低测量作业精确性;优先将测量定位点设置于视野良好、环境开阔、地势缓和平整的区域中;将相邻测量采样作业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并在测量定位作业完结后对作业流程加以汇总保存[2]。

2.2 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监测主要是监测建筑工程中的变形量。随着建筑物的增多,建筑环境越来越复杂,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变形问题,并且变形概率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需采取适当、有效的监测措施。将数字监测技术应用于工程变形监测中,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实际变形情况进行实时地监测,并直观地显示出来,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各项监测数据加以分析。所以,将此方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监测中,进一步提升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3]。

2.3 建筑物细部放样精度

建筑物中心线是主要的位置,通过测量还可以保证各局域的位置,通过细部保证建筑物精度。建筑物精度要求与建筑物材料、用途和技术有直接关联。在实际放样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做好区分,比如说,连续生产的工业建筑就需要保证测设精度,需要精准的精度保证后期建设需要,维护建筑质量,而作为一般性的建筑物,其细部测设精度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从技术角度看,细部测设精度是由工程性质、功能、材料和设计要求决定的,不能刻意要求精度达到哪类标准,如果建筑物细部要求不高,而实际放样又过于细致,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会增加建筑单位负担,造成资金上的损失。但也不能过低,过低反而会出现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通常的细部要求是长度测设精度应不低于1/5000-1/2000,角度测设精度应不低于“±20~+40”。

2.4 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数字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绘中,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接省去人工测绘这一步骤。通过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工程测绘效率,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由于数字测量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工程测量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4]。

3 结语

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各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数字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大幅提高了工程测量作业效率、质量,并在工程测绘、测量定位、位移变形监测等方向中发挥出极为显著的应用效用。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数字化是我国建筑工程测量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而对数字测量技术的大力应用,也是推动工程测量数字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途径。

猜你喜欢

定位点建筑物精度
基于NSGA-Ⅱ及BP神经网络的引擎盖外板定位点优化
基于不同快速星历的GAMIT解算精度分析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数独小游戏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基于鱼雷电磁场辐射源的过靶弹道最小二乘拟合方法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多站超视距定位虚假定位点剔除方法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以工匠精神凸显“中国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