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二(四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2019-11-25叶衍峻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

灌篮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练原地运球

叶衍峻 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究小学生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培养策略,坚持“智趣体育”的教学主张,构建“智趣乐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同形式的篮球原地运球动作的练习和身体锻炼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增强学生体能。

二、教材分析

原地运球在篮球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人教版水平二教材的组成部分。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水平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小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把篮球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通过有趣的练习及游戏,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自主掌握动作和练习方法,能够在练习中自主锻炼、展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从中获取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好胜心强,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希望在团体活动中凸显自己的价值,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是由于之前接触篮球较少,篮球基础比较薄弱,尤其个别女生没有接触过本项活动,个别同学掌握原地运球技术还有些难度。依据学情,笔者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运球游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不仅提高学生的原地运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品德。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知道并说出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及篮球活动的健身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约80%的学生能运用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连续运球约20次,余下约20%的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运用原地运球动作方法连续运球约10次。

3.体能目标:通过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及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4.情感目标:通过体能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任务分析

本课运用多种原地运球游戏对主教材进行教学,通过数字球——石头剪子布——指令球——换位球——合作球,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个人展示、评价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练,从而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

六、环境分析

本堂课在三明市三元区建设小学借班上课,学校体育场地宽敞,器材充足。在上课前,要先熟悉学情,布置好场地,准备好器材,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课伊始,笔者创设了“抢位战”“旋转球”“点拨球”“照镜子”等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活动肢体,避免了运动创伤,而且在游戏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教材的学习做了良好铺垫。

(二)学习提高部分

1.在本部分教学中,分“数字球”“石头剪子布”“指令球”“换位球”“合作球”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以学生练习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实践、体验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动作要领;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个人展示、评价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以此达到巩固技术动作的目的。

2.体能游戏环节,通过“钟点球”“平衡球”的体能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及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学练热情,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

(三)恢复整理部分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瑜伽球操”,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得到放松和消除疲劳,尽快从课中的兴奋状态恢复到课前的安静状态。课堂小结时,通过师生评价的一种互动,引导学生评价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精在创法。根据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笔者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自主学练法、指导纠正错误法、合作学习法、游戏竞赛法引领学生在“智趣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着重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九、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约80%的学生能运用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连续运球约20次,余下约20%的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运用原地运球动作方法连续运球约10次。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上,最高心率约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约12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约为60%左右。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感觉练习中技术动作单调无味,积极性不高。

(2)在学习中动作出现错误。

2.解决预防方法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环节中,运用技能教学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2)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运用指导纠正错误法及时进行指导,并通过观察教师或学生的正确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反复地模仿练习,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场地:篮球场一块。

器材:篮球41个,杯垫41个,音箱一台。

回收:下课后由体育委员、小组长协助教师回收器材。

猜你喜欢

学练原地运球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原地等候
完形填空一则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教你一套排石操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双人运球”乐翻天
言论