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心理变化对身体素质训练的影响

2019-11-26韩永清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耐力身体素质

韩永清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所有的各级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身体素质的教育过程。没有目的的训练所取得的身体训练效果,与目的性强、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身体训练效果,其差别是巨大的。在身体训练的具体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的变化,能有序地影响运动员身体训练,因此,在运动员在进行身体训练中,一个优秀的教练员,肯定是会对运动员进行良好的心理训练的。

全面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对培养运动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锻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对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准确性、时间知觉的精确性、肌肉运动感觉的清晰程度,运动中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敏捷性,运动中想象的强烈程度及动作的鲜明性,稳定的情绪等等,都会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加强,特别是使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得到更好的锻炼。但运动员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是以良好的身体发展为前提的,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遇到各种困难时,身体训练好的运动员,战胜困难的愿望和决心会增强。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指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大机能能力。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的具体过程中,一定的生理负荷是其机体必然要承受的,机体受到刺激后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通过身体的外形、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表现出来。身体素质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身体形态结构、身体机能、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各种化学酶的活性、能量的储备和代谢等。因而,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是运动训练中的最基础的训练。能够体现一个完整的现代运动训练体系的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身体训练,这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体系。身体训练水平如何,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增强,其战术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并且对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心理的稳定性有相当大的影响。现代训练中运动负荷都比较大,只有较好的身体机能才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如果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不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容易出现疲劳,此种情况之下,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会分散,头脑模糊,力量降低,导致技术动作出现变形,非常大的影响训练或比赛的效果。

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的过程中,肯定不是单一的体力上的强化,心理因素在身体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身体的训练,都有着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训练更加合理和取得更好的效果。运动员在训练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中,与运动员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关联紧密,与运动员的智商、情绪及意志品质等高度关联。下面分别阐述运动员身体练习五大基本素质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联情况。

一、运动员在力量素质训练中的心理情况

身体训练与训练中的心理因素,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对于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理特点的了解,有意识地提高运动员心理因素的训练,反过来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用于指导,对提高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与意义。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常大的影响,肌梭和腱梭是肌肉的两个重要感受器,肌梭在伸长时,感觉神经会产生相应的冲动,向中枢神经传导,返回来通过运动神经传导给肌肉,来完成一定的运动。当肌腱中的腱梭收缩时,同样的方式使肌梭有效地完成所需要的协调运动。

力量分为静力学力量和动力性力量。它是以肌肉主要是以等长形式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可以实现某些静力性工作,如射箭的拉弓。如果肌肉以等张来完成的收缩形式,使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来完成身体的运动,这种力量称为动力性力量。

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发挥的好与坏,起决定作用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这对肌肉的力量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的神经冲动强度大、频率高,那么肌肉产生的力量肯定也就大。因此,力量素质与下面的几个心理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一)力量素质与运动训练中的练习兴趣

在进行运动训练力量素质练习时,运动员对所练习的内容是否产生了兴趣,对于练习的效果来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影响力量的主要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向效应器官发射很强的神经冲动,其强度越大,那么肌纤维参与工作的数量也就越多,冲动也就越集中,它的同步化程度自然就越高,力量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提高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时练习兴趣,调动起其练习积极性,才能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如果运动员的练习兴趣降低了,这个时候进行力量训练,其训练效果是不会好的。

(二)力量素质与运动训练中的高度的自信心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高度的自信心也是影响力量是否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进行力量训练时,运动员只有使自己具备高度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进行力量素质练习时、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运动员力量素质练习的水平如何,对于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水平如何,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在五大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它决定、影响着其他几个身体素质的发展。力量素质的强弱,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高低是有直接影响的,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情况同时也产生影响。很多项目、很多技术,如果失去了以力量素质为基础这一条件,是完成不了的,出成绩更谈不上了。如篮球运动员,没有力量怎么行?姚明去NBA的前后力量对比是最好的实际例子,在去NBA之前,看姚明的比赛,明显感觉他的力量的不足,打内线打不进去,特别是遇到力量强的防守者更是如此;但去NBA半年左右,姚明的力量练习上去了,能与对方强悍的防守对抗了后来姚明的力量越来越好,在NBA内线具备了一定的统治力。这与他的自信心是分不开的。力量素质不同的运动员,在面对同样的内外阻力时,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运动员具有战胜困难的态度以及勇气,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具有拼搏精神。信心基于自己的实力,会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充分相信自己,思想和态度才会端正和积极起来,才能充分调动起来练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并创造性地去进行训练,去完成训练任务。如果训练中缺乏信心,则心会乱,心乱则力量发挥不出来。

