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中学体育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

2019-11-26洪明忠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法动作素养

洪明忠 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都在聚焦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国培育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体育学科角度而言,体育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育教师应围绕多元化学习目标,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教学实践为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知识、技能等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巧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能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力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等的发展与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满足学生的影响力、自豪感和成就感。例如:在学习排球扣球技术时,教师提前设计以下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第一,扣球的基本技术是什么?规则是如何的?第二,观看完著名运动员朱琳的比赛录像后,指出她在扣球时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加强与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过程中,既有助于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适当的任务,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与热情,加深了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了解与掌握。

二、“妙用”探究式教学法

作为新课程标准新型学习方式之一的探究式教学,能有效转变“以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克服“教师口头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被动接受局面,它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地位,为此,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探究机会和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敢于在学习中思维得到充分的碰撞。例如,学生在探究健美操队形变化时,教师只提出队形变化的技巧、练习的要求及规则,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敢于想象、大胆创编,教师再及时给以引导、指导,小组通过亲身实践后再形成富有创意且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队形,同时鼓励各组进行交流展示各自的练习成果,这既让各组成员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交流过程、合作过程,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素养。

三、“灵用”信息技术教学法

当前社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广大教师都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由于体育动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及速度快、环节多等技术特点,教师在进行示范时,不能将完整的技术动作进行分割或将动作进行定格,导致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难以清晰、准确地理解技术要领。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困惑,学生通过直观、形象且生动的画面能准确地展现整个技术动作,特别是学生能获得充分的感知,加深理解和记忆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在进行“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师通过录像慢放、倒放、停放和快放等手段,对“蹬地、挺髋、收腹、挺胸”等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讲解的分析,不仅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清、记得牢,有助于对技术动作理解与记忆,便以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而且能渲染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好奇心理,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活用”师生互动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形式广泛且多样,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等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并灵活运用。如:主题探讨式互动。就是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其实施步骤一般可分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寻求答案——归纳总结”。例如:在复习足球脚内侧踢球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支撑脚?摆动腿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摆动?触球位置及击球点在哪里?等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分析、探究,形成正确的答案,进而指导自己进行体验练习,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等思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如:归纳问题式互动。不言而易,那就是要求教师能针对教学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实际问题,确定具有概括性、互动性的问题。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将问题带给学生,让学生集思广益、加以探究、讨论,较好地掌握了知识点,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五、“精用”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创建了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一种教学环境。它是立足于学生主动性学习发展,立足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妙用开放式教学法,必将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群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摈弃“照本宣科”、“满堂灌”、“滔滔不绝”、“一竿子插到底”等传统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主人翁思想,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且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维,善于钻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的创造性,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敢于质疑、大胆放手、乐于体验、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在练习中主动思维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心需求,形成一种主动、持久而又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快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终身 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选用”启发式教学法

恰如地采用“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在更为纵深的层面上掌握体育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技能。选用“启发式”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教学程序设计要合理,组织教法要灵活巧妙。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启发学生讨论问题时应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研讨,自己寻找答案、寻找规律,能举一反三,提出多种不同的答案。在教学中可尝试先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能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教师根据快速跑技术动作特点,启发学生:怎样才能跑得快?如何提高自己的步频和步幅?起跑时怎样才能确保蹬摆快速有力?如何突破低重心等技术?然后,引导学生实践、讨论、小结,并形成较为准确的答案,进而明确教学目标、课的重难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特征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等实际,科学地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策略的最优化,突破学科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教学法动作素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下一个动作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