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研究中国如何从贫穷迈向共同富裕
——简评陈宗胜等新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

2019-11-28林毅夫

南开经济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共同富裕分配

林毅夫

收入分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社会乃至政治的稳定,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困扰众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在物资不断丰富、收入水平不断快速提升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却从改革开放前的均贫,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直到近年才有所缓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今天,是我们认真检视和总结深化改革效果的重要历史节点。陈宗胜教授等带领团队完成的新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由贫穷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和经验》(以下简称《通论》),就是一部全面讨论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量级专著,去年由上海格致、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陈宗胜教授是最早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收入分配问题的经济学家,1991年发表了第一本专著,首次探讨了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动态变化的机制,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倒 U字型曲线”假说,并在其后的几本专著中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和严谨的统计实证和计量分析。因此,他于 1997年获得了中国经济学领域最高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通论》就是他近些年研究的总结和集成。全书近一百四十万字,格局宏阔、主题重大、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是涉及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全景图,是中国收入分配研究者的必读之书,可媲美于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 2014年出版后洛阳纸贵、但主要探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分配问题的《21世纪资本论》。

《通论》一书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改革、轨迹与格局、城镇与乡村、行业与地区、总体与家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分配与贫困、现状与趋势、政策与建议等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变动进行了综合性、全局性的研究和探索,是陈宗胜教授在收入分配领域长期深入研究的体系化成果。

该书研究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上已越过“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差别倒 U曲线”的最高点即拐点,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开始进入下降阶段,即陈宗胜教授早在 1991年提出的“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倒 U理论”已经被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实践所证实,使其从理论假设变为科学;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从高度平均的“飞碟形”转变为“金字塔形”后,目前正在呈现为类似“葫芦形”,即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但其总体规模还不够大,距离“橄榄形”还为时尚远。这些基本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收入分配差别特点,是他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中外学界具有广泛影响。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巨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远历史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概括和提炼,有力证明了邓小平“先富后富”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总体战略思路是成功的,从而是总结我国从贫穷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经验的一部巨著,是中国理论经济学领域的一部标志性代表性著作。特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对于推动实现精准脱贫,解决好城乡、区域收入差别仍然过大的问题,对于推动人们向更美好生活奋斗,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显然都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和政策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共同富裕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