(三)力量素质与高昂的情绪

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情绪是否稳定、高昂,与力量的发挥关系相当的密切。情绪状态会引起机体生理过程的变化,直接影响运动员身体力量的发挥。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如果精神状态一直很饱满,情绪调动得特别高昂,就会使自己浑身充满力量。如果情绪低落,则影响身体力量的发挥,使身体的潜能发挥不出来。

(四)力量素质与坚强的意志

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中,有的时候肌肉的运动强度会很大,并且有时需要耐久力和爆发力。力量练习多数情况下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想练好力量,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意志品质。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完成一定强度的训练,力量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二、运动员在速度素质训练中的心理情况

(一)概述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快速反应并以最短时间完成各种运动活动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动作的频率,动作的节奏,动作的持续性等所有时间特征的各个方面。

速度素质在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相当多的运动项目都是需要速度的,如直接的速度对抗:田径的跑的项目;三大球类的突然加速、移动;排球扣球的助跑起跳;乒乓球击球时,手腕发出的短促的爆发力等。高速发展的现代运动中,更加重视对时间因素的研究,其重点是研究如何直接提高速度,还有创新技术的研究中速度的动作产生。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动作在空间的位移,是速度素质的表现形式。

(二)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的心理情况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提高速度素质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训练中提高中枢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应该提高运动员的判断反应能力;使运动员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向,心理定向就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和注意的指向性;提高运动员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三、运动员在耐力训练中的心理情况

(一)概述运动员速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长时间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是让肌肉长时间运动,使运动员产生体力上的疲劳,然后克服这些疲劳。对抗疲劳是耐力训练的特点,没有产生疲劳,耐力训练效果就不会好。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克服疲劳的能力、长时间的抗疲劳能力,运动员就具有较高的耐力素质水平。比较长的时间工作,也会产生疲劳。耐力素质在长距离项目上的意义是最明显的,分为力量耐力、速度耐力、速度-力量耐力。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一样,与运动员的情绪、个性、意志品质同样有关系。意志品质强,训练效果肯定要好。

(二)运动员发展耐力素质时的心理情况

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学会自我暗示和鼓励的方法,运动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运动员要具备持续性的意志品质,运动员要有完成训练任务的心理定向,运动员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四、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中的心理情况

(一)概述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是指在突然变换的环境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觉身体活动的能力。这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具有对动作精确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还要具有高度分化的节奏知觉。如果运动员能够在复杂的变换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作出某一动作,就可以说他的灵敏素质比较好了。很多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要具备灵敏素质,如各种球类等。

(二)运动员发展灵敏素质训练的心理情况

发展灵敏素质,取决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大脑是神经中枢,它指挥着人体全身的运动等。灵敏素质的发展,体现了人体的综合能力,它依赖于其他素质的发展,对于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平时应该多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各种基本能力,如平衡、反应、观察、时空感、掌握动作、节奏感等能力。运动员在心理状态不好时候,会影响灵敏素质的表现和发展,因而训练时要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队员的情绪高涨,自信心强,注意力高度集中。

五、运动员柔韧训练的心理情况

对于运动员的柔韧性的练习,很多教练员与运动员做得都不够好。柔韧性与其他素质也是相互依存的,运动员的柔韧性练习得很好,就能对其他五大身体素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柔韧性练习主要的时间点是在运动结束后,要对身体各部肌肉及韧带要进行有效的拉伸,还有在训练前的热身部分,也含有了一部分的拉伸。柔韧性练习很痛苦,表现为练习时韧带疼痛,这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意志品质,要具有非常强烈完成目标的信心和一个长期坚持的心理定向。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柔韧性是练不好的。

六、结语

心理因素在身体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身体的训练,都有着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训练更加合理和取得更好的效果。运动员在训练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中,与运动员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关联紧密,与运动员的智商、情绪及意志品质等高度关联。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主要就是这五大素质的训练,在身体素质训练中所存在的心理情况,反过来影响着这些素质训练,如何调整好训练时的情绪,充分调动起训练的主观积极性,这需要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要高度重视,并且要很好地去研究,更好地在训练中去运用。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耐力身体素质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