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球训练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6刘宝峰徐启铭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受训者技战术发球

刘宝峰 徐启铭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多球训练是一种重要的羽毛球训练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竞技水平,教师可在训练实践中向学生演示击球技巧动作,逐步增强学生实战能力。另外,多球训练可充分调动学生肌肉组织,使其掌握发力要领,能利用较少体能达到最佳击球效果。因此,要加大对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方法实际运用的研究,以便加强羽毛球教学和学生运动发展间的联系。

一、多球训练法介绍

多球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较为常见,是指指导人员在场地一侧持续发球,受训运动员在另一侧不断击球。采取这一训练手段,能实现单一技术动作或组织技术动作的练习目的,加强训练效果,逐步提高运动员击球水平。从羽毛球技术动作角度看,通常将训练方法分成平高球、劈吊球、杀球等,引进多球训练法,为多种击球技术同时训练提供了条件,如网前击球和杀球技术的同时训练,网前和吊球技术的结合训练等。除此之外,多球训练法运用灵活性较好,可根据受训者实际水平,适当调整发球速度和数量,由此调节羽毛球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方式的科学性。使受训人员在连续性的训练系统中掌握击球技巧,并增强其有氧及无氧代谢能力。例如,当发球数量为10-30颗且发球速度较快时,进行的多球训练可提升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而当发球量增加到100颗以上后,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二、多球训练法运用价值

多球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帮助受训者深入理解技术动作。大多数学习者在刚接触羽毛球运动时,不能准确掌握技术动作和肌肉发力点,并且由于部分人自身协调素质差,在实际训练中将出现肢体不协调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优先选择多球训练法,在持续训练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动作技巧的理解,改正错误的击球习惯动作,从而保障学生羽毛球技术动作规范性;二是提高击球命中率。当训练中采取一对一训练方式,在提升击球命中率上的作用有限。而通过多球练习能提高受训者反应能力、敏捷性和动作灵活性,通过击球速度的变化来调节受训者移动速度,加大了训练强度,要求受训者在快速移动和击球。随着击球速度和数量的增加,将增强学生运动能力,使其在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动作,最终实现自动反应的目的[1]。三是帮助受训者具备技战术能力。羽毛球技战术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对手技术水平和战术形式来进行,选择恰当的击球技术动作,最终取得比赛胜利。羽毛球战术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需要运动员充分掌握和利用技战术,是羽毛球训练时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击球训练时,需要注重受训者实践经验的积累。单纯的一对一教学法不利于学生进行连续性练习,在战术意识培养上还存在不足。但多球训练模式下,能保证训练连续性,在重复练习中加深学生对羽毛球技术的认知。例如,通过改变发球运动轨道,使学生进行不定点击球、定点击球和回路等击球路线的练习,逐步加强受训者战术意识,使其能在看到来球时快速判断击球点和击球战术。

三、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

从以上阐述可知,利用多球训练法,能极大程度提升羽毛球教学水平,将羽毛球训练和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提高学生技战术能力、击球准确率和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将具体分析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运用,以便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展开。

(一)注重训练方案差异化

多球训练方法的合理安排,提高训练针对性是强化训练效果的关键,往往能取得理想的练习效果。多球训练法是多样化的,应根据受训者实际水平和身体素质好坏,采取相应的训练手段,进而保证多球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利用。上述训练理念的落实,不仅能增强学生技战术能力,还能加深学生技术动作的理解,使其形成技战术意识。协调利用多种多球训练手段,能有效加强学生击球控制水平和击球稳定性,当学生投入到不同训练场景中,可切实感受羽毛技术动作的运用特点。另外,采用多球训练法时,要求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条件,控制训练强度,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受训者提供适当的训练计划。例如,面对初学者,应将多球训练目标设定成提高学生技术动作规范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击球动作,使学生在训练中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培养其羽毛球练习兴趣。而对于击球能力提升快的学生而言,要重点关注其体能练习,避免出现体能和技术脱节的问题。

(二)合理安排训练间隙时间

羽毛球训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进行多球训练时要保证休息和间隔时间的科学安排,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能支持训练方案的有效执行,在学生可接受的训练强度基础上实现有效训练。在羽毛球教学中采用多球训练法,相对来讲练习节奏更快,要想保障训练效果,有必要注重间歇长短的把控[2]。在训练实践中,合作练习的训练间歇时间一般比个人练习间隔时间短,是因为练习强度有所降低。而在个人长时间反复练习中,应适当增加间歇时长,以免导致运动损伤。随着我国羽毛球多球训练经验的不断丰富,为多球训练的科学实施提供了借鉴,指导人员可针对不同训练方法、不同训练动作及目标,适当调节训练间歇长短,提高了训练灵活性,可保障多球训练有效性。

(三)反应速度的练习

在羽毛球运动中,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反应能力,以便保证击球成功率。反应速度练习往往贯穿在羽毛球其他方面的训练中,如在手感训练和步伐训练中,都体现出反应速度训练内容,并且上述训练效果较好的运动员,一般具有较强的反应意识,另外反应快、动作敏捷的学生,在其他形式的训练中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需要做到多球训练法在反应速度练习中的有效运用。事实上,良好的反应速度是体育运动需要的根本素质之一,尤其在羽毛球竞赛中,运动员击球技术水平和击球命中率一定程度是由反应速度决定的。实际运用多球训练法时,通常采取以下难度更大的训练方式,如学生在场地一侧背对指导人员,陪练员发球后向学生传递信号,要求学生在获取信号到击球这段时间,快速找准正确的击球点击中来球。利用上述方式,能调动学生身体各部分能力,使其反应能力是逐步提高的。

(四)训练学生体能

实际进行羽毛球训练时,应保证训练方案满足学生速度、力量、爆发力、脑力等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运动训练和体能、技术培养联系紧密,体能好的羽毛球运动员相对来讲技战术掌握能力强,但体能差的学生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3]。因此,需要结合训练要求和目的,将体能训练自然结合到多球训练中,保证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兴趣,达到较好的训练成效。合理的训练计划,能提高学生兴奋性,使其在训练活动中运用较多运动单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能,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人们运动技术的创新完善,比赛时间越来越长,要想取得最终的比赛胜利,羽毛球训练逐渐转变到选手耐力素质培养上。例如,在多球训练中加大对学生耐力和速度的培养,当学生掌握挑球、击高远球等技巧后,教师在场地依次发出网前球和高远球,通过控制发球数量和速度,逐步培养学生速度和来球判断能力,在科学训练中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环境下,羽毛球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科学选用。其中多球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体现出较好适用性,能提高训练成效,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动作。另外,运用多球训练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达到羽毛球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受训者技战术发球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如何延缓队列训练中的疲劳现象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实践探索
印度:将招收女战机飞行员
发球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