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019-11-26顾彬南通市鹤涛小学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幸福感教学方式心理

顾彬 南通市鹤涛小学

一、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体育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与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有着直接性的联系。体育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师生角色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说和演示作为主要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较为单调,且缺少互动、评价等环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使学生产生心理幸福感。此外,体育教学方式中影响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以娱乐性为目的的幸福感水平,要比以考试为目的的幸福感水平要高;中等强度的运动所产生的幸福感水平,通常比低强度和高强度运动下的幸福感水平更高;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长度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具有着鲜明的因果关系。

二、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策略

(一)开展微课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单调,在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观看和模仿,自主训练的机会较少,学习方式较为被动,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将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教学的数字资源。教师可提前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观看学习,对要学习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自主的理解,建立一定的动作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可将时间主要用于实践训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活动组织,为学生营造出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心理幸福感。例如,在教学三步上篮的时候,如果教师采用自身演示的方式,动作速度较快,学生难以完整地记下来,学习难度较高,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掌握。而教师利用微课的方式,可以借助放大、慢放等功能,将这一技术动作清晰地展现出来,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语言或文字解说,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在课堂上,通过练习和教师的指导,牢固地掌握这一技术动作。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幸福感。

(二)增进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很大影响,其中,教师与同学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和睦友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具体来说,教师可采用竞赛式训练、小组合作、互动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各项体育知识与技巧。教师也要将自己以恰当的角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增进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磨炼各种篮球技术,并形成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精神。相比于重复的技术训练,这种方式更加富有趣味性与竞争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提升其心理幸福感。

(三)注重评价环节

在体育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赞扬、肯定,形成积极的心理情绪,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评价环节,没有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予以肯定,对于不足的地方则要指出并鼓励学生改进。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评价,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在整合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分析其学习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通过体育教学获得心理幸福感。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心理幸福感已然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追求目标。心理幸福感不仅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微课”教学、增进师生互动、注重评价环节等,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幸福感教学方式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心理感受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